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磁共振成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戴建平

双月刊

1674-8034

editor@cjmri.cn

010-67113815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磁共振成像/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磁共振成像》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接收放射科、影像科、磁共振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乳腺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磁共振相关稿件,同时接收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磁共振相关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rtfMRI-NF技术调控失眠障碍患者杏仁核活性对大脑度中心性的影响

    谷宇昂张淼贾淑蕾孙永兵...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I-NF)调控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杏仁核活性对大脑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rtfMRI-NF调控34例ID患者杏仁核活性,结合临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ography,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等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评估.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功能成像数据的DC值差异,并探讨调控前后DC值变化及其与临床量表等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经rtfMRI-NF调控后,ID患者的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 Scale,ISI)等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此外,右侧海马旁回的DC值显著增高(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并与睡眠效率差值呈负相关r=-0.478,P<0.05);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等区域的DC值降低(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并与干预后ISI评分呈正相关(r=0.488,P<0.05).结论 rtfMRI-NF技术可重塑ID患者特定脑区的DC值,并有效提高ID患者的睡眠质量.

    失眠障碍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杏仁核度中心性

    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罗彤高阳吴琼何金龙...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Meta分析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和合并不同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的比值比(odds ratio,O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HR),以Stata 17.0和RevMan 5.6进行Meta分析.结果 17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在8项回顾性研究中,斑块内出血(OR=1.92,95%CI:1.46~2.52)、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OR=2.78,95%CI:1.84~4.18)、斑块钙化(OR=1.26,95%CI:0.99~1.61)、斑块纤维帽破裂(OR=1.64,95%CI:1.06~2.52)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显著相关;在9项前瞻性研究中,斑块内出血(HR=6.88,95%CI:4.46~10.61)、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HR=1.78,95%CI:0.87~3.65)、斑块纤维帽破裂(HR=3.01,95%CI:1.53~5.93)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HR-VWI可以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成分特征,这些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由于缺乏原始研究,未来需要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进一步提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早期精准预测和临床治疗指导.

    脑卒中卒中复发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颈动脉斑块Meta分析

    基于低灌注强度比值的侧支循环对晚期时间窗急性脑卒中预后预测的研究

    陈乾彭明洋王同兴陈国中...
    76-8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急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侧支循环标准,探讨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在晚期时间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晚期时间窗(6~24 h)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侧支循环评分采用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ASITN)分级系统评估(侧支循环良好:3~4级;侧支循环不良:0~2级).HIR为脑血流达峰时间(time-to-maximum,Tmax)>10 s体积与Tmax>6 s体积的比值.3个月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预后良好:0~2分;预后不良:3~6分).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IR与侧支循环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晚期时间窗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侧支循环良好组(n=90)相比,侧支循环不良组(n=70)的HIR值较高(0.45±0.07 vs.0.30±0.08;P<0.001)、出血转化率较高(44.43%vs.20.00%;P=0.003)、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较高(45.71%vs.23.33%;P=0.003)及预后良好率较低(44.29%vs.67.78%;P=0.03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R值与ASITN分级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预后良好组:r=-0.856;P<0.001;预后不良组:r=-0.888;P<0.001);HIR值与3个月mRS评分具有良好的正相关(r=0.77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R[OR(95%CI):0.629(0.421~1.418);P=0.041]为晚期时间窗急性脑卒中EVT治疗后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ASITN分级与HIR预测晚期时间窗急性卒中预后的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837 vs.0.887;Z=1.696,P=0.090).结论 基于HIR的侧支循环评估可准确晚期时间窗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预后,为临床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指导.

