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平台合作背景下媒体"大融合"路径研究——以央视新闻知乎号为例

    曲雪玉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通过开展跨平台合作,在整合传播渠道、共享优质资源的同时,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大融合"模式,有力促进了媒体转型升级。央视新闻通过与高质量问答社区"知乎"平台展开跨平台合作,在扩大受众覆盖面的同时,形成了新的内容生产与互动交流生态。本文以央视新闻知乎号为例,分析媒体跨平台合作"大融合"的逻辑、优势,提出"大融合"路径,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提供借鉴。

    媒体融合跨平台央视新闻

    如何讲好新时代大湾区故事——粤港澳媒体多视角报道的实践及成果

    孙换婷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粤港澳主流媒体以多元立体化的传播手段推出了一系列视角丰富、样态多元的融媒报道。本文选取"'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直播大湾区》等融媒体内容案例,分析主流媒体围绕大湾区建设开展内容创作中的民生视角、国际视角、大众视角,提炼融媒体内容中的短视频、长直播、H5等多元样态,总结归纳大湾区主题宣传中的融合创新方式方法,为主流媒体开展重大主题宣传、进一步讲好大湾区故事提供借鉴。

    粤港澳媒体融媒体报道媒体联动大湾区故事

    治理服务与技术赋能——我国边境地市党报舆论传播阵地建设路径研究

    吴勇蓝剑
    36-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伴随着智媒体技术的进步,我国边境地市党报舆论传播阵地建设面临着更活跃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面对当前国内外媒介生态和传播技术发生巨大变革的现实环境,边境地市党报需要从国家治理服务的宏观破局,以智媒体技术微观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优化阵地功能,发挥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在维护边疆稳定上凸显舆论传播阵地作用。

    社会治理媒体融合边境地市党报阵地建设

    撬动新闻生产和品牌效应交叉双向赋能——中国教育报智慧校园案例报道活动的实践探索

    王强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以传统媒体平台为媒介进行新闻传播已然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加强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中国教育报创新报道形式,推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智慧校园报道和活动,在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进行报道的同时,采取基层学校调研、专家报告、交流研讨等形式展开互动和传播,切中受众所需,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探讨了行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行业媒体传播互动智慧校园"新闻+"模式

    新时代乡村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与社会价值

    朱翠明
    41-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题材综艺节目频出。这些作品围绕乡村振兴成果的呈现展开,在选题立意、模式创新、多样表达、融合传播及彰显媒体责任与社会价值等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山水间的家》《云上的小店》《生机勃勃的我们》《种地吧》等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乡村综艺节目,在内容差异化、传播融合化等方面的策略与实践,展现着乡村振兴题材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与社会价值。

    乡村振兴综艺节目媒体融合视听传播

    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析

    李林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及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要点。中国动画电影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政策、产业、技术等关键要素的赋能下,日益彰显出更为重要的传播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时代机遇和现实挑战,通过梳理其持续发展的趋势,提出加强整合、开放机制、叙事创新等相应策略。

    动画电影国际传播文化出海中国故事

    电视节目主持人短视频创作的主题类型与价值启示

    陶钧邵振奇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短视频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电视节目主持人借助自身媒介素养和创作能力,在舆论引导、直播带货、知识普及与教学、生活展示与形象补充方面广泛参与短视频创作,传播效果颇佳。二者联姻对传统媒体行业从业者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参照。

    电视节目主持人短视频创作主题类型

    短视频平台的知识性研究:特征、困境与对策——以抖音为例

    杨风云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性内容赛道是当下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以抖音知识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发现其知识性内容有着创作主体多元、普适性高、可快速浏览的特点,这也造成了知识性内容质量低、辨识度不够、侵权以及平台知识性被遮蔽的问题。为此平台方和知识创作者应各司其职,从内容质量、群体细分、版权保护和营造学习氛围方面,推动短视频平台的知识性建设。

    短视频平台抖音知识性内容平台知识性

    新媒体平台赋能中医传播的创新探索——以小红书平台为例

    俞尚伯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并展示其生活方式的平台"小红书",已经成为中医药传播的重要阵地。从小红书中医传播活动来看,专业中医药传播者利用平台技术优势,积极创新中医内容表述方式与话语策略,以共情传播策略拉近中医文化与时代距离,以预防保健和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内容切入点,以"人化"视角创新医疗沟通关系,为中医传播与新媒体的结合作出了有益探索。由于新媒体平台对于中医传播参与者的外部约束与内部自律模式有待完善,传播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协查机制有待建构,因而探索健全相应管理规则,增强传播者之间的监督与合作成为学界与业界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中医传播小红书共情传播新媒体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模式与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徐州市"非遗"国际传播案例

    陈硕孙亚云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不能受限于传统翻译学的视角,而要基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重新考量。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和传播效果这五个维度出发,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为案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模式和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模式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