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用NDVI-Albedo特征空间提取石漠化信息

    罗杰刘绥华阮欧胡海涛...
    56-6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石漠化进行监测是其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威宁西部典型的石漠化研究区斗古乡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通过NDVI-Albedo特征空间构建石漠化差值指数(RSDDI),对石漠化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研究表明: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法构建的石漠化差值指数能够较为准确且便捷地对石漠化信息进行提取与分级,在中度石漠化及重度石漠化的制图精度均达到89%以上,提取效果较好,有利于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对石漠化的定量评估与监测.

    石漠化NDVI-Albedo特征空间遥感石漠化差值指数

    膨胀卷积与金字塔表达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农村建筑物提取

    王雪梁珂隋立春钟棉卿...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农村建筑物结构多样、空间分布复杂等特征,自动提取面临较多困难.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采用膨胀卷积和金字塔池化表达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遥感影像中农村建筑物自动提取.在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模块中,通过改变孔尺寸的大小,获取不同感受野的特征信息;在金字塔表达方面,每个模块输入不同尺度的信息,且同时下采样的倍率也不同,获取多维的金字塔尺度特征;最终将提取的浅层及深层尺度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构建一个改进的适用于农村建筑物目标自动提取的深度学习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与FCN-8s和DeepLab模型提取的结果相比,本文方法在农村建筑物提取中表现较好的性能,提取精度明显提高,且更好保留了目标边界细节信息,减少了噪声.

    深度学习膨胀卷积金字塔表达农村建筑物提取遥感影像

    Sentinel+Landsat融合影像的城市不透水面积参数获取

    肖斌周忠赣范军林徐看...
    66-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透水面是衡量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和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南昌市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典型代表区域城市之一,准确、及时、高效地获取其不透水面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生态规划提供全新的决策参考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不透水面研究大多集中在针对单一光学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不透水面信息,但受影像数据源的影响,其分类结果往往存在光谱混淆和"椒盐"现象,限制了不透水面分类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本文以南昌市为研究区,综合考虑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各自具有的影像特征优势,探究基于Sentinel+Landsat影像提取不透水面信息的适用性与优劣性.

    Sentinel不透水面雷达影像多源遥感

    利用TanDEM-X影像和ICESat-2高程数据获取南极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刘卓李佳张翔郭磊...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精度DEM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德国空间局发布的TanDEM-X双站干涉影像对不仅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大,而且具有零时间基线,不受时间去相关、大气变化及地面目标形变的影响.本文基于TanDEM-X双站干涉影像对和迭代差分InSAR技术获取南极高分辨率DEM;然后利用南极ICESat-2高程数据和最小二乘平差方法改正DEM产品的系统性偏移误差,提高DEM产品的绝对精度.真实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获取分辨率优于5 m、绝对精度优于2 m的南极DEM.

    南极数字高程模型TanDEM-X差分干涉ICESat-2

    1990—2019年石漠化区耕地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富源县为例

    王丽蒙王加胜杨昆王志敏...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漠化区耕地变化研究存在时间、空间尺度有限的问题,本文以富源县为例,基于1990、2000、2010和2019年4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应用多特征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耕地,运用耕地覆盖度、耕地类型转化、坡度分区统计分析了近30年(1990—2019年)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耕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19年富源县耕地面积呈先增加(1990—2010年)后减少(2010—2019年)的态势;耕地面积主要来源和转化类型均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林地最多;主要分布在北部5个石漠化面积较少的乡镇,以缓坡区为主;耕地覆盖度呈现低-高-低的过程,陡坡区耕地变化率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近30年富源县耕地变化是在石漠化独特的地理环境下,由人口、经济、政策、交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本文的结论可为评估石漠化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石漠化区耕地时空变化类型转化分区统计

    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及三维建模分析

    毕瑞甘淑袁希平李绕波...
    83-8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地形环境下存在的飞行安全性低、数据冗余、构建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差等问题,本文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对平坦地形环境下的复杂单体建筑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和环视航线;对复杂山地地形环境下的泥石流沟谷使用水平航线、井字形交叉航线及视频航线构建三维模型,并结合航线参数、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探讨了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案对三维模型构建的影响.经评价分析可知:①使用环视航线能安全、快速地获取平坦地形下的复杂单体建筑影像,构建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②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能构建山地地形下泥石流沟谷的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但飞行安全性、时效性较低;③使用视频航线,影像重叠度高,能构建完整、质量好的三维模型,模型精度并无明显差异.

    无人机不同地形航线规划环视航线视频航线三维模型评价分析

    多关节深海航行器组合导航算法

    万应能徐雪寒刘科显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多关节水下航行器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捷联惯导+航位推算的组合导航算法.该方法利用捷联惯导系统测量航行器的位置,采用航位推算的方法得到航行器在下一时刻的位置,然后将测得的信息采用Kalman滤波处理,得到高精度的位置信息.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对比其他两种单一导航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捷联惯导+航位推算算法时,位置误差可控制在5m以内,满足多关节水下航行器的定位需求.

    多关节水下航行器定位捷联惯性导航+航位推算组合导航Kalman滤波

    基于多特征相似性的多源POI匹配方法

    罗国玮叶嘉媛王金凤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多源POI的特征差异性导致同名对象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相似性的多源POI匹配方法.兼顾空间与非空间属性,选取名称、位置、地址、分类4个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特征指标进行重要性分析,得到特征权值;根据总相似度对候选匹配对象进行筛选,以确定最终匹配对象.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更适用于多源异构POI数据的匹配,可满足多源POI数据的高效匹配需求.

    多源异构POI多特征相似性匹配层次分析法

    黄河流域乡村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闫明涛乔家君瞿萌朱乾坤...
    101-10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河流域2008、2010、2012、2014年136个区县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耦合协调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呈"U"形曲线,总体处于高度耦合低级协调阶段.区域间差异变化趋势呈倒"U"形曲线.从相对发展度模型来看,2010—2014年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相对滞后.②空间格局上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协调度呈"上游>中游>下游"的分布格局.③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乡村人口密度、PM2.5年均浓度、人均耕地面积、地形起伏度、高程和年均气温是主要因子,并且两个因子的交互作用明显大于单一因子的影响.基于此,建议黄河流域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引,重点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采用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策略,以期早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地理探测器

    乡村休闲养老项目的选址评价体系分析

    张普伟付梁王国华卢嫣楠...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乡村休闲养老项目选址决策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组建专家小组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4层次、2维度、5要素、12个指标"的乡村休闲养老项目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制定了12个指标的赋值评分规则.按照构建的选址评价体系,结合GIS软件工具,对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典型乡村——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进行实证评价,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该评价体系可用于指导其他类似乡村的休闲养老项目选址实践,确保乡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乡村休闲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休闲养老项目选址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中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