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耿传辉

季刊

1671-6671

552004068@qq.com

0431-85374897

130028

长春市人民大街7696号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金融、经济类论文为特色,兼顾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赋能的金融包容及其伦理价值

    王宁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包容是包容性增长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分析金融包容实践的理论基础,辨析数字技术赋能下数字金融与金融包容的辩证关系,发现数字金融既可以基于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诚信环境等优势积极推动金融包容发展,也可能受数据垄断、算法黑箱、监管缺失等问题所累而削弱金融包容的社会价值,从而触发数据鸿沟、算法歧视等金融科技伦理问题.金融包容反映社会属性,其伦理价值体现为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利益共享、机会均等.

    数字技术金融包容伦理价值

    绿色信贷、产业升级与居民收入增长

    王帅李阳
    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绿色信贷发展规模不断增加,分析绿色信贷影响居民收入的机制路径,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为验证绿色信贷、产业升级与居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05—2020年31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借助空间莫兰指数检验和固定效应回归方法进行机制和影响关系验证.经实证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并且验证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发挥中介效应,科技创新发展能够发挥调节效应.在后续的异质性分析中,得出绿色信贷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长的研究结论,为实现我国居民创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供了充实的研究数据.

    绿色信贷居民创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棉花期现货价格变动分析

    黄恩愿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棉花期现货价格均有所变动.通过采用VECM模型、统计因果关系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前后棉花期现货价格变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实施前后棉花期现货价格之间长期稳定关系没有发生变化,但期现货价格之间影响的传导方向发生改变.该法实施前棉花期现货价格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实施后只存在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单向统计因果关系,实施前后期现货价格关系存在显著变化.

    棉花棉花期货价格变动

    吉林省中小型商业银行内控文化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张自如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商业银行持续健康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商业银行内控文化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平稳与发展.分析吉林省中小型商业银行内控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其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控文化中小型商业银行改进策略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数字金融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研究

    尹秀静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低碳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战略基石.基于2011—2021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数字金融发展对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区域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第二,新质生产力在数字金融和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第三,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对中部和西部地区低碳减排的影响程度更大.基于此,应继续加快金融智能化发展,完善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区域产业绿色转型,实现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数字金融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双向固定效应

    数字金融、技术市场发展与两业融合

    刘千祥张迎春
    49-5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数字金融对两业融合的影响,通过选取2011年至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两业融合的指标衡量体系,并引入技术市场发展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两业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之后依旧成立.同时,技术市场发展能够正向调节数字金融对两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两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胡焕庸线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区域异质性.根据对理论机制和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并促进两业融合深度发展.

    数字金融技术市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调节效应

    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为例

    李梓祎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金融服务面临多重问题,包括服务网络不足、金融产品单一、小额贷款流程复杂、普惠型产品匮乏和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不足等.对此,应扩大金融服务网络,提供多元化产品,简化小额贷款流程,设立普惠金融扶持基金,以及加强金融知识宣传.这些措施旨在实现农村金融的全面覆盖,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金融支持和乡村振兴的共生共荣,可以实现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

    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

    加快推进长春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路径研究

    张传娜
    68-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体系是在传统产业体系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且符合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体系.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市场和企业三大主体需各司其职.其中,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经济社会制度和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市场主要是利用价格机制、供求关系和竞争,引导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而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承担着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创造就业的作用.这三大主体需要从人、资源和技术、空间、协调手段等方面着眼,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具体措施包括: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解决长春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人"的问题;做到"两充分""两打造",解决长春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现代产业选择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解决长春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产业空间布局问题;利用多种协调手段,促进长春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各种因素相协调.

    长春市现代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动力机制及优化路径

    陈晓玲聂志平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不仅是"三农"工作着力推进的重要内容,还是破解环境污染治理难题的应时之举.受城乡二元经济机制影响,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异地流动已成常态,空巢小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鉴于此,从空巢小农户视角,深入剖析其参与绿色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因与外驱机制,以农户行为的动力机制为着眼点提出相应优化路径,从而推动小农户积极投身于绿色农业生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空巢小农户绿色农业生产动力机制路径

    数字经济背景下长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问题研究

    赵科乐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对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省长春市作为全国轨道交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冰雪文旅的产业集聚地,应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高科技技术手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下,长春市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数字产业新格局、壮大智慧产业新业态、提升智能制造新水平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数字经济背景下长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长春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助力于提高长春市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