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承德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承德医学院学报
承德医学院学报

张树峰

双月刊

1004-6879

cdmcxb@126.com

0314-2291125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安远路

承德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本院的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新思想和新观点。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学、技术方法、医学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ASP-1在进展期腺瘤及癌变过程中诊断价值和分子机制研究

    付娟娟李思锦周龙妹李骏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LASP-1在进展期腺瘤及腺癌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探讨进展期腺瘤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48例结直肠腺癌(CRC组)、13例腺瘤(CRA组)患者以及22例健康志愿者(Normal组)的血浆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样本LASP-1的表达水平;全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EA的表达情况.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估血浆LASP-1、CEA及二者联合检测CRC及CRA的诊断效能;Spearman相关分析血浆LASP-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TCGA数据库中检测LASP-1在CRC Ⅰ-Ⅳ期患者与Normal组的表达情况;在GEO数据库检测LASP-1在CRC与CRA组患者的差异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人类蛋白免疫组化数据库分别检测P53、LASP-1在CR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ELISA结果 显示CRC、CRA组患者血浆LASP-1浓度均明显高于Normal组(P<0.01),而CRC、CRA和Normal组患者CEA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LASP-1在诊断CRC、CRA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EA,二者联合检测CRC、CRA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982、0.99.TCGA数据库结果 显示LASP-1在CRC各期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ormal组(P<0.05),GEO数据库结果 显示LASP-1在CR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RA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突变型P53占CRC组64.5%.人类蛋白免疫组化数据库显示与正常肠上皮组织比较,LASP-1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结论 LASP-1联合CEA是CRC、CRA患者早期诊断的潜在诊断指标;LASP-1可能参与腺瘤癌变分子机制,使CRC在腺瘤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成为可能.

    LASP-1进展期腺瘤结直肠腺癌P53

    广义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法在食管癌调强计划的应用

    葛佳林何瑞龙廖润超许士奇...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调强计划中广义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法的应用.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8例食管癌患者.每位患者使用三种方式进行运算,分别是对心脏和肺采用单目标物理优化法(PlanA),多目标物理优化法(PlanB)以及广义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法(PlanC).脊髓及其外放的约束条件保持不变,对比3组计划的优劣.结果 在靶区和脊髓以及脊髓外扩剂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时,用广义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法设计的计划在肺和心脏的大部分均值都下降,PlanA与PlanC对比显示,肺的V5、V10、V20、V30及Dmean均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的V5、V10、V20及Dmean均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B与PlanC对比显示,肺的V5、V10、V20、V30、V40及Dmean均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的V5、V20及Dmean均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显示中,在计划靶区(PTV)曲线没有明显变化且脊髓及脊髓外扩也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肺和心脏的曲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左移.并且肺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广义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法可以降低肺和心脏的照射剂量.广义等效剂量生物优化法要更优于多目标优化法和单目标优化法,可以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

    广义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法食管癌单目标优化法多目标优化法

    补阳还五汤增强GPX4表达抑制铁死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蔡国英刘均广叶佳蓓单玉栋...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通过增强GPX4的表达抑制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补阳还五汤组(BYHWD组)、阳性对照药组(DFO组).所有实验动物均建MCAO/R模型(假手术组仅剥离).BYHWD组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处理,DFO组给予DFO腹腔注射处理,其余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再灌注72 h进行指标评定及取材.神经功能评分检测神经功能;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生化试剂检测血清GSH、丙二醛(MDA)、脑组织铁含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脑梗死体积增多,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尼氏体数量减少,脑组织铁含量、血清MDA含量明显增加,血清GSH含量、脑组织GPX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好转,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脑组织铁含量、血清MDA含量降低,血清GSH含量,脑组织GPX4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增强GPX4的表达抑制铁死亡而发挥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补阳还五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雄激素受体、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

    王维斯国士刚李国明付新澳...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和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并研究它们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朝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治疗的TNBC女性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了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女性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我们检测了AR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它们在TNBC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了它们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R在观察组的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Ki-67在观察组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AR和Ki-67的表达均与肿瘤直径以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个数、AR和Ki-67表达情况是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R和Ki-67与TNBC的预后密切相关,AR阳性表达和Ki-67低表达的患者提示预后较好,生存时间更长.

