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控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金钢

月刊

1000-8829

cmct634@163.com

010-65665485、65665486

100022

北京2351信箱《测控技术》杂志社

测控技术/Journal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期刊创刊于198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测控技术》杂志的网站 www.mct.com.cn 于2005年9月开通,登录该网站,作者可以投稿和查稿,读者可以浏览测控行业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动态,可以在线订阅杂志和征订广告,也可以点击网站的“读者信箱”发布您的要求,在那里我们会及时给您答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能车属性离散化的分辨矩阵和信息增益算法

    周爱国于江洋施金磊王嘉立...
    58-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能源智能车监控数据中包含过多的连续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矩阵和信息增益率的有监督离散化算法,从而降低连续属性的取值精度,使得新能源智能车后续的分类模型建立更具泛化能力.该算法在保证分类效果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少的结果断点,主要从3个方面对传统的离散化算法进行优化,一是根据决策表的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构建候选断点分辨矩阵,通过分辨矩阵判断相邻属性取值之间是否有可能的断点;二是用信息增益率来优化结果断点的选取;三是通过设定停止阈值解决了传统算法因停止条件过于严格导致算法选取过多的结果断点、离散化效果一般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有效减少断点数量,大幅提高计算效率,并获得与经典算法相近的离散结果.

    新能源智能车连续属性分辨矩阵信息增益率离散化

    一种基于漏磁检测的钢轨伤损判定和计数方法

    杨志强王平贾银亮冀凯伦...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有效地评估轨顶表面损伤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漏磁(Magnetic Flux Leakage,MFL)检测的钢轨伤损判定和计数方法.该方法使用自适应阈值法计算判伤阈值,减小了噪声对判伤结果的影响,并用整段MFL数据的峰峰值进行预判伤;根据峰值点位置选定判伤窗口,缩短了数据处理时间,利用窗口内数据的峰峰值进行伤损判定及数量统计,最终得到以米为单位的钢轨表面的伤损数量.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固定磁轭提离条件下传感器提离与伤损信号的可区分间隔的关系.对人工标定伤损钢轨样例及自然伤损钢轨样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伤损判定计算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出钢轨表面的伤损数量.

    漏磁检测伤损数量统计峰值窗口定位钢轨表面伤损自适应阈值

    空间站科学实验载荷通用地面检测系统设计

    吉经纬李琳于歌汪斌...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空间站各科学实验载荷地面检测系统不通用,同时在轨开展实验可调参数众多,且天地数据交互存在延时,使得在轨实验耗时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t、SQLite3、Python的通用地面检测系统设计.采用了软件模块化思想,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满足不同科学实验载荷的地面测试需求.同时该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遥科学手段与在轨载荷实时通信,将载荷的科学实验当作黑盒函数,利用遥科学回传的实验结果来构建目标函数.运用神经网络算法拟合科学实验、SciPy调用L-BFGS-B预测参数的方法优化载荷的在轨实验.目前该设计已在空间站超冷原子实验和空间站高精度时频柜冷原子微波钟实验设备的地面调试中开展应用,预计载荷在轨开展实验后,能将在轨调试参数的时间从数个月缩短至几周内完成.

    测试计量通用地面检测系统人工智能空间站遥科学

    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

    李杰靳孟宇马士豪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支持向量回归机在预测建模中的参数选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自适应策略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的方法.采用混沌映射算法和聚合度自适应判断策略,增强种群的全局寻优性能,提升粒子的多样性,从而避免种群过早收敛.充分考虑天气、节假日、居民消费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回归机预测模型并与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可将预测的均方根误差降低约40%,绝对值误差降低约42%,相对误差降低约46%,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优化了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改善了预测效果.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自适应变异混沌映射短期电力负荷

