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于化东

季刊

1672-9870

custlxb@cust.edu.cn

0431-85582724

130022

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以光学技术为主,光机、电、算、材料、化工、生命等相结合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读者为高校师生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前段时间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频率公转速度变化策略的极紫外多层膜均匀性研究

    徐国华韩伟明王佳兴宋晓伟...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自研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系统,在高反射率和高均匀性极紫外Mo/Si多层膜方面开展实验研究.采用高速匀速自转和调节公转转速相结合的行星运行式镀膜方法,在高频率公转速度变化策略下,实现了多层膜周期厚度的较高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公转速度高频变化,连续调整基底掠过靶材表面的速度,提高了多层膜周期厚度的均匀性,在150 mm直径范围内,曲面基底上6.92 nm周期厚度的Mo/Si多层膜周期厚度的相对偏差优于±0.3%.同步辐射测试结果表明,在入射角5°时,Mo/Si多层膜在中心波长13.5 nm处反射率达62.2%.

    磁控溅射Mo/Si多层膜极紫外膜厚均匀性制备技术

    3.125 Gb/s自适应模拟均衡器设计

    李雪李野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标准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3.125 Gb/s自适应模拟均衡器.其中,均衡滤波器模块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有源负反馈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均衡滤波器的带宽和增益补偿范围.自适应控制环路采用包含截割电路的单回路结构,通过检测信号的斜率以产生不同的调节电压来调整均衡滤波器的高频增益值,从而能够对不同长度的信道进行自适应补偿.由仿真结果可知,在3.125 Gb/s和4 Gb/s两种数据速率下,输出信号的抖动值为0.24 UI和0.31 UI.在1.5625 GHz和2 GHz处可均衡的信道损耗分别为13.04~22.04 dB和16.94~28.50 dB,均衡后信号的输出摆幅为270 mV.在1.8 V电源电压下,测得电路的总功耗为59.4 mW.

    模拟均衡器自适应控制环路有源负反馈斜率检测

    不同浓度DMSO水二元混合溶液的拉曼光谱特性研究

    魏帅飞曲冠男杜康花扬扬...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下二甲基亚砜(D M S O)水溶液混合的拉曼光谱特性变化.随着水浓度的增加,S=O基团在1017 cm-1处出现新的振动峰且强度不断增强,1029 cm-1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受到了抑制.此外,与C-S-C基团和CH3基团的蓝移相比,S=O基团呈现出相反的红移趋势.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DMSO-n H2O(n=1,2,3)团簇的拉曼特性,随着水分子的数量增加,体系相互作用能更低,证明了体系更稳定,形成的氢键增多.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0.4时,S=O基团的振动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发生了相变.这对DMSO/H2O二元混合溶液的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理解DMSO水溶液中的氢键体系,对于研究溶液中的分子微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拉曼光谱氢键二甲基亚砜密度泛函理论

    高温退火对硅基微腔的光致发光影响

    周晓雨彭鸿雁邵铭程相正...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硅的研究是目前发光领域中非常活跃的方向.其发光性能可改进目前的硅基发光器件的性能,实现硅基光源集成,有利于突破其发光效率低的技术瓶颈.通过分别控制空气和氧退火氛围、不同的退火时间,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制备蜂窝状纳米单晶硅阵列的腔体结构,分别获得对应纳米硅表面Si-O-Si局域态630 nm光致发光源和对应Si=O的局域态710 nm光致发光源.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提出一种局域态与量子限制效应相互竞争导致硅材质表面形成类三能级结构的模型,该类三能级结构可在控制不同退火氛围和不同退火时间的机制下,受到光激励而形成可调制特征发光源.

    光致发光局域态纳米硅

    制冷型折衍混合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郑坚文心怡朱伟胡乔伟...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够同时工作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频谱范围内的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可以有效利用这两个波段的信息,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显著提升其探测性能,应用前景广阔.双层谐衍射光学元件不仅具备独特的色散特性,还可以在多个设计波长处获得很高的衍射效率,为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双层谐衍射光学元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双层谐衍射光学元件完成了焦距为200 mm,F数为2的制冷型折衍混合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成像质量分析以及冷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光学系统的各类像差得到了有效校正,成像质量优良.

