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陈伟

月刊

1001-9154

cdtyxb2001@263.net

028-85095371,85065590

610041

成都市体院路2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发行的文理综合刊物。设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竞赛与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历年来,学报曾获得国家和四川省的各种奖项,被评为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自1992年以来,该刊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国首次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评选中,又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指向、内在规约与逻辑路径

    白晋湘尹继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跨越发展的新发展阶段,既标志着"新征程"、又蕴含着"新机遇"、还提示着"新要求",新发展阶段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这一根本目标,既要遵从"民族的"主体性规约而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以文化"培"根的方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又要遵从"科学的"祛魅化规约而坚持马克思主义魂脉,以思想"铸"魂的方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把握立场;还要遵从"大众的"人民性规约而坚定人民主体性立场,以价值"导"向的方略从人民群众的价值主张中明晰方向。通过以现代化转型为愿景的历史逻辑路径、以人民本位取向为引领的价值逻辑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的实践逻辑路径,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在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建设中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新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30周年:历程、成就、经验与展望

    郑家鲲徐丽萍王思贝王学彬...
    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指导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首部纲领性文件,对于保障和推动群众体育改革发展,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并提炼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新时代面对全民健身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全全民健身配套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及推进全民健身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展历程基本经验未来展望体育强国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时代特征、主要成就与实践启示

    陈丛刊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全民健身更加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全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全民健身法治保障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促进了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发展。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坚持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为中心,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坚持三大国家战略融合推进全民健身,坚持科技创新赋能全民健身提质,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坚持立足国情深化全民健身改革。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时代特征主要成就实践启示

    全民健身服务创新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和价值意蕴

    孟欢欢舒为平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健身服务创新作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具有关键作用。文章以全民健身服务创新为核心研究内容,深入探讨其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及价值意蕴,旨在为全民健身服务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结果显示,全民健身服务创新的科学内涵强调服务主体的协同、服务内容的转型、服务方式的优化、服务手段的升级、服务制度的健全等,旨在通过多元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的体育需求。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服务的创新发展,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顶层设计与试点探索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统一、一脉相承与与时俱进相统一等,以保障服务举措的落实。全民健身服务创新的价值,在于其是保障人民体育权利的重要抓手、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支撑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全民健身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中国体育改革: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体育改革理论探索"圆桌论坛会议综述

    任丹马杰华张旭乾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领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一方面围绕体育事业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另一方面,对标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当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新矛盾和新挑战。为进一步促进学界对中国体育改革理论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术争鸣,为中国体育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成都体育学院学术期刊中心、体育文化与宣传战略研究中心等联合发起了"中国体育改革理论探索"圆桌论坛。论坛于2023年11月22日-24日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体育改革:历史、现实与未来"展开对话与讨论,讨论内容既涵盖中国体育观念改革、改革重难点等宏观问题,也包括中国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体教融合"落地落实、高等体育院校改革等具体问题。

    中国体育改革体制机制体教融合理论探索

    乡村体育赛事项目化运作的困境:表象、缘由及应对

    李祥林孙晋海曹莉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与专家访谈等方法,聚焦乡村体育赛事项目化运作中主体协调难、供需矛盾、落地与可持续发展难等困境表象及其产生缘由,提出从主体"利益分歧"到"上下共欲"形成合力、从注重赛事项目的"量"到注重赛事项目的"质"、从赛事项目与乡村发展"割裂"到"融合"等主要应对路径,以期促进乡村体育赛事项目能够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体育赛事项目化运作困境

    论学校体育伤害中未成年人年龄因素与校方注意义务之关系——基于241份司法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熊瑛子马雪莹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学校体育伤害案件中,学生年龄对校方注意义务的认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司法实践对学校"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认知较为笼统,校方承担责任的比例各异,不利于维护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基本权益,亦不利于提升校方组织体育活动的热情。本研究基于241份司法裁判文书得出以下结论:校方注意义务可分为事前安全教育、事中监管和事后救助3个方面。在事前和事后阶段,学生年龄与校方注意义务的关联度不大;而在事中监管方面,学生年龄与校方注意义务呈负相关规律。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对校方责任的认定应当严格遵照学生年龄及其所具备的民事行为能力、危险预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开展,校方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注意义务还应继续细化为3个年龄阶段:9至12周岁、13至15周岁和16至17周岁。

    年龄注意义务学校体育伤害校方责任民事行为能力

    体育活动中自甘风险的构成及适用——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6条的分析

    张俊友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活动是本土化自甘风险适用的典型领域。体育活动中自甘风险的确切含义蕴含在其整体结构及其各个构成部分之中。体育活动中自甘风险规则的构成包括适用范围、自甘风险行为的成立条件、法律效果三大部分。自甘风险是体育活动中的一项法定免责事由,它可以免除加害人的一般过失侵权责任。自甘风险也是一项独立的侵权抗辩事由,它排斥与被害人同意、与有过失、公平责任同时适用。在具体适用上,它可以作为行为规范,指导体育活动参加者的行为并引领体育活动精神;作为证据法上的抗辩事由,行为人可以用来积极抗辩;作为裁判依据,权威机构可以用来驳回受害人的赔偿请求。

    体育活动自甘风险构成要件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国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杨文刚杜熙茹杨明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其必要性在于:能够打破在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局,能够对体育产业链发挥补链、固链、强链作用,有助于培育世界级先进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需要契合"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产业加快质量内涵型发展的总体趋势;其可行性在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W型曲线"为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适合当前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生态,存在多个利基市场利于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而结合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提升"专精特新"各项能力,打破观念认同障碍,坚定"专精特新"发展信念,合理进行多元化发展,实现政策精准引导与激励等推进我国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体育用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体育产业

    "双碳"目标下中美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及对碳排放的影响

    曾梓铭魏德样张文静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双碳"目标下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对于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文章以中美贸易为切入点,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运用贸易额和标准化赫芬达尔系数刻画中美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特征,并借助ARDL-ECM模型探索贸易如何对碳排放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从贸易格局看,中美体育用品贸易长期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总体呈现"体育器材>体娱用品>运动鞋服"的贸易规模特征。体育用品进出口产品结构具有多元化、稳定性的双重特征,尤以体育器材最为明显。(2)从贸易的碳排放影响看,中美体育用品进口和出口规模增加的碳排放作用相似,均具有短期碳减排和长期碳增排的双重效应。贸易产品多元化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促进碳减排,但产业结构低度化是体育用品贸易低碳化的主要障碍。(3)具体从产品类别看,除了体育器材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变化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外,其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于长、短期层面的碳减排均能有所助益,但所属行业不同导致作用情况存在差异。

    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碳排放贸易规模产品结构ARDL-EC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