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昌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昌吉学院学报
昌吉学院学报

李再江

季刊

1671-6469

cjxy666@163.com

0994-2346429

831100

新疆昌吉市世纪大道南路9号

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昌吉学院主办的综合学术理论季刊,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以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突出民族性、地方性与师范性。重点栏目有“语言文学研究”、“女性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有“回族文化研究”、“北庭西域文化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意义与实践路径的探究

    佟宝锁裴红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方向,将其作为工作方针与根本遵循落到实处;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并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穿文化建设的始终;应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阐释传统文化中弘扬民族团结、歌颂爱国进步的内容,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应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业,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均衡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创"方针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文化意义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李瑞君孙浩洋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现实需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族公民的责任,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需要,优化路径主要有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体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学校发挥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的作用、创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各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重视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与路径

    "文化润疆"背景下促进新疆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实效性路径研究

    李晓娟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站在战略高度进一步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决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强化各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事关新疆未来社会发展与长治久安,也是构建各族青少年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了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新疆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困境,并从思想根基、育人模式、多元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路径,强化新疆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润疆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四维审视

    贾红霞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革命探索、国家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嬗变,贯穿的一条线是人的发展.通过纵向的历史维度,坚持大历史观,厘清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容和发展脉络,以增强历史自信.通过横向的中西比较,从世界的尺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的世界意义,既充分借鉴西方式现代化积极成果又最大限度降低其消极影响;在中国的向度上突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提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四条实践路径.

    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价值旨归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苏峰吴瑞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认识到青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着重阐述青年在日常学习、社会实践、道德培养等方面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一篇深刻体现列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献.列宁写作《青年团的任务》一文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建设面临的时代境况、破除极左思潮泛滥和青年人才短缺的现实需要.《青年团的任务》一文对青年教育提出了要求,列宁认为青年应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这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动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引导青年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新时代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共产主义社会

    新疆国家认同教育立法的文本考察、问题分析与因应路径

    任丽莉程应玟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法治化手段加强新疆国家认同教育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当前,新疆国家认同教育立法存在体系化不足、部分条款可操作性弱以及实施效果考察机制缺位等问题,需从出台新疆国家认同教育专项立法、细化隐性立法规范、全面构建实施效果考察机制三方面着手,以推动新疆国家认同教育立法的发展完善,进而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与推动作用,着力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

    新疆国家认同教育立法文本考察问题分析因应路径

    依法治疆视域下的"法治—文化"同构探究

    王阿盈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共同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积极培育依法治疆的文化底蕴,即法治文化.这就关涉到"法治-文化"的同构建设问题.法治的精神需要文化的积淀.从新疆的社会实践来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法治文化的建设,引导新疆各族群众崇尚法治、遵守法治和捍卫法治的文化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依法治疆法治文化同构建设

    关于挖掘弘扬北庭历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成军芳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庭故城遗址及其文物遗存是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实物见证;北庭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北庭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历史是彰显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缩影.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将"以史育今、以文塑旅"作为主线,从创新文物表达方式,活化文物资源利用;优化传播手段,形成合力宣传北庭;力促研究成果转化,创作文化润疆精品;加大北庭文物挖掘,推进北庭文化研究;发挥基地政治功能,培训教育铸就共识;深化文旅融合,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等六个方面着力,盘活北庭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文史教旅相融、助业兴业新局面,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北庭历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及弘扬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庭历史文化的生成逻辑、价值内涵及阐释路径

    吴利刚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上,北庭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得北庭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化具有多元性与共融性相统一的特征.北庭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清晰展现了早期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内在特性,充分见证着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历程,具体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中国历史发展"统一性"和"持续性"的深刻蕴意.新时期做好北庭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阐释工作,应利用好文化遗产的载体作用,通过开展高质量考古工作、深入挖掘北庭驿站文化和构建立体式研究宣教格局,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庭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声调语言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综述

    徐世昌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20年来,新疆非声调语言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习得偏误研究,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感知研究,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教学对策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仍须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多学科多角度的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习得综合研究,少数民族儿童(尤其是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教学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非声调语言少数民族普通话声调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