    光学设计折衍混合双层谐衍射光学元件双波段制冷型

    宽基线立体视觉远距离目标位姿测量

    刘桐伯景文博熊泽宇吴雪妮...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视觉测量作为被动探测技术的一种,广泛应用于位姿测量领域.针对传统立体视觉在远距离环境下目标位姿测量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宽基线立体视觉远距离目标位姿测量方法.基于三点定面测量原理,构建位姿测量数学模型,采用相机参数解耦策略,对测量系统所需参数进行标定.设计远距离场景下易于识别的合作目标,利用两台相机对目标进行成像,通过计算合作目标中心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完成远距离环境下目标位姿的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在75~85 m距离下,该方法对目标间相对位姿测量精度优于0.5%,X和Y方向均方根误差优于7.3 mm,Z方向均方根误差优于22.6 mm,可有效适用于远距离下的目标位姿测量应用.

    立体视觉宽基线远距离图像处理位姿测量

    基于Hadamard矩阵的特征结构研究

    程子燚姚昱郑洋王晓茜...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计算鬼成像中,常用2D-haar小波作为基底来进行待测物体的特征结构识别工作,该方案在进行图像重构时所需时间长,对物体特征结构信息识别有限.为进一步研究物体的特征结构,讨论了Hadamard矩阵以及Hadamard照明图样内部最小单元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Hadamard矩阵的角度结构测量方案,从而实现多分辨率多尺度的分析.这种基于角度结构测量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与物体结构性特征相结合,对于物体特征结构的识别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减少图像重构过程中矩阵存储的内存消耗,提高成像效率.

    Hadamard矩阵计算鬼成像特征结构

    改进型类Lorenz系统在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王佳佳毛洪存姚治海王晓茜...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沌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噪声能力,且对初始条件敏感.因此在弱信号检测方面,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混沌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一种新型的类Lorenz混沌系统进行了改进,通过加入周期扰动的方法,使得改进后的系统对正弦信号幅值变化更加敏感,以满足检测微弱周期信号的条件.同时,引入了0-1测试算法来进一步确认系统混沌状态的阈值,使得改进后的系统对弱信号振幅检测精度达到10-4 V.通过计算状态变量方差,实现了对未知频率信号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混沌系统可检测最低信噪比为-63.01 dB.

    混沌类Lorenz系统弱信号检测信噪比

    基于双闭环控制的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徐仕强张宁徐熙平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刷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教育等场景,具有高速、寿命长等优势,但在高速环境以及电压采样中相电流与相电压产生的相位差存在精度低、力矩输出不精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频的三相电流控制硬件,提出了PI/PD控制结合的方式,构造了PI/PD双闭环反馈控制系统.通过有限差分时间法对系统进行仿真,证明PI/PD可以达到目标的99.91%,并较其他控制方式上均有更好的系统响应以及稳定性能.在硬件测试中,2500 r/min以内可以在3 s达到目标状态,且绝对误差在3 r/min以内,证明系统具有优异的控制精度、速度以及鲁棒性.

    无刷电机控制系统有限差分时间法建模与仿真

    基于均差容量的电池运维系统均衡策略及实现

    吴旻马大奎熊凯清袁林锟...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维系统可以实现电池储能电站的均衡管理,为解决电池不确定性导致的SOC估算问题,设计了含CAN总线和电池组识别模块的运维系统硬件电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数据提取的SOC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电池组作为能量来源开发了均衡控制模块,研究了基于均差容量的主动均衡策略以获得均衡时长和电流,从而解决平均电压法易于引起均衡失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池运维系统可以实现储能电站多个电池组的数据采集,在SOC差异5%、10%、15%等工况下均可进行持续补电,最大电流达到1.5 A,有效提高了电池组内部电池的一致性水平.

    电池运维系统电压-SOC关系均差容量均衡策略CAN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