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项目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方法

    刘斌巩浩张方回王奇彪...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刻洞察到,改善劳动环境、改进劳动设备等单纯技术层面的安全生产优化不足以确保项目安全运营的长效机制,安全文化作为软实力,其深度构建与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成为项目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鉴于安全文化跨领域、多层次的复杂性,本文以柳梧铁路 8 标安全文化建设为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模型.此模型不仅突破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还精准捕捉了不同行业安全文化的独特要素,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量化的评估工具,显著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与整体水平.

    安全文化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安全管理效能量化评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斜拉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廖国威洪泽水梅前前廉维宾...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以广西盘龙柳江大桥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其结构安全风险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斜拉桥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形式和多样的外部环境影响,面临多重安全风险.为此,本文构建了针对该桥梁的层次分析结构,将风险因素划分为结构设计、材料性能和环境影响等关键准则.通过专家打分和判断矩阵构建,计算出各风险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斜拉索疲劳和断裂风险、桥塔稳定性以及主梁的抗弯抗扭性能是影响盘龙柳江大桥斜拉桥安全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与优化策略,包括加强材料选择与设计优化、建立动态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等,以确保桥梁的长期稳定运营.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层次分析法在桥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还为类似桥梁的设计、维护及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斜拉桥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结构安全桥梁管理

    柳梧铁路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许锦权杨国恒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柳梧铁路项目,系统探讨了安全文化建设在促进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构建并实践深化以安全红袖章为代表的广西交投集团安全文化元素,本文验证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基石,不仅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与智力支持,还显著提升了铁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素质与管理效能,展现了安全文化在激发能动性、优化安全管理方面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安全素质管理效能能动性

    复杂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及数值模拟

    刘捷刘小军王新王林...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柳梧铁路紫荆瑶山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该隧道穿越了泥质粉砂岩、红黏土、断层带、缓斜层及粉砂岩等多种复杂地质区域,这些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研究采用了有限元法(FEM)、离散元法(DEM)及有限差分法(FDM)等数值模拟技术,全面评估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围岩应力分布、变形模式及潜在失稳区域.模拟结果显示,各类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的应力集中区及变形特征显著不同,红黏土和断层带区域的施工风险尤其突出.基于模拟结果,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施工优化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未来隧道工程应进一步结合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监测技术,提升施工安全性与效率.

    紫荆瑶山隧道复杂地质条件数值模拟施工技术安全保障措施

    隧道施工风险模型构建及管理控制

    辛明辉张棒文贺刚赵晓晨...
    134-13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柳梧铁路 6标段项目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复杂地质条件,特别是溶洞和岩溶桥等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风险评估与施工方案优化.通过综合运用地质勘查、有限元分析和动态监测技术,构建了针对性的施工模型,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施工措施,如超前小导管注浆、分段开挖与支护同步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因地质条件复杂导致的施工风险.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展望未来,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柳梧铁路隧道施工溶洞岩溶桥风险评估

    暴雨工况下铁路弃土场高边坡安全稳定性分析

    孟月宇廖铭超黄九龙龙大六...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针对暴雨工况下铁路弃土场高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分析,探讨了不同降雨强度对边坡抗剪强度、孔隙水压力及滑动面形成的影响机制,明确了暴雨条件下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暴雨导致的地下水位上升和孔隙水压力增加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因,且在高强度降雨下,边坡安全系数显著下降,滑坡风险显著增加.基于此,提出了合理的边坡排水设计、加固措施以及生态恢复方案,以有效减缓暴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研究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工程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并为未来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工程抗灾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暴雨工况铁路弃土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

    基于灰色关联度-云模型的铁路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洪泽水廖国威龙章彪常福第...
    146-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与云模型相结合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铁路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复杂风险因素,研究系统分析了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及其施工难点,随后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云模型,识别出施工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并对其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坍塌、拉索张拉力失控及高空坠落是大桥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具有较高的灰色关联度和显著的随机性.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的稳定性.通过研究,验证了灰色关联度-云模型在复杂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

    铁路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灰色关联度分析云模型风险评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建设涉路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方回巩浩王奇彪刘斌...
    155-160,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铁路网络不断扩展,铁路上跨道路施工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关键工程问题.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系统地识别、评估并排序了铁路上跨道路施工中各类安全风险因素,旨在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量化了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确保结果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风险和交通风险是最为关键的安全因素,须优先关注和管理.研究还提出了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加强设计审查、优化施工监测和完善应急预案等,以降低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铁路上跨道路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基于MTRAM的柳梧铁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研究

    杨国恒许锦权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柳梧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运用 MTRAM 层次风险分析,系统归纳并精准识别潜在安全风险,制定有效对策,旨在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者的风险预控与应对能力,为未来铁路及其他建设项目构建更加坚实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提供宝贵参考与借鉴.

    安全风险管理MTRAM层次风险分析潜在安全风险风险预控风险应对

    铁路桥梁项目施工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施

    洪泽水廖国威廉维宾熊蓬勃...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铁路桥梁项目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电子沙盘系统、智能化施工组织进度管理系统和基于BIM的精细化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应用.通过高分辨率、多时相的监测技术,这些系统显著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确保了施工安全.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这些系统将在铁路桥梁项目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施工安全和项目成功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铁路桥梁施工安全预警系统BIMGIS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