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曹克广

双月刊

1008-9446

xuebao@cdpc.edu.cn

0314-2377034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南园路9号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则,突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特色,探索专科教育规律,交流教学、科研成果,促进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改革,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学风建设体系的构建:聚焦职业素养,铸就职业本科坚实学风

    韩国新张颖崔艳华苗玉东...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学风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衡量高校治校水平和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三全育人"视阈下,提出构建"十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该体系涵盖教学、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个方面,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基础保障.

    三全育人高校思想引领学风建设体系

    延长油田X区块低渗油藏油井见效见水特征分析

    杜敏郭红强王嘉歌黄宝杰...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长油田 X区块低渗油藏经过了 10 年注水开发,目前处于中含水阶段.为了保证研究区能够稳产,通过地质、井网、注水等方面对 X 区块油井见水见效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见效油井占比达66.3%,油井见效和见水情况整体较好,整体上注水有效驱替已经建立.油井不见效的原因有注采不对应、水淹水窜及无法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见水类型可分为孔隙型见水、裂缝型见水和孔隙裂缝型见水三类.方位和井距不是影响油井见水的主要因素,注水强度偏大、裂缝及高渗层是影响油井见水的主要原因.不见效油井的研究结果对 X区块低渗油藏注水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见效见水主流线有效驱替未见效原因

    致密砂岩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方法研究

    高婧李聪
    13-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速非达西流是流体在致密砂岩中渗流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一般常用启动压力梯度进行表征.为了准确获得南堡陆地岩芯的启动压力梯度,开展了 4 块岩芯的气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结果发现,气体的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表现出低速非线性渗流特征.通过绘制气体有效渗透率与平均压力倒数、气体流速与压力平方差之间的关系图,计算出启动压力梯度.同时建立 4 块岩芯对应的数值模型,分别模拟考虑毛管压力与不考虑毛管压力情况下的岩芯启动压力梯度.对比分析发现,实验计算的启动压力梯度大于模拟的启动压力梯度,考虑毛管压力得到的启动压力梯度远大于不考虑毛管压力得到的启动压力梯度,由此表明,毛管压力是引起启动压力梯度的最主要原因.

    低速非达西启动压力梯度毛管压力岩芯数值模拟

    基于渗透率和井距的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新方法

    尹彦君段宝江张中尧蔡振华...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气采收率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类比法、解吸法、气含量降低估算法、等温吸附曲线法以及气藏数值模拟法等,其中前四种方法考虑的因素较少,可靠性较低,而第五种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预测结果可靠,但过程比较复杂,所需时间较长.图版法以渗透率和井距作为影响煤层气采收率的重点因素,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简化模型,研究渗透率、井距与煤层气采收率的关系并建立了图版,同时应用含气饱和度和等温吸附曲线特征系数对采收率进行校正.该方法可以比较快速地确定煤层气采收率,并在临兴东区块进行了应用,效果较好.

    煤层气渗透率井距采收率图版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模式指标评价

    孙恩慧郭敬民杨东东马佳国...
    22-2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C油田为典型的强底水油藏,采用单砂体水平井开发.由于底水能力强,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油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底水锥进,如何通过生产动态识别水平井见水位置对指导生产工作具有实际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见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借助 MATLAB 编程根据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动态辅助识别见水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条件下见水模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对底水油藏控水稳油有一定指导意义.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模式指标评价

    基于铁甲虫抗撞击仿生车架的设计及优化

    王亮曼茂立高亚男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设计一款具有优良抗撞击性能的汽车车架,基于铁甲虫壳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基于铁甲虫的抗撞击仿生车架,利用 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铁甲虫身体截面和仿生车架进行了静力学和碰撞分析.研究表明:铁甲虫壳体的身体截面在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均匀,仿生车架较传统车架应力集中大幅度降低,最大 176 MPa,受到冲击载荷时,仿生车架吸收的能量是传统车架的两倍,吸能作用明显.

    铁甲虫仿生车架抗撞击吸能

    一种基于冻胶成胶特性的裂缝型油藏调剖模拟方法

    谢昆尹彦君姜康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裂缝型油藏冻胶体系调剖模拟表征评价难的问题,结合渗流理论、室内实验及工艺方法,以 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聚合物驱油模块为平台,建立了冻胶体系成胶反应流体增粘改善水油流度比特性的调剖模拟表征方法,建立了体系对储层影响及体系对生产影响的措施评价方法,并将以上方法应用于海上某高含水期潜山油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等效实现调剖体系改善水油流度比、降低裂缝水驱能力特征的模拟,模拟结果与措施预期效果具备较高的一致性.

    裂缝油藏调剖成胶反应模拟表征

    大牛地气田单站增压期高低压混合集气技术

    唐泽瀛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牛地气田气井压力降低,气田分步实施了首站集中增压和单站增压,气田整体进入了低压生产阶段.气田在新建产能过程中出现了新老井压力无法有效匹配、部分集气站无剩余接口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集输系统的适应性需进一步提高,在大牛地气田原单井高压进站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出了"高压集气"+"井下节流、就近串接、低压进站、混输增压"的混合集气模式,满足了大牛地单站增压期集气需求,同时大幅降低了单井管线投资,提高气田生产效益.

    碳牛地气田高低压混合集气集气站增压

    某型号房车车身疲劳寿命分析

    陈利锴冯国胜田丰旭李钊...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房车车身的疲劳寿命,首先通过 Hyper Mesh 与 ANSYS Workbench 建立某型号房车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惯性释放法对车身进行静态单位力响应分析,然后通过 ADAMS/Car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各级路面仿真,获取悬架与车身连接处的时域载荷谱.最后通过 Ncode输入获得的载荷谱时间序列进行车身疲劳寿命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房车车身有限元分析多体动力学仿真疲劳寿命

    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张斌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高速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超挖"、"欠挖"等问题,以某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为基础,首先对其重点与难点技术进行了分析,根据围岩级别划分了工区,提出了与之对应的隧道施工技术,包括洞口工程、隧道衬砌、施工排水、隧道支护,并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以实际的施工效果为依据,对有关的参数展开了动态调节,在隧道的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隧道高速铁路施工难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