    基于双向测距的协同定位系统误差分析

    徐望陈恒智阚磊
    80-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协同定位系统中影响节点定位精度受测距误差影响的问题,主要研究和分析了测距误差传播以及移动场景误差对协同定位系统的影响.采用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超带宽双程测距的低成本协同定位系统,分析了协同定位系统中的误差传播过程,推导了测距协方差阵和定位协方差阵.在不同场景下进行了仿真,经分析得出节点间几何关系是影响系统定位误差的最重要因素.该结论对于协同定位系统中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协同定位系统双程测距移动节点误差分析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水平定姿挖掘装置

    张帆刘瑾杨海马肖俊...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工程挖掘中出现周期长、效率低、挖掘区域错误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挖掘设备水平定姿辅助方法,完成整个挖掘机的精确定位和工作装置的姿态检测.装置包括施工区域和挖掘头的空间GPS定位模块、定姿施工控制模块以及挖掘空间位置辅助指示模块.实验验证与设备终端检测结果相比,利用该辅助装置检测挖掘机平面坐标经度(E)相差最大值为0.07″,纬度(N)相差最大值为0.08″;铲斗三维坐标数值平面位置相差最大值为0.085 m,垂直相差最大值为0.091 m,铲斗空间定位精度优于0.1 m.挖掘机姿态监测精度高,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挖掘水平定姿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辅助装置高精度

    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子位置重构方法

    刘罗王家军
    90-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刷直流电机(BLDCM)中霍尔传感器位置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旋转矢量谐波解耦与正交锁相环相结合的位置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Clarke变换将霍尔开关信号转换成霍尔旋转矢量,随后采用谐波解耦的方法除去旋转矢量中所包含的主要高次谐波,最后基于正交锁相环技术实现转子位置的重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位置重构方面具有很好的性能,相比于采用谐波解耦与变带宽滤波器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正交锁相环技术能获得更高的位置精度.

    无刷直流电动机霍尔传感器霍尔旋转矢量谐波解耦正交锁相环

    制氮装置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

    王琛琛邹涛王金波曹辉勇...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氮装置是应用于煤矿井下防火灭火的核心设备.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背景下,面对传统矿用制氮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以及难以集中监控的困境,开发了一款兼顾自动化运行要求和智能监测控制需求的制氮装置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利用PLC对制氮装置进行数据采集和全自动控制,采用组态软件开发高效直观的HMI/SCADA系统平台,对关键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实现系统的精准协调控制和故障自诊断功能.工业试验表明,本系统实现了对制氮装置自动化运行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和集中管理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现场监管操作人员成本,并减少了因误操作而可能导致的生产事故.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和风险智能化管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远程监控系统制氮装置PLC工业以太网组态软件

    新型磁集成改进型Cuk变换器

    周立李杰孙瑄瑨李冠宇...
    101-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uk变换器,在保持传统的Cuk变换器具有连续输入和输出电流优点的同时,电压增益为传统Cuk变换器的1/(1-D)倍,再通过磁集成的方式,将变换器中的3个电感进行集成.分析了磁集成改进型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纹波的表达式,给出了电感耦合度设计准则,使变换器中3个电感电流纹波都有效减小,并给出了三电感耦合的磁件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式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Cuk变换器电压增益磁集成电流纹波耦合度

    高动态离心机系统的自抗扰控制设计

    董雪明王敏林任雪梅代洁...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PID在控制高速精密离心机系统时难以满足其高动态过程的要求,对系统目标过渡过程进行安排并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所提出的自抗扰控制器包括3个部分: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误差反馈控制器.由于离心机在启动和制动阶段,系统状态会经历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所以在离心机系统动态变化阶段采用跟踪微分器对目标函数进行过渡过程安排,防止系统出现过大超调;并且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补偿后采用误差反馈控制器实现离心机系统高动态过程的跟踪控制.最后通过对自抗扰控制进行参数整定,使得系统满足所提出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相比于传统PID控制,所提出的自抗扰控制器在超调量,调节时间以及稳态控制精度等性能指标上具有优越性.

    高动态离心机过渡过程安排自抗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