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分时段非参数检验的立体车库时间特性分析

    李建国马尚鹏赵剑英
    272-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立体车库存取车运行效率,分析立体车库顾客到达、离去及车辆停留时间的分布特征,采用工程实际到达-离去数据,建立立体车库顾客存取车过程运行时间模型,以离散型分布模型对立体车库车辆到达、离去时间进行拟合分析,以连续型分布模型对车辆库内停留时间进行拟合,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方法对多时段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确保拟合精度的同时,准确描述不同时段顾客存取车到达时间、停留时间的分布特征,验证结果为顾客存取车到达时间服从泊松分布,车辆库内停留时间服从伽马分布.仿真对比车辆模拟到达过程与实际运行到达过程,表明该立体车库顾客存取车到达过程为泊松过程.研究立体车库时间分布特性有助于获取分时段车库客流信息,为研究此类立体车库运行过程及后续调度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立体车库时间特性非参数检验分布特征泊松过程

    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刘述喜程楠格王子豪孙超俊...
    279-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馈感应发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改善了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存在的电压矢量方向幅值固定、电流波形质量低、转矩脉动大等问题,但仅对q轴电流实现无差拍控制,仍存在着一定的电流纹波和转矩脉动.对此,在双矢量的基础上增加矢量数目,提出了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中的期望电压矢量由相邻2 个有效电压矢量和一个零矢量合成,其范围可覆盖任意方向、任意幅值,并对双馈风机机侧变换器d轴和q轴电流进行无差拍控制,有效地减少了d、q轴电流脉动.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相比于单、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下的电流纹波和转矩脉动明显减小,具有更优异的动稳态性能.

    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三矢量无差拍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在线参数辨识研究

    郗建国冯毅潇赵宾鹏高建平...
    28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在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过程中存在辨识时间长、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混沌映射与信息传递相结合的混沌遗传粒子群算法(CHPSO)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参数在线辨识.通过混沌映射产生混沌粒子,并与前一次参数辨识结果相结合,生成初始化种群,再引入动态惯性权重系数,提高粒子多样性.采用分步辨识和循环更新的方法,解决参数辨识的欠秩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电机参数进行辨识的结果偏差分别为定子电阻1.32%,磁链1.08%,d轴电感0.92%,q轴电感1.16%.台架实验证明了辨识方案的有效性.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粒子群算法混沌映射

    基于KPCA-SSA-ENN的变压器油界面张力预测

    姚远贾路芬刘立赵自威...
    297-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变压器油界面张力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频超声检测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界面张力预测方法.对选取的175 组变压器油样进行圆环法界面张力检测和多频超声波检测,分析了多频超声波信号的幅频响应、相频响应和界面张力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PCA)预处理多频超声波数据,划分样本集为140 组的训练集和35 组的测试集,并建立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Elman神经网络(ENN)的界面张力预测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6.53%,预测准确率达到93.47%.

    变压器油界面张力多频超声KPCA-SSA-ENN

    GM(1,1)-MEA-BP组合模型电能消耗预测及应用

    钞寅康龚立雄黄霄陈佳霖...
    306-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单一模型泛化能力弱、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GM(1,1)灰色模型和MEA-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GM(1,1)预测模型对能耗的预测受时间因素影响随机波动大及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融合MEA-BP神经网络并行计算、强容错力以及分布式信息存储等优势,减少了因数据波动而影响预测结果精度的情况,解决了误差无法反馈调整等问题.选取1985-2020 年全国电能消耗总量为建模数据,与线性回归、三指数平滑、GM(1,1)、BP神经网络、MEA-BP神经网络等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GM(1,1)-MEA-BP组合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预测精度最高,误差值最小,MAPE值达到 0.006 5,RMSE值达到977.996 1.通过实例证明了GM(1,1)-MEA-BP组合模型对电能消耗量预测具备较高的精度,可为国家在能源方面宏观智能调度提供依据.

    灰色模型MEA-BP神经网络电能消耗预测

    烟厂除尘系统进气口气动噪声数值研究

    曾飞汪舟葛久志王晓丽...
    315-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某烟厂除尘系统的进气口为研究对象,采用CFD软件Fluent和声学软件LMS Virtual.lab联合仿真建立带阀门除尘系统进气口模型,通过所建立数字化模型分析阀门气动噪声产生原因,探讨气体流经管内阀门产生气动噪声的特性,研究阀门开度对噪声的影响规律,并对阀门进行开孔结构优化.结果表明,除尘系统进气口的气动噪声主要集中于低频范围.阀门开度影响气动噪声的声压级,但不改变频谱特性,在30°~75°不同阀门开度下,阀门每增加15°,最大声压级下降差值分别为6.62、5.42、1.43 dB.最大声压级和声压级均值随阀门开孔的孔数增加而降低.在9 孔情况下的声压级均值比无孔降低25.69%,相关结果可为基于多软件联合仿真在烟厂除尘系统进气口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除尘进气口联合仿真数值模拟气动噪声多孔降噪

    不同通风方案对医院门诊室内气流组织及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

    黄凌云吴晋程远达朱旭伟...
    32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诊室通风模型,将上送上排、上送下排、地板送上排3 种送风方式与2 种换气次数(ACH =3/6 h-1)相结合,对比研究了6 种通风方案对室内气流组织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吹风感指数、能量利用系数及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换气次数,室内CO2 浓度均能从超标状态降低至标准规定的1 000×10-6以内,且降幅均超过200×10-6;采用上送下排方案,有助于提高人员舒适性和送风能量利用系数,但污染物去除效率最低,无法有效去除室内污染物;采用地板送上排方案时,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2 种换气次数下分别为1.24 和1.49,但在低风速下人员吹风感指数最高,影响人员舒适性,可通过提高换气次数有效缓解.

    医院门诊室气流组织污染物浓度数值模拟

    不同温度下的锂电池SOC联合估算

    周坤张春阳何佳琦
    336-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的荷电状态,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等问题,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脉冲放电实验和最小二乘法离线辨识,再提出双自适应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DAREKF)算法对模型参数和SOC进行在线联合估算.仿真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与AREKF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使SOC估算误差保持在1.14%以内;在低温条件下,越接近0℃,该算法的误差越小.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模型参数辨识自适应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联合估算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