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退休独立董事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徐浩庆林菁薄栋
    9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匹配高素质董事,相比兼职独立董事,退休独董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企业监督等职能。基于此,提出退休独董的聘任、数量与规模能够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假设,并选取200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计量模型分析退休独董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聘请退休独董、退休独董的数量多、退休独董占比高均会显著抑制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利用工具变量法和样本匹配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不改变基本结论。机制分析表明,退休独董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发挥作用。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后发现,对所处环境不确定性高、盈利性强、非国有产权的企业子样本而言,退休独董更能发挥上述作用。

    退休独立董事企业风险承担透明度环境不确定性

    婴幼儿照护方式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一项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李海荣王梦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具有"女性"和"外来人"双重身份的流动女性而言,优化婴幼儿照护体系成为缓解其生育压力和职业冲突,提高就业稳定性的重要政策内容。基于此,以婴幼儿照料供给主体为切入点,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等量化方法,分析隔代照料、父职照料和机构照料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在克服内生性造成的估计偏误后,三类照料方式均有效提升了流动女性的劳动参与度;第二,通过增长效应对比发现,隔代照料稳居高位而父职照料的促进效果最小;第三,照料方式的促进效应在户籍、现住房性质和有无二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充分释放女性流动人口劳动潜能,提高女性劳动市场参与率,需要在隔代照料、父职照料、机构照料之间进行优化调适,实现照护资源在具有不同特征的流动女性间均衡发展。

    婴幼儿照护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照护资源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机理及策略选择

    黄意武许志敏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理共同体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要素是要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共同体,充分体现出人民性、协同性、共享性。从目标、主体、过程和效果四个维度分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利益相关者要达成共识;由政府主导并吸纳多方参与;社会治理过程要协同互动;社会治理效果实现综合效能。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性建构路径和策略: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推动作用;明晰社会治理主体的各方职责;构建社会治理机制的运行系统;规范社会治理体系的法治保障。

    社会治理共同体国家治理体系

    基于获得感的公众政府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公共服务调查数据为例

    杨秀勇张鑫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信任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构建和维持政府信任是政府和公共管理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电话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公众政府信任的整体水平较高,公众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是影响政府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公众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可以显著提升政府信任资本;政府的公共服务回应性既可以直接提升政府信任资本,也能够通过增强公共服务满意度间接提升政府信任资本。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负向期望失验则能够直接削弱政府的信任资本,也能够通过降低公众的公共服务满意度间接降低政府的信任资本。基于此,以提升公众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为切入点,通过提升公众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回应力、降低公众的公共服务负向期望失验等途径,提升公众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提高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

    政府信任公共服务满意度政府服务回应性服务期望失验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社会治理回应研究——基于政府老龄社会治理的视角

    周学馨王雪琴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研究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政府老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我国政府老龄社会治理还存在认识不一致、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不健全以及绩效不均衡等问题。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最为关键的"十四五"时期,我国政府老龄社会治理要着力在树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理念,完善治理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政策的完整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促进城乡、区域治理绩效均衡发展等方面改革创新。

    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政府治理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演进脉络:1989—2020年CNKI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谭钦尹李滨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可视化图谱分析我国近30年学校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研究提供参考。选取1989—20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国内学校社会工作的文献信息,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706篇文献。文献表明:各高校为研究机构的主要阵地,且机构之间合作较为松散;少数研究者之间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的合作团体,但相互之间合作规模不大,研究缺乏持久性。我国近30年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相对稳定期3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及其价值、制度研究,学校社会工作涉及的场域及其嵌入研究,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研究,学校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及人才培养研究4个方面,涉及到的热点词分别为:学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工作、大学生,前沿研究方向聚焦在伦理困境、社会工作方法、学校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可视化分析演进脉络

    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构建

    周峨春郭子麟
    16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生于重罪重罚的"小刑法"时代的前科制度,有效地发挥了犯罪预防的作用,但也具有"标签化"、过度限制前科人员权利等负效用。特别是在轻罪逐渐增多的"大刑法"时代,现有前科制度有违罪责一致的原则,亦不利于轻罪犯重新回归社会,也与刑法"严而不厉"的优化趋势相冲突。因此,应构建差异化的前科消灭制度:限定前科消灭制度的适用范围为轻罪,采用自然消灭、裁量消灭、推迟消灭3种方式,保留刑事领域的法律后果,选择性保留非刑事领域的法律后果,并封存相关犯罪记录。

    前科前科消灭轻罪犯罪治理

    防范技术傲慢:区块链存证与透明侦查理念的冲突与协调

    苏泽琳
    17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存证作为司法领域的一次技术革新,开启了证据自证模式的先河。随着全景式侦查的思维转变,传统电子数据存证显现出易篡改等弱点,而区块链存证可实现优化侦查方法、提高侦查效率的目的,高度契合数据侦查实践。但与此同时,区块链存证与透明侦查理念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具体体现在侦查边界模糊、警情预测扩张、技术壁垒提高以及商业价值让渡4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遵循无罪推定理念、充分保障辩方权利以及厘清存证平台责任,以合理规制区块链存证在数据侦查中的应用,发挥正向效能。

    透明侦查理念区块链存证技术中立控辩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与世界意义

    姚金艳
    184-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传统开发式扶贫与精准扶贫两种模式,可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意义。具体而言:在价值定位上,更注重以增强人民获得感为宗旨;在贫困治理战略上,实施分批分类施策的全覆盖治贫方案;在机制创新方面,以精准扶贫实现脱真贫和真脱贫;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建设推动贫困治理;在国际价值层面,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为全新反贫理念和相对贫困治理都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此同时,对这些新贡献内在逻辑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性总结,既可以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理论参考,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相对贫困治理精准扶贫反贫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主体互动与当代启示

    李冉
    195-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即毛泽东思想形成和走向成熟的进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以及与党中央领导集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展理论创新提供了资料条件、思想准备和学理支持。考察这段历史给我们以启示:在当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上,还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学者队伍的作用,继续发扬党的领导集体与智库学者群体互动交流的优良传统,引导学者队伍进一步做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篇大文章,不断谱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