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井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陆大卫

双月刊

1004-1338

cnpcwlt@126.com

029-88776025/6327

710077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丈八五路50号

测井技术/Journal Well Log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测井行业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全国1286种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408位,在陕西省636种入源期刊中列第13位,能源学科类28种入源期刊中列第9位。目前已被国内外六家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CO2气层识别方法

    何丽娜吴文圣王显南张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监测是油气开采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CO2监测方法面临很多挑战,在人工智能逐渐兴起的当下,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测井.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深层CO2气藏发育,传统测井方法无法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构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CO2气层识别模型,采用m×2正则化交叉验证优选CO2敏感测井参数,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该模型对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L2井CO2气层进行识别,并与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算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深度学习算法对CO2气层的识别效果良好,其中LSTM算法对CO2气层的识别效果最好,准确度达93.4%,为深层CO2气层识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CO2气层识别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深度学习珠江口盆地

    非负约束修正阻尼算法求解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反演问题

    雷欣廖昕凯廖丽丹
    8-1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加快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速度,提出了一类非负约束修正阻尼算法求解核磁共振T2谱反演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及理论推导,证明该算法可以更好地保留T2谱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少反演问题的噪声对解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新算法相较于修正的截断奇异值算法和阻尼算法具有更好、更稳定的反演效果,尤其是低信噪比情况下新算法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以进一步优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核磁共振阻尼算法奇异值分解T2谱反演非负约束

    测井仪器传热理论研究及仿真试验分析

    王东宇张崇儒王晓冬王俊...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石油开采向万米深层进发,提高测井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解决测井仪器电路热失效问题,针对测井仪器开展传热理论研究及仿真试验分析.根据测井仪器实际工况,通过仪器与井下流体的对流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针对直肋散热器构建传热模型,计算肋片散热效率,通过有限元方法求解测井仪器三维模型,并开展仪器高温试验,分析不同类型散热器对芯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仪器上提速度正相关,可以通过调整井下流体成分的配比改变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测井仪器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芯片附近,应考虑将热量向仪器两端传递以提高散热效率;高温试验测试结果与散热器仿真结果一致,均说明弧形肋片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以为测井仪器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测井仪器高温高压对流模型散热效率弧形肋片

    BH复杂断块油田水平地应力的测井计算方法

    王淼刘晓健宿雯夏宏泉...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平地应力的精准计算是关键.BH油田断裂构造发育,地应力状态复杂多变,常用的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适应性较差.充分考虑BH油田复杂断块特征,结合岩石力学-地应力同步联测实验结果,分析了断层各要素对水平地应力的影响程度,由此建立了断层对水平两向地应力大小的影响因子KH和Kh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得到了适用于复杂断块构造的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BH模型.利用此模型和测井资料可实现连续准确地计算工区不同层位的水平地应力,其地应力计算精度不但优于传统模型,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钻井和压裂等工程需求.

    断层影响因子水平地应力BH模型测井计算BH断块油田

    基于岩性分类的混积页岩油饱和度计算方法

    曹志锋蔺敬旗王先虎刘洁梨...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混积页岩油甜点岩性种类多、矿物成分复杂、非均质性强,基于常规测井的参数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精度低.以研究区岩心、岩石薄片、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岩心刻度测井、聚类分析、数据挖掘及分布交会的方法,依据岩性主成分将20余类岩性归类为9类岩性,挖掘常规测井敏感参数,构建了混积页岩油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标准;基于页岩油甜点七性关系及阿尔奇公式饱和度主控因素认识,明确了5类页岩油甜点优势岩性,分岩性确定孔隙度模型和岩电参数;采用密闭取心资料分析含油饱和度并结合岩电参数反算求得地层水电阻率,构建了混积页岩油不同岩性的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应用到混积页岩油有效厚度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将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含油饱和度对比,平均误差为2.06%,符合储量标准小于5.00%的要求,为混积页岩油常规测井高精度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页岩油岩性识别含油饱和度岩石物理实验吉木萨尔凹陷

