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绿色低碳的韧性公路交通-能源融合发展技术和展望

    李瑞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是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发展趋势是基于"人-车-路-环境-能源-信息"构建绿色、协同、高效、互融、互通的公路交通与能源系统。本文在"双碳"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公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要求,分析了公路交通与能源系统的韧性特征,梳理总结了交能融合的现状、主要内容和形式,提出了交能融合要点。

    公路交通交通与能源融合韧性交通+光伏氢能

    "公路交通+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石从地刘玥蕊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我国公路交通领域投资建设面临投资收益低、回收周期长的形势下,通过公路交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拓宽公路交通收入来源、降低用能成本,可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本文梳理了交能融合在公路交通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实施路径,分析了交能融合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地域局限性强、投资收益一般等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为公路交通+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高速公路交能融合应用场景实施路径发展模式

    山东省枣菏高速交能融合发展研究

    段崇祯李艳秋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针对山东省枣菏高速公路对交能融合建设展开研究,通过对枣菏高速各项用能数据、光资源等的分析,结合计划布设的交能融合用能场景,总结出交能融合建成并实施后可产生的重要节能减排效果,并对未来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加快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进行交通能源一体化规划设计、加快研究高速公路低碳新场景开发等发展建议,使交能融合建设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及可实现路径。

    双碳交能融合节能减排光伏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新型供配电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

    刘进崔培强田孝武杨旗...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消纳高速公路源侧发出的绿色电力,推动高速公路传统供配电系统绿色智慧转型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交能融合背景下新型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科学确定新能源装机规模和按照一体化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将交能融合源网荷储系统纳入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建设新型智能供配电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交通用能绿色化、车路能云智慧化。工程实践验证了本方案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为高速公路传统供配电系统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交能融合新型供配电系统机电一体化设计能源智慧调控

    高速公路用能自洽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杨旗崔培强田孝武刘进...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高速公路用能自洽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能源充裕性、环保性、保障性等指标建立高速公路用能自洽评价指标模型,并提出各指标计算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用能自洽系统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对本文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服务区用能自洽系统为低自洽水平,与评价结论一致,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高速公路用能自洽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高速公路用能自洽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在边坡光伏建设中的应用

    夏行哲高抗李志波邓欣颜...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边坡光伏建设对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参照实际边坡光伏设计方案建立数值模型,运用FLAC3D软件分析运营期间不同边坡光伏建设方案下的位移与安全系数变化情况,模拟建设期间开展光伏建设的水平位移控制情况。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施工复杂程度、边坡稳定性及工程费用,采用螺旋桩方案时,边坡光伏可以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

    光伏边坡安全系数数值模拟稳定性

    考虑碳排放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综述

    施振程兆麟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考虑碳排放的多式联运发展现实情境,探讨多式联运的路径优化问题,深化、丰富多式联运的研究视角和议题,以期为多式联运以及中欧班列物流网络优化和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现有的多式联运优化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解释了碳排放ISO 14083国际标准计算方法,对考虑碳排放下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的研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发现,碳减排下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在目标函数方面更多地考虑运输成本和碳排放量,在约束条件方面大多选择运输时间和货运量。

    碳排放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中欧班列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陈发强郝国郡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对比当前碳排放核算思路的两种思路的特点,分析公路建设工程在质量、进度、计量方面的特点后,选择基于"自下而上"思路的碳排放因子法与实测法结合的核算方法,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核算。分析国际碳排放核算边界、部分先行行业碳排放核算边界后,明确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核算边界,依托广东省雄信高速,对项目建设期碳排放进行核算,项目建设阶段碳排放总量为62。87万t,单位公里碳排放强度15216t/km,车道公里碳排放强度3804t/km/车道。从碳排放源角度来看,少数建材和设备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超过80%,分析了碳排放管控的对象和抓手,选择了部分降碳措施减少建设阶段碳排放。

    高速公路碳排放建设期核算管控

    基于STIRPAT模型的浙江省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何磊李诗芸袁卓琳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浙江省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及主要作用因素,本文基于IPCC碳排放测算法核算了2010年至2020年浙江省交通运输(不含航空)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从需求、经济、技术三个维度选取了货运周转量、铁水周转量占比、行业生产总值等6个参数,分别构建营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和非营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铁水周转量占比与营运交通碳排放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表明其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公转水将有效减少全省营运交通的碳排放量。

    交通碳排放STIRPAT模型最小二乘法影响因素

    基于CiteSpace的交通运输领域低碳研究进展及展望

    曲修齐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8—2023年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研究的发文量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提出交通领域低碳研究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①近15年来,交通领域低碳研究经历了两轮爆发期,当前正处于第二个爆发期中,具有较高热度。②通过CiteSpace关键词网络共现和聚类分析,探讨了碳排放、低碳经济、城市交通、水路运输、低碳物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③利用CiteSpace的Burst Detection功能识别热点关键词,预测交通领域低碳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应积极探索"双碳"目标,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综合运输绿色低碳CiteSpace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