    卒中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预后晚期时间窗

    合成MRI联合MUSE-DWI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治疗相关改变的应用研究

    吕瑞瑞杨治花党佩黄雪莹...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联合多重灵敏度编码扩散加权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USE-DWI)鉴别胶质瘤复发(progressive disease,PD)和治疗相关改变(treatment-related change,TRC)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依据纳、排标准收集胶质瘤全切术后行完整的放、化疗治疗,定期MRI随访出现新发强化灶的患者45例,其中PD组26例、TRC组19例.所有患者均行MUSE-DWI、合成MRI及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ontrast 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CE_T1WI)序列.测量强化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增强前、后T1值(T1pre、T1post)、T2值(T2pre、T2post).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合成MRI定量参数和ADC值的组间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单参数及其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1)PD T1pre高于TRC(P<0.05),T1post和ADC值低于TRC(P<0.05),两组间T2pre、T2po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参数分析时,ADC值诊断效能最高(AUC=0.878),其次是T1post、T1pre(AUC为0.783、0.745).T1post、T1pre两者联合时,诊断效能较单参数提高(AUC=0.850).多参数联合模型(T1post+T1pre+ADC)诊断效能最高(AUC=0.901).结论 合成MRI定量参数(T1post、T1pre)联合ADC值的多参数联合模型,在鉴别胶质瘤PD和TRC中具有一定价值.

    胶质瘤合成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多重灵敏度编码复发治疗相关改变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大脑结构影响的VBM研究

    史冀龙王君于勇薛姣...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高低有氧能力女大学生大脑灰质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纳入24名健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最大摄氧量分为高低有氧组,对其进行16周规律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采集T1WI脑结构像数据,以VBM方法比较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前后,高低有氧组女大学生大脑灰质体积变化.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经过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后,高低有氧能力女大学生的最大摄氧量均显著提升(P<0.001);低有氧能力女大学生在双侧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前扣带回/额内侧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1);高有氧能力女大学生在双侧额内侧回/前扣带回、左侧额中回/额下回、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右侧额上回/额下回/脑岛,右侧颞中回/颞下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1).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引起的女大学生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运动引起大脑可塑性改变的机制之一,且与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磁共振成像有氧能力脑可塑性

    基于TBSS方法对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白质改变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郭冉信瑞强石逸杰钟佳利...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研究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探讨DKI在mTB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27例mTBI患者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27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及DKI影像数据,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方法分析mTBI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的脑区及其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值、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值、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值、峰度各向异性(kurtosis fractional anisotropy,KFA)值.结果 mTBI组左侧上纵束-颞叶部FA值(0.450±0.048)低于对照组(0.480±0.028,t=-2.253,P=0.0285);mTBI组胼胝体辐射线枕部AK值(0.68±0.05)低于对照组(0.72±0.05,t=-2.407,P=0.0197);mTBI组右侧扣带束海马部RK值(0.89±0.15)低于对照组(0.99±0.18,t=-2.044,P=0.0460);mTBI组右侧丘脑前辐射、右侧扣带束的扣带皮层部、右侧下额枕束、右侧下纵束、右侧上纵束-颞叶部KFA值[(0.49±0.19)、(0.50±0.32)、(0.48±0.30)、(0.49±0.03)、(0.54±0.59)]均低于对照组[(0.51±0.13)、(0.52±0.20)、(0.50±0.02)、(0.51±0.26)、(0.57±0.46),t=-2.15、-2.95、-2.37、-2.38、-2.25,P均<0.05];mTBI组MK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参数可作为评估急性mTBI患者脑白质改变的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可揭示脑白质微结构的微小变化.

    创伤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扩散峰度成像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峰度各向异性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外肌微循环及活动性分期中的评估价值

    濮雄鹰胡昊陆金灵吴倩...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临床活动性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TAO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组(37例,74只眼),非活动期组(19例,38只眼).计算并比较两组间眼外肌的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AUC)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最大斜率值(maximum enhancement slope,Slopemax)]以及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反流速率常数(the rate constant,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fractional volume of the extravascular-extracellular space,Ve)]的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AO活动性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著差异参数及其联合模型在TAO分期中的效能.结果 活动期组眼外肌的TTP均值、AUC最大值、AUC均值、Ve最大值和Ve均值均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AUC最大值和Ve均值是TAO活动性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AUC最大值,P=0.030;Ve均值,P=0.014).采用AUC最大值和Ve均值预测活动期TAO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和0.673.联合AUC最大值和Ve均值可进一步提高对TAO活动性分期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731).结论 眼外肌DCE-MRI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均可辅助TAO活动性分期.联合AUC最大值和Ve均值可以有效评估TAO活动性分期.

