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于化东

季刊

1672-9870

custlxb@cust.edu.cn

0431-85582724

130022

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以光学技术为主,光机、电、算、材料、化工、生命等相结合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读者为高校师生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前段时间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滤波对计算鬼成像重构质量的研究

    郑洋程子燚姚昱王晓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传统鬼成像技术中的双光路系统进行极大简化,计算鬼成像技术只使用一个不具备空间分辨能力的桶探测器即可实现目标图像重建.此方法不仅降低了成像成本,还可以在特殊波段成像.然而,采样数量大以及成像质量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针对成像质量差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研究了滤波对计算鬼成像重构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散斑下重构图像的信噪比,从数据上滤波对重构图像的质量看还是有一定提升效果的,并且在加入噪声后这种效果依然存在,还找出了哈达玛散斑按能量排序的规律,排序后的哈达玛散斑重构效果要好于其他散斑.

    计算鬼成像欠采样信噪比滤波散斑

    高速物体撞击过程理论研究

    刘景良覃金贵骆强陈薪羽...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现有高速运动物体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分析高速物体撞击目标物这一过程为目的,建立了适用于撞击过程的地面坐标系、撞击物坐标系以及撞击物速度坐标系,并推演了相关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以此为基础,基于撞击作用原理建立了撞击过程的理论模型.模拟计算了撞击物形状、撞击角度以及目标物厚度等条件的变化对撞击效果的影响.经理论计算得到了在撞击过程中,撞击角度越贴近正面,击穿效果越好,难度越小;目标物的厚度越大,击穿难度越高的结论.为高速物体击穿损伤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速物体损伤理论撞击效果撞击过程

    ATR全站仪的棱镜光斑重心识别与照准纠偏研究

    鄢士程解广成崔洋辛全明...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全站仪内置的CCD相机是测量活动中识别目标棱镜的载体,其接收反射红外线形成的光斑图像是目标识别及照准度判定的重要依据.实验以目标区域棱镜的RGB、灰度图像、光斑图像(点云化)作为研究依据,基于提出的圆形度、光斑映射系数、散射性三个特征条件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光斑精识别模型,再利用光斑离散度质心算法找寻光斑重心.最后以四象限法则分割光斑重心落点进而形成实验场误差线,分象限进行照准误差纠偏.实验表明此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棱镜光斑重心和进行精确照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智能化全站仪特征条件随机森林算法四象限法则

    高双折射椭圆纤芯类矩形排布光子晶体光纤的性能研究

    郦逸舟谭芳刘润泽李飞宇...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具有较强的线偏振光保持能力,采用Bi2O3-GeO2-Ga2O3多组分激光玻璃材料作为纤芯设计了独特结构的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运用有限元法结合完美边界条件,得出该光子晶体光纤在1.55µm和1.80µm波长下,双折射系数分别为5.207×10-2和6.882×10-2.在1.55µm波长处,X和Y极化方向的限制损耗分别为1.386×10-5 dB/km和5.386×10-7 dB/km.非线性系数表明,结构参数M(D/Λ)分别为0.7和0.8的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在X和Y极化方向上,范围分别在4.374×103-4.906×103 km-1·W-1和5.621×103-6.978×103 km-1·W-1之间.本文所设计的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特点,为光通信和光传感等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高双折射低限制性损耗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有限元法

    舰载光电经纬仪动态标校方法

    修大朋张甫恺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舰载光电经纬仪标校过程复杂、标校条件要求严苛的问题,提出一套舰载光电经纬仪标校方法.该方法在通过装舰前的陆基标校,装舰后的艏艉线标校以及拍星标校修正了光电经纬仪、惯性导航系统与舰船的坐标系转换矩阵,进而提升装备的空间指向精度.该标定方法操作简便,可在舰船动态条件下进行,能有效地完成光电经纬仪的标校工作,提高设备的安装效率.实装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标校后的舰载光电经纬仪的实时空间指向精度优于20″.

    经纬仪惯性导航舰载标校

    线性剪切空间调制快拍成像偏振仪动态定标数据处理技术

    贾辰凌潘安张晶曹奇志...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动态定标的线性剪切空间调制快拍成像测偏技术能够在动态环境(如温度变化)下对目标偏振信息进行更精确的实时测量,但实验噪声会引起反演图像的条状畸变.针对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快拍成像偏振仪动态定标技术原理和目标相位的定量求解过程,提出了结合相位差分与双线性插值算法的噪声识别与相位修正方法.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经过相位求解和修正计算,条带状失真得到去除,反演成像质量提升.为高相位变化和低信噪比环境下空间调制快拍成像测偏技术的实时应用提供支持,推动其在动态环境下的工程实际应用进程.

    相位修正动态定标技术空间调制快拍成像偏振仪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柔性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李政于正林邵长顺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柔性车间调度中双目标调度优化问题,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最小化机器空载率为优化目标,基于生产机加车间产线建立数学模型.选取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 Ⅱ,NSGA-Ⅱ)算法作为基础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反向学习的NSGA-Ⅱ算法(简称OBL-NSGA-Ⅱ),通过引入反向种群,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保证了解的质量,能够有效避免算法迭代过程中由于种群多样性降低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NSGA-Ⅱ算法反向学习双目标调度优化种群多样性

    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影响研究

    李江川王少锋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304不锈钢晶粒结构、拉伸性能及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了800℃退火温度、5~20 min不同热处理时间下,该材料晶粒尺寸、拉伸强度、形变情况、截面显微硬度值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不同保温时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演化特征的影响机理.

    304不锈钢退火时间微观组织拉伸性能显微硬度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BP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湍流预报模型研究

    张恒张雷姚海峰佟首峰...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BP人工神经网络(SSA-BP)的湍流预报模式.首先,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作为湍流预报模型的基础框架.通过对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的采集和处理,将其作为输入层的特征.然后,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对BP人工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进行优化.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了来自地面气象站的大气湍流数据及气象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SA-BP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成功预测大气湍流的发展趋势,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充分利用大气湍流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为湍流预测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BP人工神经网络麻雀搜索算法气象参数大气湍流预测

    基于改进YOLOv5s的图像融合交通检测方法

    江晟王博文许文娟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交通环境下YOLOv5s模型识别精度低、网络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特征融合的行人与车辆目标检测算法.基于YOLOv5s算法进行改进,首先,使用渐进式图像融合网络生成可见光与红外图像数据集;其次,在特征融合部分采用GSConv卷积替换原始卷积,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并且引入CA位置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更加关注位置信息;采用EIOU-Loss损失函数替换原始损失函数,加快收敛速度提高回归精度;最后,在M3FD数据集上对行人与车辆进行目标检测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背景的红外条件下的交通检测,改进后的YOLOv5s相较于原始网络的mAP提升了11.6%,模型大小减少了4.20%,参数量减少了8.05%,检测速度提升了9.09%.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目标检测图像融合注意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