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合对象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农业大棚遥感提取方法

    申佩佩文学东朱梦圆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高效准确提取耕地范围内的农业大棚信息对于耕地保护、非粮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兼具光谱和纹理信息的优势,针对农业大棚在影像中的特征表现,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和基于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的几何特征提取方法,选取宁波市局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开展信息提取试验.针对亚米级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可实现平均约90%的提取精度,有效降低了光谱反射率差异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相较于基于图像分割的面向对象提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提取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征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减少了运算复杂度和对样本量级的要求,有助于快速、精准地实现耕地范围内农业大棚的解译与提取.

    耕地大棚遥感纹理特征几何特征

    结合K-means聚类的点云区域生长优化快速分割方法

    涂梨平惠振阳范军林刘飞鹏...
    128-13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载LiDAR点云分割是点云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区域生长法是点云分割的经典方法,但该方法通常是以点基元进行生长,在处理数据量较大的点云数据时,由初始种子点选取的不确定性,存在分割速度慢和分割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K-means聚类法与区域生长法结合的点云优化快速分割算法.首先,对点云进行K-means聚类获取对象基元并计算质心点,判断各对象基元质心点是否满足角度和高差阈值,实现基于对象基元质心点的点云滤波;然后,遍历地物对象基元,通过计算对象基元内各点的邻近点的法向量角度和距离,判断其是否满足阈值生长条件,重复迭代直至分割结束;最后,采用3组不同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割精度可达到86.19%,相较于传统的K-means聚类法与区域生长法机载LiDAR点云分割的精度有大幅度提升.此外,本文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区域生长法能够显著提高运算效率.

    机载LiDAR点云分割对象基元K-means聚类区域生长

    海岛开发利用遥感智能解译技术研究与应用

    谭军辉颜志宇关国翔陈琼...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广东省海岛开发利用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无人机影像,结合GIS手段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海岛开发利用遥感智能解译平台研究与应用.通过构建用岛方式智能解译样本库及变化检测样本库,基于深度学习分别训练海岛开发利用遥感智能解译模型和海岛开发利用变化检测模型,对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监测分析,输出专题产品及分析报告.研究成果提升了海量遥感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效率和监测精度,为广东省海域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量遥感数据算法模型智能解译样本库深度学习

    顾及关键地质要素的地表工程构筑选址方法

    于广瑞刘兴春王姝祺郭山川...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判别野外环境下适宜工程构筑的选址范围,更好地服务于应急保障需求,本文从关键地质要素对工程构筑的影响人手,通过分析岩土体力学性质、水体物理化学作用、构造发育规律、地质灾害类型及易发程度、资源分布与可利用性,探索关键地质要素在工程构筑选址中的影响机理.结合工程构筑适宜性评价,将地形及地质要素指标范围量化为5个等级,并采取层次分析法定量评定各要素对地表工程构筑的影响权重.构建了地质要素格网数据结构,经适宜性评价完成了工程构筑选址区域划分与优选.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地表工程构筑选址方法充分考虑了地质要素对工程构筑选址的影响,模型科学合理,在已知工程需求参数的前提下,可以高效完成选址范围规划.

    地质要素工程构筑影响机理层次分析法邻域统计选址

    典型林地动态碳汇能力评估与可视化研究

    张弘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绿碳的重要主体,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林地类型,通过以金泽镇约26.67 hm2林地范围为具体案例,收集"空-天-地"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研采样检测技术手段,开展典型林地动态碳汇能力评估,摸清碳储量底账,估算碳汇潜力;并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搭建可视化演示系统,为决策提供一套可计量、可追溯、可视化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绿碳碳储量碳汇数字孪生可视化

    中国旱地系统地表植被-土壤状态演化路径识别与过程分析

    田一禾焦心孙强强孙丹峰...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旱地系统作为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其地表状态的非线性演化深刻影响着生态平衡与人类福祉,但现有研究尚未全面揭示其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本文基于2001-2022年逐月植被和土壤地表要素丰度值时间序列产品,采用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趋势和转折点检测算法,识别旱地系统植被-土壤状态演化路径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2001-2022年,中国旱地系统光合植被和非光合植被端元丰度值都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土壤生境端元丰度值呈显著减少趋势;②光合植被突然上升、A形上升和V形上升的状态演化路径类型分别占旱地总面积的9.9%、16.8%和21.9%,而非光合植被对应的3种状态演化路径则分别占9.1%、12.6%和28.8%;③整体上旱区的植被恢复促进了土壤裸露的减少,但局部地区水资源匮乏和人类活动导致植被退化.本文为理解中国旱地系统的地表状态演化及其响应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土地退化监测与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旱地系统植被-土壤状态端元丰度值时间序列离散小波变换演化路径

    浙江省自然保护地分级管理视角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响应

    左石磊熊倩冯存均徐沐阳...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是自然保护地的核心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分级管理建议,对完善自然保护地分级代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浙江2010-2020年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分级管理现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分级基本吻合,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明显的递降态势.②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省级自然保护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③平阳满田省级森林公园等3处省级自然公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出国家公园水平,建议考虑提升其管理等级.

    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级管理

    空天地数据协同下的实景三维宁波建设与应用

    郑小梅邓小军吴玮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快速构建的技术路线,研发了多源特征融合的城市级实景三维的重建技术,改进了点云特征提取与拓扑构建建筑物顶面与立体模型的方法,利用倾斜影像与顶面模型的自动匹配,实现了复杂屋顶的三维重建,提升了模型纹理的精细度和几何精度,描述了部件级实景三维自动化建模的流程,指明了实景三维模型在宁波市公安应急管理、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服务场景下的应用,以及下一步的思考.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多源异构三维地籍

    不动产存量数据清理整合技术研究及实践

    周国祥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我国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不完善、信息共享不到位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不动产存量数据清理整合技术方法.根据长沙市不动产存量数据全面清理项目的实际情况,摸清了现有不动产登记数据情况,提出了不动产存量数据清理整合思路和技术方案;采用"离线+在线"相结合的数据清理方式,并使用数据库SQL、ArcGIS等,实现了数据抽取与任务分发、数据清理、成果质检和成果入库的清理工作全过程流程化、规范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效率,为其他城市开展不动产存量数据清理整合提供了借鉴.

    不动产存量数据数据整合清理技术离线+在线

    区域统计约束的滑坡易发性评估与制图

    徐刚刘青豪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限于滑坡灾害监测数据的完备性及滑坡灾害知识利用率低的难题,如何准确耦合多源异构环境数据,以综合评估滑坡易发程度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区域统计约束的滑坡易发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专家知识选择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等预处理;其次,从"机理-地理-物理-数理"层面构建灾害数据特征映射,面向历史灾害点及非灾害点进行正负样本均衡采样;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尺度空间单元区域划分方法进行行政单元的自适应聚合,将研究区域按照坡度和年均降雨划分为一系列均质子区;最后,在区域统计约束下搭建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样本训练与易发性制图.试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估精度至少提高了 9%.

    滑坡易发性评估环境因素区域统计随机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