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图残差神经网络支持下的建筑物群组模式分类

    张自强刘涛杜萍锁旭宏...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物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地物,分析其群组模式对地图综合、导航定位、市政规划等具有重要作用.建筑物群组模式分析目前主要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两种.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器的方法均需要大量的人工处理过程.近年来兴起的深度学习特别是图卷积神经网络前期无需人工处理,因此提高了建筑物群组模式分析的自动化程度.传统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深层网络时易出现退化问题,提取深层特征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引入了图残差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建筑物群组的模式分类.首先使用道路和河流等作为约束条件,利用K-means方法对建筑物进行聚类;然后根据Bertin视觉变量计算对应的建筑物特征指标,在每个建筑物群组中以建筑物质心为节点,连接节点的最小生成树作为边,构建建筑物群组图结构;最后将得到的图结构数据输入图残差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建筑物群组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退化问题,并取得了更高的精度.

    建筑物群组模式分类GResNet模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顾及属性特征的城市设施热点识别方法

    康磊刘海砚程维应陈晓慧...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城市设施的热点分布对把握当前城市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设施热点识别方法容易忽略设施的特征尺度且多以区域识别为主,缺少精准化提取设施热点的方法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属性特征的设施热点识别方法,并以北京市住宅设施为例进行了试验分析.首先将设施的属性值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核密度估计生成密度值表面,利用极值点探测模型提取极值点;然后采用Getis-Ord G*i 统计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生成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热点区域,筛选极值点得到热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设施热点并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为城市设施空间布局研究提供多样化视角.

    核密度估计极值点热点属性特征城市设施

    基于生态重要性评价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重庆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陶培峰李萍丁忆刘建...
    15-2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对重庆市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价,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与自然保护地共同作为生态源地.首先从生态本底和生态胁迫两个角度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距道路距离、距水体距离、夜间灯光指数6个阻力因子构建了典型山地动物的生态阻力面,然后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拟潜在生态廊道,完成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研究表明,重庆市生态源地30 751. 1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 32%,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与渝东南的山林地.将识别的73条潜在生态廊道、138个生态节点与生态源地进行叠加,结合重庆的山水格局,构建了"两区、三带、四核、多廊、多点"的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为重庆市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生态安全格局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重庆市

    基于多传感器的民航客机定位

    王明甲陈浩翔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民航客机落地前的高精度位置,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民航客机高精度定位方法.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机载数据记录器会记录整个飞行过程中GPS接收机、无线电高度表、惯性导航系统等传感器数据;在飞机落地后,利用无线电高度表数据、GPS数据进行位置差分,再利用惯性导航数据进一步优化,可大幅提高落地前垂直定位精度.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在机场跑道入口前2 km,飞机定位精度大幅提高,垂直定位精度可以达米级,满足事后调查需求.

    多传感器民航客机定位高精度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多源遥感影像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变化分析

    车子杰高飞吴兆福李振轩...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与变化分析是检测地球表面变化的重要方法,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应用广泛.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穿透云层,实现洪水期的对地观测,但侧视成像会随地形起伏产生叠掩、阴影等现象. DEM可以提供地面点的高程信息,反映地形的起伏变化,但无法提供地物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遥感影像、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变化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

    U-Net深度学习变化检测数据增强高分三号

    基于Sentinel-1的长江干流水域面积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严夏青金双根黄敏敏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得了2016—2020年月度长江干流上海—宜宾段水域面积,并分析其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月度变化规律为1—5月水面面积变化相对平稳,6—8月水域面积逐步增加,在7月达到峰值;9月稍有回落,10月再次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少至稳定.②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冬季水域面积最小,夏季水域面积最大,夏季和冬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③年际变化规律为2016年后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其中2017—2019年水域面积相对稳定且缓慢增长,2020年面积急剧增长.分段而言,水域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为下游>中游>上游,中上游变化相对平稳,下游较显著.④易发生洪涝的断面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段,需引起重视并做好监测预警.

    Sentinel-1GoogleEarthEngine遥感动态监测长江干流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与空地协同的植被覆盖度估算——以东亚干草草原为例

    柳絮张宁徐晓天安超...
    39-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覆盖度是植物生长状态的综合体现,是研究全球变化与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和地面数据的协同,估算了东亚干草草原木本和草本覆盖度.估算结果表明,多源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相融合的方法提高了估算精度;模型对木本覆盖度的估算更稳健;估算结果改善了对草原地区木本覆盖的低估.估算模型有效地反映了草原低矮分散的木本植物,为分析草原大尺度植被覆盖度的格局和动态提供了参考.

    植被覆盖度多源空间数据空地协同东亚干草草原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土壤重金属Cd定量反演

    郭云开曹骁谢晓峰张思爱...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光谱定量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从时频空间的角度引入时频分析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采用EEMD法分解土壤高光谱,获得不同频率的本征模态(IMF)分量,通过分析IMF分量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提取特征光谱,构建EEMD-SVM定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EEMD法分解土壤光谱,可有效地提取土壤光谱中的微弱信息;构建EEMD-SVM模型可较好地反演土壤重金属Cd含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 为0. 920 3,明显高于基于一阶微分处理光谱数据后构建的SVM模型的R2(0. 786 6).即说明在土壤重金属定量反演领域,EEMD可作为一种新的光谱处理方法.

    EEMD高光谱土壤重金属支持向量机

    文物对象近景序列影像位姿高精度估计方法

    胡春梅夏国芳张旭刘喜...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文物对象影像三维纹理重建中影像位姿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维数据驱动及平差的位姿高精度估计方法.首先通过影像特征提取、匹配、误匹配点剔除得到准确的同名特征;然后建立首对影像高精度位姿相对关系,并以其像对三维点数据为驱动,结合二三维索引确定后续影像的相对位姿;最后以光束法平差与LM算法确定高精度的影像位姿参数.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在确定位姿速度和位姿精度上都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为影像后续的密集点云生成奠定了基础.

    序列影像影像匹配数据驱动影像位姿高精度

    亚太区域北斗三号对北斗二号精密单点定位的增强效果分析

    马会林吴文坛吴秀丽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GEO和IGSO星座卫星构成,其整体星座的几何结构变化缓慢,导致应用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需要较长收敛时间.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将有利于缓解上述问题,获得更优的定位效果.为了探究北斗三号对北斗二号PPP的增强效果,本文选取10个位于亚太区域内的iGMAS测站3 d的观测数据,首先分析3家IGS分析中心对北斗三号卫星精密产品的支持情况;然后分别对静态和模拟动态两种模式的定位性能进行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亚太区域内北斗三号卫星数量达到9颗.②加入北斗三号卫星后,静态PPP的收敛时间缩短了40%,收敛后的精度提高了46. 5%;模拟动态PPP的收敛时间缩短了42. 8%,收敛后的精度提高了45. 7%.

    北斗三号北斗二号亚太区域精密单点定位定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