    自身免疫性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分期眼外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IVIM、DKI联合DCE-MRI的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赵晓萌邵硕郑宁崔景景...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状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 分为HER-2表达阳性组(48例)和HER-2表达阴性组(144例),术前均行IVIM、DKI及DCE-MRI.并按照8:2的比例将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54例)和测试集(38例).在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真实扩散系数(real diffusion coefficient,D)、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平均扩散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参数图和第2期DCE-MRI(DCE-2)图像中勾画出病变区域的三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其中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Z分数归一化对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使用K最佳、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依次对特征进行降维和选择,通过logistic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分别建立参数图模型及联合模型,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不同参数图像模型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使用DeLong检验对各模型间ROC曲线进行比较,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模型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从每个ROI中提取了2286个MRI特征,在f、D、D、MD、MK参数图、第2期DCE-MRI和联合序列中分别筛选得到7、6、7、6、7、12、10个特征与HER-2表达状态相关.f、D、D、MD、MK参数图模型及第2期DCE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693、0.679、0.586、0.682、0.661、0.732;联合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861(95%CI:0.775~0.95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71.4%,经DeLong检验,训练集中联合模型与f、D、D、MD、MK参数图模型及DCE-2模型之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联合模型对预测HER-2的表达状态优于单一模型.结论 基于DCE-MRI、IVIM和DKI的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可以在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患者的HER-2表达状态,有助于临床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分型、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影像组学磁共振成像

    合成MRI联合常规MRI鉴别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

    王兰梅周智鹏徐列印林斌...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成MRI(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联合常规MRI鉴别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TNB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67例乳腺癌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TNBC 30例,非TNBC 13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syMRI检查,测量评估以下参数:纤维腺体组织、实质背景强化、病灶形态、边缘、直径、T2WI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yMRI参数(T1pre、T2pre、PDpre、T1Gd、T2Gd、PDGd).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比较TNBC组与非TNBC组参数,并建立三种预测模型,syMRI模型、常规MRI模型、联合模型(syMRI+常规MR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各预测模型鉴别TNBC与非TNBC的效能,DeLong检验比较AUC差异.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间的T2WI信号、ADC值、边缘强化、T1pre、T2pre、T1Gd、T2Gd、ΔT2、ΔPD、rT2、ΔT2%、Δ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边缘强化、T2pre、T1Gd、T2Gd是TNBC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联合模型的诊断性能最高,AUC为0.932.结论 基于syMRI、常规MRI建立的预测模型有助于鉴别TNBC和非TNBC.

    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合成磁共振成像常规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陈炤庭邹玉坚袁灼彬王朝阳...
    118-12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RI,mpMRI)检查患者74例,其中PCa 41例(外周带PCa 28例,移行带PCa 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33例.采用双指数模型拟合算法获得真实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伪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ADC值等定量参数.比较PCa与前列腺T2WI低信号、高信号增生结节的D值、D值、f值、ADC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IVIM定量参数联合ADC对PCa的诊断效能.分析IVIM各定量参数、ADC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Ca的ADC值、D值及f值低于T2WI低信号、高信号增生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在鉴别PCa与前列腺T2WI低信号增生结节中的AUC最大,特异度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ADC值、D值、f值在鉴别PCa与T2WI低信号增生结节中的AUC、敏感度显著提高(分别为0.948、90.24%).ADC值在鉴别PCa与T2WI高信号增生结节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非常高(分别为0.997、97.65%、100.00%).ADC值、IVIM各定量参数与Gleason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68、0.455、0.822、0.297).结论 IVIM定量参数联合ADC可显著提高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效能.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