    三阴性乳腺癌ARKi-67预后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黄兰张宝红黄艳贾兰芳...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Nomogram列线图建立一个用于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初诊初治患者195例,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出现肾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肾脏终点组和未达到肾脏终点组.将纳入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P<0.2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赤池信息准则(AIC)选取最优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IM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结果 用于预测IMN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平均动脉压、肾穿刺前病程、白蛋白、血肌酐.IMN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ROC)为0.729.校准曲线的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统计值为1.44(P=0.49).决策曲线(DCA)显示IMN的预测概率值在0.17至0.44之间时本模型临床适用.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用于预测IM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良好,有助于预测IMN患者的预后.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脏终点预后列线图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IL-2R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姚欣崔亚君娄东亮邓华...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sIL-2R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72例MM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析M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发生死亡时血清sIL-2R最佳截断值,根据线下面积评估血清sIL-2R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3年中,72例MM患者存活45例(62.50%),死亡27例(37.50%).死亡组MM分期III期人数比例高于存活组,β2-微球蛋白水平(β2-MG)、血清钙(Ca)水平、sIL-2R水平及轻链比值(K/λ),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MM分期、β2-MG、Ca、sIL-2R水平及K/λ值,均为M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M患者最佳截断值为328.50,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86.75%,特异度为88.75%,95%CI(1.27~3.01),提示血清sIL-2R水平可用于预测MM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 sIL-2R水平对MM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MM分期、β2-MG、Ca水平及K/λ值,均为MM的危险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sIL-2R表达情况预后关系

    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苗亚琼郭黎英徐赛赛和谦...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三叶肽因子-1(TFF-1)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7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6例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学参数与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的相关性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比较:肿瘤直径(≤5cm)低于肿瘤直径(>5cm)、Ⅰ~Ⅱ期低于Ⅲ~Ⅳ期(P<0.05);低分化程度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程度肝癌患者,血清CHI3L1、TFF1水平低于中高分化程度肝癌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PIVKA-Ⅱ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CHI3L1、TFF1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为0.903(P<0.05).结论 血清PIVKA-Ⅱ、CHI3L1、TFF-1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原发性肝癌异常凝血酶原-Ⅱ壳多糖酶3样蛋白1三叶肽因子-1

    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治疗作用及PI3K/Akt/mTOR通路调控机制

    李华张敏周华方佩斐...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治疗作用,并探讨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复合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模型,对照组饮用水不变,生理盐水替换二甲肼(DMH);低、中、高剂量组灌胃4.5、9、1.8 g/kg的清肠解毒汤,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持续8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对比灌胃1 d、2周、4周时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大肠前、中、后段典型增生/癌变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PI3K、AKT、mTOR mRNA表达情况及AKT/pAKT差异.结果 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伴血便、腹泻,3剂量组给药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高剂量组好转最为明显.干预期间对照组DAI评分均为0分,DAI组间、时间、交互比较(P<0.05).对照组大鼠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其余4组结肠前段、中段及后段不典型增生/癌变数组间比较(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部分可见低度不典型增生、癌变,固有腺体萎缩,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剂量组上述病理变化均有所减轻,其中高剂量组减轻最为明显,个别低度不典型增生和淋巴滤泡出现,未见癌变.AKT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P>0.05),PI3K、mTO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KT/pAKT组间比较(P<0.05).结论 清肠解毒汤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作用,其中1.8 g/kg清肠解毒汤治疗效果最佳.

    清肠解毒汤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养阴润肺汤联合抗结核西药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王正翠王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西药治疗基础上合用养阴润肺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98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简单数字表法"1:1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西药治疗)与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养阴润肺汤+常规抗结核西药),每组纳入49例;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病情恢复情况(痰菌转移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闭合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闭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PC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CD8+水平均下降,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合用抗结核西药和养阴润肺汤,可促进痰菌转阴及空洞闭合,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取得确切疗效.

    养阴润肺汤抗结核肺结核空洞闭合炎性因子

    复元活血汤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陈永亮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加味复元活血汤辅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周口骨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复元活血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3个月后临床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变化,治疗前后2组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痛消失、便秘消失、骨折愈合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TNF-α、HMGB1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IB、D-D水平较低,PT、TT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复元活血汤辅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及血液高凝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复元活血汤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