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电化学阻抗与容量增量曲线特征的锂电池健康状态算法研究

    张兴红徐翊巩泽浩
    265-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运行问题,提出了一种特征融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算法.该框架融合了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与容量增量分析(incremental capacity analysis,ICA)的健康特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改进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建立特征与健康状态的映射关系,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对混合网络结构进行超参数优化.最后,利用NASA PCoE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电化学阻抗谱容量增量分析

    核级DCS机箱设备散热性能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华桥田文喜陈伟李发强...
    273-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核安全级DCS机箱的散热性能和影响因素,建立起某核级DCS机箱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学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稳定阶段U1芯片的最高温度为90℃,与实际采集温度87.9℃基本一致,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有效可靠.机箱表面温度受内部安装功能模块的影响,功能模块热功耗越高,其表面温度越大.在同一功能模块位置,机箱顶部的表面温度高于底部的表面温度.机箱在自然对流状态下,空气以"下进上出"的方式流动,且机箱顶部的空气流速大于底部的空气流速.进一步地,通过改变取热方式、通风率、进风方式、风量等因素研究对机箱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芯片-导热垫-翅片式壳体-机箱的取热方式散热效果最优,相比于自然散热,关键器件的表面温度降低了55.4℃.通风率与机箱散热性能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当机箱的通风率逐步上升时,器件温度呈现出近似线性下降的关系.当风扇安装于机箱上方进行吸风时,关键器件温度为59.8℃.相比之下,当风扇安装于机箱下方送风时,关键器件温度为63℃,故风扇安装于机箱上方为较优的选择.机箱的散热性能受风扇送风量的影响,风扇风量越大,机箱的散热性能越好.

    核安全级DCS机箱散热性能影响因素

    机电伺服系统改进级联ADRC控制方法

    史训方陈安平张芳侯鹏飞...
    283-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机电伺服系统由于负载特性变化导致传统PID控制效果下降的问题,将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应用于航天伺服系统.根据航天伺服机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针对伺服系统串级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级联ADRC控制方法.通过3个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估计补偿3个子系统的未知干扰,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有效提高了系统电流环和转速环的系统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的位置环ADRC控制方法,级联ADRC控制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数整定的难度,还能有效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的控制性能.

    航天机电伺服系统扰动抑制级联ADRC机电作动器

    220kV复合绝缘子防风偏仿真计算研究

    徐兆国王涛刘宁波张振华...
    29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风偏故障频繁的宁夏某220 kV线路为例,分别利用集中载荷和分布载荷法建立了复合绝缘子风偏计算模型,对比了2种方法的差异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八字串、V字串、拉线和重锤等防风偏措施下的复合绝缘子+导线风偏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防风措施的防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集中载荷法和风偏载荷法所得风偏结果差异范围为8%~48.57%;V字复合绝缘子串和拉线的防风偏效果最好,但适用范围有限,前者受限于使用位置,后者受限于占地宽度;八字型复合绝缘子串风偏角随着绝缘子夹角γ的增大而减小,但其防风偏主要依赖等效绝缘子长度的减小;重锤防风偏效果十分有限,需配合其他措施综合采用.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风偏仿真

    二冲程点燃式航空煤油发动机爆震预测模型研究

    杨浩鹏杨海青魏民祥吴昊...
    298-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二冲程点燃式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进行爆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3-Ar-rhenius公式的两组分混合爆震预测模型.以航空煤油燃烧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并校核了航空煤油的燃烧模型,利用一维性能仿真得到了爆震预测模型需要的末端混合气温度,通过发动机爆震实验数据评估了混合爆震预测模型和单一爆震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爆震预测模型和单一爆震预测模型预测的爆震起始角与实际的爆震起始角之间的标准误差分别为1.19°CA和3.23°CA,混合爆震预测模型能够识别燃烧初期的低压区域,对于爆震时缸内压力的突然升高有较好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爆震预测性能.

