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贴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张彩云姜楠吕越
    10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政府补贴不仅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还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在将"熊彼特效应"和"逃离竞争效应"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匹配得到的402756个样本验证了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市场竞争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1)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补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2)补贴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表现为通过"行业间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这一作用主要通过"熊彼特效应"来体现,即在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补贴对这些行业的企业创新激励更强。结论为优化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启示: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好补贴的作用,就要考虑到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要甄别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给予补贴,把重点放在提高补贴的效率上,而非仅仅扩大补贴规模。

    企业技术创新补贴市场竞争熊彼特效应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跨境电商工作室学习研究

    林琼慧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脱离社会实际需求问题,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访谈发现,大学生在跨境电商工作室学习过程中存在"充分参与"与"非充分参与"两种状态,存在认知发展与身份建构方面积极和消极两种结果。针对"非充分参与"状态,高等院校可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建立准入机制,增强学习动机,增加专业指导,构建一种实践共同体——跨境电商工作室,让学习者在各种真实活动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从而转化知识,提升跨境电商胜任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跨境电商工作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情境学习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当代农村自建房的生成机制研究及风貌导控设想

    谭人殊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农村自建房的产生和蔓延是一个自组织现象,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不适用线性关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还原,而要借助自组织理论对其"产生"→"基核的形成"→"序的形成"→"新稳定态"的整个演化过程进行解析。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当代农村自建房生成机制分析不仅明晰了其生成条件,同时也对其演化的动力进行了探讨,并阐释了"涨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最终,有关当代农村自建房的风貌导控设想也正是建立在对"涨落"的干预上,即:通过干预"涨落"的形成因素、作用点和方向,从而助力当代农村自建房向着新稳定态跃迁。

    当代农村自建房自组织理论自发性建造生成机制风貌导控设想

    论收买被拐卖妇女罪法定刑的设置——基于对"铁链女"事件的延伸思考

    郝川杨中心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罚的正当化依据在于报应和预防的统一。刑事活动的各个阶段,对报应与预防重视程度的分配并不完全相同。法定刑的设置应侧重报应与一般预防,报应决定法定刑的上限,一般预防决定法定刑的下限。其中,报应刑轻重取决于法益侵害程度。抽象危险犯是法益保护的前移,其法定刑应以行为与法益关联度为评价标准。收买被拐卖妇女行为与拐卖妇女行为、与买卖动物等犯罪的法益关联程度均不同,基于此,法定刑自然存在差异,现有法定刑设置较为合理,规范体系也较为完善,无需提升法定刑。

    法定刑设置报应刑法益侵害抽象危险犯收买被拐卖妇女罪

    捕诉一体化视阈中毒品居间犯罪捕诉标准研究

    曹波方雅琦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对毒品居间案件捕后不诉情况时有发生,以致严重制约毒品犯罪的司法公正,危及刑法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两大机能之动态实现。此问题之根源可追溯至捕诉衔接不足,居间行为定性难题与证据难题。2018年检察系统开始进行"捕诉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捕诉一体化改革优化了捕诉衔接,解决了部分证据固定问题,可在改革的契机中重新审视毒品居间行为的捕诉标准。在捕诉一体化的全新视阈中,针对毒品居间案件产生争议的症结点,应当优化捕诉一体化配套协调机制,明确毒品居间案件的判断标准回归构成要件,并加强证据的搜集保存工作。

    捕诉一体化毒品居间行为贩卖毒品罪证明标准

    《仲裁法》修订视阈下临时仲裁制度构建

    肖雯
    15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时仲裁制度构建是仲裁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加强涉外仲裁法治建设、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临时仲裁试点的有益经验,我国迫切需要在涉外商事领域构建临时仲裁制度。《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赋予涉外领域临时仲裁以合法地位,适度解绑仲裁员与仲裁委员会间关系,辅助规定临时仲裁组庭僵局的规避规则并规范裁决书形式及签名备案规则,对临时仲裁制度建构作出先期立法探索。为进一步优化该制度的立法构建,还应精准界定临时仲裁的适用范围,清晰厘定第三方机构监管规则,恢复裁决撤销和不予执行"双轨制"并尽快统筹制定临时仲裁程序示范规则。

    临时仲裁仲裁法涉外法治

    我国知识产权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期刊(1996—2021年)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费艳颖周文康
    16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由于知识产权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与利益协调的复杂性,我国还需要持续优化兼具前瞻性与系统性的知识产权治理进路。为更好把握知识产权治理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文本挖掘,借助文献计量学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NKI收录的有效文献进行筛选、去重、统计以及可视化等操作,就关键词共现图、聚类图、时序图、突现图以及时区图进行重点可视化分析,力求全面、客观、定量地可视化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治理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趋势。同时,结合追踪结果对治理现代化话语体系、知识产权治理基本范畴以及新时代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等研究热点进行例析与述评,聚焦研究现状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多维展望图景,最终构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的推进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路径。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治理习近平法治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可视化分析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公共机构节能政策研究——基于2008—2022年中央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伍如昕郎玉函
    17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机构节能对于推进我国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关政策文本对我国公共机构节能政策进行分析,构建起包括政策工具类型、控制过程和政策发展阶段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解决公共机构节能问题主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合"的治理思路,但治理过程中存在着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控制过程存在薄弱环节、发文主体不够统合以及政策体系不均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一是打出政策工具"组合拳";二是补短板,强化过程追踪和结果管理工具的运用;三是加快主管部门职能转变和协同配合;四是要出台系统化、高效力的政策文件,形成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提升政策体系均衡性。

    公共机构节能政策政策工具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建构理路——以江西信江航运枢纽项目为个案分析

    丁光明邱文东方汉芳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企党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基所在,是解决国企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了"解剖麻雀",选择以江西信江航运枢纽项目为个案分析,该项目坚持一体化谋划、推进、考核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为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累了宝贵的"信江经验":从理论层面而言,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从行动层面而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打造高品质工程;从评价层面而言,制定了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一以贯之地促进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此,要树立融合理念、建立融合机制、营造融合环境,坚决克服"重业务、轻党建"以及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配合、同向发力。

    国企党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信江经验"

    从"嵌入"走向"引领":党组织治理国有企业论纲

    唐旭郭方毅
    20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关系之嬗变可以发现,党组织在治理国有企业过程中历经"直接干预→治理→精细治理"3个阶段,同时党组织肩负着政党权威树立者与传播者、精致利益协调者、高效企业监督者等多重身份。治理模式的流变以及多重身份的固化,深刻揭示出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的三重逻辑,即强化执政地位逻辑、强化国有资本有效运营逻辑、强化公共利益逻辑。新时代背景下,党组织采用嵌入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突破滞胀,获得高质量发展之需要。而解决方案可以围绕明确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的理性认知、扩大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的覆盖面、提升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的效率、划定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的法律路径等方面进行设计,尽可能提升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引领力,助推国有企业高速平稳发展。

    党组织引领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