    高温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研制与应用

    郝桂青兰萌贾奇勇白晓煜...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勘探井向深井领域发展,高温深地深海小直径井眼油气的开发成为必然.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是通过对地层压力测量来分析计算地层渗透率及储层有效性的仪器,但现有仪器不能满足4.5 in*小直径井眼及耐温205℃的作业要求,测压时抽吸速度不可控,无法实现恒流抽吸,导致测压精确度低.高温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各功能短节模块化设计,其液压动力与精密抽吸短节高度集成、推靠坐封短节结构紧凑,这使仪器的长度和直径得以减小;采用耐高温电子元器件和高温厚膜封装技术,实现仪器耐温205℃的技术指标;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精密控制技术实现对超低渗透率等复杂地层流体的恒流抽吸、精准测压.高温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经过高温和可靠性测试及实井作业验证,该仪器具有尺寸小、集成度高、可靠性好、耐高温的优点,解决了高温复杂井况测压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地层压力测试液压系统直流无刷电机SIC器件厚膜封装推靠坐封

    井下多元参数长效监测光缆管结构的设计与研制

    邹琦辛野刘志龙丁鹏飞...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海上稠油热采井超高温光纤长效监测技术中,光缆管结构设计单一化,仅能开展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DTS)参数监测,而无法同时获取井下温度、压力数据.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温压同测光缆管,该光缆管为3层管结构,可实现高温井筒环境内对DTS、分布式光纤声波震动传感技术(DAS)数据同时采集与传输.通过数学模拟分析,推演该光缆管可精准测取井下压力数据,并结合光纤温度监测,可使多元参数集中传输,且采集通道互不干扰,保障数据传递的实时性和独立性.通过地面氮气传输实验测试,该温压同测光缆管在不同氮气流速下,压差值均小于0.01 MPa,验证了温度、流量对压差影响较小,可以保证测试整体的精确程度,满足压力测取精度要求.研究表明,在热采井进行光纤长效监测时,温压同测光缆管可以实现井筒多元参数同测,为海上油田注热井完成井筒多元参数长效监测提供技术保障.

    多元参数光缆管光纤长效监测井筒

    深地万米井测井电缆强度分析

    郭帅魏荣江张强马江湖...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推进超深层油气勘探、实现新层系突破是开拓油气新领域的重点方向.针对深地某科探井万米电缆遇卡等问题,采用截面法,建立电缆在井下、天滑轮、地滑轮、滚筒等位置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拉力棒、滚筒直径、上提速度对万米测井电缆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为保证在电缆不断的情况下使设置的弱点先断,并为电缆保留一定安全系数,可以选用5000 lbf*拉力棒;选用大直径的滚筒来减小电缆张力,优先选用直径700 mm的滚筒;测井电缆正常上提工作速度取6000 m/h,此时电缆张力可达61.4 kN,满足强度要求.研究成果为深地万米井测井作业电缆、滚筒、拉力棒的选取提供了基础数据.

    万米深井测井电缆弱点强度有限元分析

    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解释智能化批量处理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孙亮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是水驱油田了解各小层吸水状况的主要监测手段,该测井方法在中国油田的年测井工作量在3万井次左右,在注水油藏动态监测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的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结果依赖人工解释,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且多解性强,容易受到不同分析员人为因素影响,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运用大数据监测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解决了基础数据录入、原始数据解编、深度匹配、工具识别、曲线叠合、综合评价等关键环节技术难题,形成了智能化批量处理技术.通过在CIFLog测井解释平台上的集成运行,单井处理时间从30~60 min缩短到30 s,人工干预率低于12%,验证了该处理流程及算法的有效性.

    油藏动态监测同位素注入剖面智能化批量处理机器学习水驱油田

    基于电成像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评价

    孙建孟程耀东何娟刘璋...
    75-8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相较于常规碎屑岩储层,其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规律及特征不明显.碳酸盐岩储层的连通性与孔洞特征具有强相关性,且连通性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碳酸盐岩孔洞连通性的评价是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关键问题.以伊拉克东南部B油田FQ-1井M组MB21亚油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基于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的高分辨率动态图像,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进行二次迭代分割,识别电成像图像孔洞;根据8连通域标记法标记连通孔洞;提取每个连通孔洞的特征孔径、内部最长通道距离、内部最长通道与水平方向夹角、平均通道宽度这4个几何参数,最终构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指数.连通指数在伊拉克东南部B油田FQ-1井M组MB21亚油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应用表明,利用此方法建立的连通指数与FQ-1井碳酸盐岩储层岩心渗透率相关系数达0.8437,并且连通指数曲线的趋势符合岩心渗透率在储层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证明了连通指数可以指示储层孔隙结构较好、溶蚀孔洞发育的深度段,并可以划分储层中连通性较好的深度区间,该参数对于寻找碳酸盐岩储层渗透层具有重要意义.

    孔洞型碳酸盐岩连通指数电成像测井孔洞识别连通域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