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与冶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与冶金学报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报

东北大学

左良

季刊

1671-6620

huji@chinajournal.net.cn

024-83687664

110819

沈阳市文化路东北大学114信箱

材料与冶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反映我国冶金和材料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国外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新理论和新技术。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浸入式水口结构影响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流动行为的研究进展

    荣文杰蒲迪涛霍慧芳刘中秋...
    513-52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浸入式水口(SEN)是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流动的引导装置。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改善钢液流动行为,对生产优质铸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板坯连铸工艺中广泛应用的浸入式水口结构进行总结。其次,梳理了浸入式水口结构影响钢液流动行为的国内外研究:明确了水口的内孔、侧孔、底孔/底部等结构参数及其浸入深度对钢液流速、液面波动及流动模式等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近几年伴随新的工艺要求出现的创新型浸入式水口结构及其应用限制。最后指出:一方面,浸入式水口结构优化应随着板坯连铸结晶器最佳钢液流场的确定而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考虑水口结瘤的实际情况,应开展浸入式水口结构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从而精准控制钢液流动,促进连铸坯质量提升。

    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钢液流动

    石墨颗粒在熔渣中分散行为的数值模拟

    黄涛王楠张春明曹博文...
    525-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还原剂石墨颗粒在熔融转炉渣中的均匀分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相模型(CFD-DPM),模拟了熔渣、石墨颗粒及氩气组成的多相体系,研究了底吹转炉内石墨颗粒的运动和分散特征;同时,利用颗粒分散指数对石墨颗粒在熔渣中的分散均匀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此外,还探究了初始直径和底吹元件数量对石墨颗粒分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尺寸石墨颗粒主要集中于非活跃流动区;颗粒运动轨迹可分为两种类型;初始直径为5 mm和布置6个底吹元件的转炉更有利于石墨颗粒的均匀分散。

    石墨颗粒熔渣分散底吹转炉

    熔融氯化镁转杯粒化实验

    张强刘军祥于庆波段文军...
    53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融氯化镁作为镁热还原法(Kroll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的副产品,蕴含着高品质的余热资源,为了有效地回收其热量,采用转杯离心粒化法将熔融氯化镁破碎成球形颗粒,研究了转杯转速和熔液质量流量对氯化镁颗粒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杯转速的增加和熔液质量流量的减小,颗粒的平均粒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较大直径的转杯能够获得更小尺寸的颗粒;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0~2mm,随着转杯转速的增加和熔液质量流量的减小,颗粒向小粒径方向集中。

    熔融氯化镁离心粒化平均粒径粒径分布

    镍渣球团煤基氢-碳耦合还原

    杨路顺张志龙李彬杜雪岩...
    539-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煤基氢-碳耦合还原镍渣中的含铁物相,研究了掺碳球团和掺煤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演变、微观形貌及金属化率。结果表明,两种球团中含铁物相的演变过程一致,均由铁橄榄石相逐渐转变为金属铁相和辉石相,且在反应各阶段,掺煤球团还原产物中的铁颗粒尺寸均大于掺碳球团还原产物中的铁颗粒尺寸,且排布更为整齐、致密。在相同的还原条件下,掺煤球团的金属化率比掺碳球团的金属化率高出20%左右。该研究为镍渣高效提铁提供了理论依据。

    镍渣煤基氢-碳耦合还原含铁物相金属化率

    400 kA石墨化阴极铝电解槽磁场数值模拟及测试

    邢涛邓胜祥
    546-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了石墨化阴极铝电解槽模型,并使用COMSOL仿真软件对其中的磁场进行了模拟。同时,对某铝厂400 kA石墨化阴极铝电解槽进行了磁场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X方向出电侧模拟测点与现场测试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平均误差为0。27 mT;X方向进电侧模拟测点与现场测试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平均误差为0。20 mT;Y方向出电侧模拟测点与现场测试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平均误差为0。36 mT;Y方向进电侧模拟测点与现场测试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平均误差为0。20 mT;Z方向出电侧模拟测点与现场测试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平均误差为0。29 mT;Z方向进电侧模拟测点与现场测试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平均误差为0。22 mT。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误差较小,二者数据基本吻合,这表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磁场测试的方法具备可行性。

    石墨化阴极铝电解槽磁场模拟磁场测试

    《材料与冶金学报》在线采编发系统正式启用

    552页

    金属添加量对(85Cu-15Ni)/TiN/NiFe2O4复合惰性阳极性能的影响

    王伟肖峰王永庆王雪芹...
    553-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85Cu-15Ni)/TiN/NiFe2O4复合惰性阳极材料,重点研究了金属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复合惰性阳极材料致密度、抗弯强度、抗热震性、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85Cu-15Ni金属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惰性阳极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金属添加量为10%时,复合惰性阳极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气孔率取得极小值2。86%,体积密度取得极大值4。96 g/cm3,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90。76 MPa,强度剩余率达到最大值88。61%。添加一定量的金属可以改善复合惰性阳极试样的致密度和晶界结合强度,提高材料的强度、抗热震性、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惰性阳极金属添加量抗弯强度电解腐蚀

    人物介绍

    559页

    MgO含量对CaO-MgO-Al2O3-TiO2-SiO2-Fe2O3渣系性能的影响

    冀宗贺豆志河李兰杰田志强...
    560-564,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钒钛磁铁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以CaO-MgO-Al2O3-TiO2-SiO2-Fe2O3六元渣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熔渣的熔化温度、黏度、表面张力及密度等数据,并结合渣系物相组成,解析了熔渣性能与其成分之间的转变关系。结果显示,w(MgO)对熔渣性能影响较大。在高温条件下,当w(MgO)为11。08%时,熔渣的熔化温度和黏度较低,流动性很好,同时表面张力、密度适中,不易泡沫化;生成物相为适合酸浸提钛的MgTi2O5相。

    钒钛磁铁矿熔渣物理性质

    复合镁砂种类配比对大面修补料性能的影响

    郝春来于林辉陈学东齐鹏远...
    56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制一种高温流动性好、结构强度高、生产工艺简单的新型大面修补料。将烧结镁砂和电熔镁砂经适当的组分配比,并引入硅微粉和活性α-A1203微粉作为复合结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减水剂,制备转炉修补专用原料。1 100 ℃和1 500 ℃高温煅烧后,分析了复合镁砂种类配比对转炉大面修补料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吸水率、耐压和抗折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粒径为5~1 mm的98%电熔镁砂占比35%,与粒径为1~0。5 mm的95%烧结镁砂占比18%混合时,经1 500℃煅烧,试样形貌较为致密,且均匀分布细小空隙,并获得最佳综合性能;此时,试样体积密度为2。8 g/cm3,显气孔率为16。3%,吸水率为5。8%,重烧线变化率为-0。32%,抗折强度为7。5 MPa,耐压强度为19。7 MPa。

    烧结镁砂电熔镁砂修补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