    爆震预测模型二冲程点燃式发动机航空煤油爆震实验

    天然血管基质/聚己内酯复合血管支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陈国宝董刚立杨欢陈忠敏...
    308-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脱细胞血管基质(decellularized vascular matrix,DVM)与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相复合,得到的复合支架能保留天然血管基质的血管诱导再生特性,克服降解过快的不足,扩大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将新鲜的猪主动脉经脱细胞、脱脂等一系列处理后得到DVM粉末,再将其经酶解得到脱细胞血管基质凝胶(decellularized vascular matrix gel,DVMG),将用冰醋酸配置的PCL溶液与DVMG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将混合溶液反复包裹模具,室温中冷却后得到不同组的复合血管支架.共制备出4组DVMG/PCL的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发现支架表面较为均匀,截面结构有明显孔隙,利于细胞黏附与迁移.通过力学拉伸实验检测PCL支架、DVMG:PCL分别为1:1,1.5:1,5:1的各组支架的拉伸模量值依次为49.00±9.52 MPa,46.29±3.08 MPa,38.77±2.07 MPa和31.18±2.80 MPa.体外降解实验显示:4组支架材料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降解速率与DVMG的含量有关,说明改变DVMG与PCL的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的复合血管支架.相较于单纯的PCL支架,复合支架中DVMG的含量越高,支架的刚度越低,降解速率越快,DVMG/PCL支架的整体性能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扩大DVM和DVMG的应用范围,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学响应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血管支架脱细胞血管基质聚己内酯力学特征组织工程

    经IDDS联合给药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药学监护

    鞠桦蒋为薇石磊楚磊...
    318-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疼痛专科临床药师在植入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治疗难治性癌痛病例中的作用,临床药师参与1例植入IDDS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协助临床医师从镇痛药物的遴选、药物剂量、药品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密切关注患者的镇痛方案疗效及并发症状,为临床提供药物合理性建议,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并提供用药教育.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疼痛控制满意,药物治疗全面优化,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说明疼痛专科临床药师通过对癌痛患者进行动态、全面的疼痛评估,参与镇痛方案制定及不良反应监测,可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协助优化鞘内镇痛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IDDS难治性癌痛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GnT-IVa对京尼平苷调节胰腺β细胞GLUT2糖基化及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李维钊申甚莉边阳萍赵婉均...
    324-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4a(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4a,GnT-IVa)是胰岛β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形成N-糖链分支复合物、使其驻留在细胞膜表面完成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糖基转移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京尼平苷可快速调节胰腺β细胞中GLUT2糖基化和葡萄糖摄取,但GnT-IVa是否与其有直接的联系,还有待研究.首先利用siRNA干扰INS-1细胞GnT-IVa表达,随后分析京尼平苷对GLUT2糖基化、葡萄糖摄取、代谢以及葡萄糖诱导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的影响.结果证实,在GnT-IVa干扰的INS-1细胞中,京尼平苷对GLUT2糖基化的影响、葡萄糖吸收、ATP生成以及GSIS被明显抑制.研究结果提示,GnT-IVa可能在京尼平苷调节胰岛β细胞GLUT2糖基化、葡萄糖摄取、代谢和GSIS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京尼平苷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4a糖基化葡萄糖摄取

    脱-γ-羧基凝血酶原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龚吕鸿徐丽刘雅楠吴胜昔...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prothrombin,DCP)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参考GenBank中发布的DCP基因CDS序列(LX095963),在保证DCP蛋白氨基酸序列正确的基础上,优化该基因的密码子;化学合成CDS序列基因,并将其融合至pET28 a(+)质粒中,构建pET28a(+)/DCP重组质粒;将该质粒转化至感受态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柱纯化DCP蛋白,进行DCP重组蛋白纯度检测、浓度测定及蛋白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1875 bp处的双酶切条带,经测序后与已优化的基因序列完全切合.重组菌的DCP蛋白表达最高时,诱导条件为25℃、IPTG终浓度为0.8 mmol/L、时间6 h;经Ni柱纯化后的DCP重组蛋白纯度较高,浓度达1.04 mg/mL;在72 kD处有明显的蛋白条带,切合预期.在大肠杆菌系统中成功表达出DCP蛋白,为后续DCP检测方法研究提供试剂参考.

    脱-γ-羧基凝血酶原Ni柱纯化原核表达蛋白免疫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