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模型堆叠与特征提取的二打一叫牌算法研究

    刘航丁濛李淑琴
    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二打一叫牌决策研究中分类粒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堆叠与关键特征提取的叫牌模型训练方案.具体来说,设计了手牌特征构建方法,即由手牌向量、牌型特征、手牌工整度、最小出牌步数以及组合丰富度共同构成玩家手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堆叠法融合4类基模型的决策结果,并训练二层模型Cat-Boost给出最终决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仅使用手牌向量特征,该特征构建方式可显著提升模型性能.经过堆叠法融合多模型决策后,二层模型准确率进一步提升,最终在测试集上达到84.3854%的精准度.所提方法可为其他牌类游戏的叫牌博弈决策提供参考.

    二打一叫牌算法计算机博弈集成学习

    Ti-10Mo-6Zr-4Sn-3Nb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王博涵郑传波程军陈靓瑜...
    170-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Ti-10Mo-6Zr-4Sn-3Nb(Ti-B12)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使用.然而,对于Ti-B12的腐蚀行为,目前还缺乏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测量研究了铸态、退火、形变3种工艺的Ti-B12的显微组织和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铸态和形变态的Ti-B12相比,退火态Ti-B12具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而施加阳极电位后,退火Ti-B12在动电位极化和静电位极化试验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钝化电位,较低的钝化电流密度,更高的氧空位扩散系数.这是因为退火态Ti-B12与铸态Ti-B12相比降低了硬度,细化了晶粒,消除了组织缺陷;而形变态Ti-B12在塑性形变过程中产生更多位错,产生β形变孪晶,伴有少量α沉淀相析出,组织硬度提高.这2种工艺与铸态Ti-B12相比组织发生显著变化,也展示出不同于铸态Ti-B12的腐蚀行为.

    钛合金腐蚀行为生物医用

    大功率拖拉机HMCVT的参数优化设计

    夏长高刘磊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功率拖拉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传动效率和大变速范围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采用基于惩罚函数的遗传算法,对变速器的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Matlab软件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无级变速特性、转矩特性、功率分流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设计的传动参数的合理性.此外,通过啮合功率法对系统总传动效率进行计算,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的传动参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方案能够满足大功率拖拉机无级变速调速特性,且各区段有较大范围的速度区间和较高的传动效率,变速器各工作段的传动效率都能达到80%以上.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特性分析惩罚函数改进遗传算法参数优化

    混合动力装载机复合储能系统6σ稳健设计

    刘振博林慕义白宇成恺...
    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储能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可以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实现能量高效回收,但由于系统组成较为复杂、装载机工作环境恶劣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整车运行的经济性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为此,采用6σ稳健优化设计理论,对影响复合储能系统性能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可靠性较高的优化参数;在4种常见工况下通过装载机的整车后向仿真模型对6σ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发现整车燃油消耗量明显下降,4种工况的平均节油率分别为11.14%、10.30%、10.40%、11.38%;利用dSPACE硬件在环的试验方式验证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0.5 g内,证明6σ优化效果切实有效.

    6σ理论稳健设计动态工况复合储能

    一种计及飞行科目的飞机结构当量损伤评估算法

    刘宇麟毛海涛张柱柱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机使用寿命消耗通常采用机群寿命监控方法,但飞机结构实际使用寿命受实际飞行情况影响,不同飞行科目疲劳载荷谱的明显差异性导致疲劳损伤有所不同.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飞行科目的飞机结构当量损伤评估算法,建立了考虑飞行科目的结构当量损伤计算模型.以某机队为例,对其一年内不同飞行科目的结构当量损伤进行实例研究,发现该型飞机不同飞行科目的当量损伤差异明显,相对于低过载飞行科目,高过载飞行科目对滤波阈值敏感度更低;基于该型飞机的不同飞行科目特征,分析选取合适的滤波阈值和采样率,在保证损伤计算误差小于1%的情况下,可有效缩减数据计算量50%以上.

    单机寿命监控当量损伤飞行科目滤波阈值

    电驱系统高压无源EMI滤波器建模研究

    廖兴林陈秋伯贾晋杜伟民...
    20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际工程中,通常使用无源EMI滤波器来抑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准确的滤波器模型对滤波器的性能仿真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磁环的频变特性进行等效,采用全电路方法建立精准的EMI滤波器模型.首先,建立磁环的共模和差模高频等效电路模型,模型参数通过遗传算法获得;基于阻抗计算公式建立了X、Y电容的高频电路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提取了母排、接地以及PCB走线的寄生参数;根据共、差模等效原则建立0.009~60 MHz频段的全电路模型,该模型与滤波器实际的结构相对应,同时包含共模特性和差模特性;最后,通过插入损耗和端口阻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电磁兼容EMI滤波器遗传算法插入损耗

    信号重构中l1-l2极小化的等价模型理论研究

    谢挺刘昊张艺萍张望哲...
    210-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凸l1-l2极小化方法是信号重构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模型之一,为研究信号恢复中极小化l1-l2重构的条件,从极小化l1-l2的定义出发,结合零空间的性质,基于对原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进行松弛并利用相干性函数,推导出与原优化问题等价的新目标函数.结合信号重构中限制等距性的充分性条件,得到了极小化l1-l2完全重构的充分性条件,并证明了在噪声情形下两类条件的等价性.

    压缩感知信号重构零空间

    利用AFM探究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对油滴间稳定性的影响

    肖帆王玮陈龙鑫李楷...
    216-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究水中油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聚合物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油滴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模拟了PSS和SDS在水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含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盐溶液中油滴容易聚并;当水溶液中加入100 mg/L的PSS会使油滴稳定,这主要是由于PSS吸附层提供了空间位阻,有效阻止了油滴之间的聚并作用;然而,100 mg/L PSS和0.1 mM/L SDS共存时会导致油滴再次聚并,这是因为PSS和SDS同时存在时,两者易形成团簇,只有少部分PSS吸附到界面,此时PSS无法形成有效的空间位阻,导致油滴在相互靠近时发生聚并,从而影响了水包油体系的稳定性.

    原子力显微镜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废水油滴分子模拟

    绝缘包覆引流线温升模型及特性研究

    杜迎春伍弘杨志宁马陆阳...
    224-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绝缘层对引流线温度场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建立电磁温度场耦合计算模型,仿真分析绝缘引流线绝缘层的厚度、热导率以及载流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绝缘层厚度增加,传热过程变长,绝缘层外界温度逐渐降低,而绝缘层内侧和导体线芯温度接近,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绝缘层材料的导热率是影响导体线芯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对绝缘层外侧影响较小.采用试制的绝缘引流线样品进行温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绝缘引流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绝缘引流线绝缘层硅橡胶有限元计算温度分布

    重叠角自适应TSF控制对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抑制

    黄朝志肖任全徐俊鑫龚成懿...
    232-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开关磁阻电机采用传统转矩分配函数控制在交换区易产生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叠角自适应的新型转矩分配函数控制方法.根据电感特性将两相交换区分为小电感区和电感变化率突变区,在小电感区将转矩更多的分配给退磁相,在突变区将转矩更多的分配给励磁相以提高转矩跟踪性能.为了适应不同转速和负载下转矩的分配,通过GA-BP对各区间转矩分配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随后,为了减小在换相期间受电流变化率的影响,根据不同转速和负载实现自适应重叠角的变化.为了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一台6/20三相SRM进行仿真验证.与传统指数型转矩分配函数控制相比,在不同工况下不仅进一步降低了电机的转矩脉动,而且也降低了电流峰值,提高了电机效率.

    开关磁阻电机转矩分配函数控制自适应重叠角转矩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