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建筑
重庆建筑

官正梅

月刊

1671-9107

cqjz2002@yahoo.com.cn

023-63859165;63854487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

重庆建筑/Journal Chongqing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服务山地及西部地区建筑行业,反映重庆及西部地区建筑行业研究、开发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新设备所取得的成果。读者对象:从事城乡建筑各专业的中、高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热爱、关心城乡建设事业的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粉煤灰对新型超早强磷酸盐修补材料的改性研究

    周跃孝李硕赵顺义唐春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磷酸盐修补材料中加入粉煤灰,可有效地改善其性能.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磷酸盐修补材料凝结时间、强度及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粉煤灰可以延缓凝结时间,但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强度有所降低,可减少磷酸盐修补材料的干缩.

    磷酸盐粉煤灰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缩

    临近高层建筑施工对已建地铁区间隧道及车站的影响分析

    周成涛乔宇李志涛高僖...
    46-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近高层建筑基坑开挖及新建结构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卸载和加载作用,会对临近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的受力和变形产生影响.该文以重庆市某高层建筑施工与邻近的轨道车站和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背景,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高层建筑不同施工阶段对邻近地下结构产生的受力和变形影响.结果表明:(1)引起整体隧道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基坑开挖,其次是新修建筑的加载作用;(2)隧道整体结构在建设活动中有先向基坑侧靠拢变形并上浮的趋势,随着后续施工会发生逐渐回弹的变形规律.

    高层建筑建筑施工地铁隧道数值模拟

    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交叉群洞施工顺序及关键工序研究

    赵志民涂怀宇刘建峰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断面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交叉群洞施工力学特性并给出交叉风道最优施工方案,该文依托重庆地铁 4 号线玉带山车站隧道工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车站交叉群洞的三维模型,研究了与主洞相交的两风道先后开挖顺序、风道各部全导洞开挖或挂 2 m洞门处理对群洞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越靠近车站端头处隧道拱顶沉降值越大,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护结构能有效控制隧道变形和受力;3 号风道各部采用挂洞门处理时与全导洞开挖相比,能降低拱顶约 1.3 cm的最大沉降,拱腰处结构安全系数最大增加了 22%;先行施工 3 号风道与先施工 6 号风道相比 6 号风道周边围岩更为稳定,3 号风道周边围岩塑性区延伸范围也更小;车站隧道底部两层台阶开挖、最终临时支护的拆除这两个工序引起的拱顶测点沉降增量最大,结构的安全系数也在这两个工序有较大幅度降低,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序.

    大断面地铁车站群洞效应力学特性施工优化浅埋暗挖

    基于超声波透射法的大型桥梁基桩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翟晓强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针对断桩、离析等问题的桥梁基桩缺陷检测方法,往往无法检测出桥梁基桩内部的微小缺陷,不能满足基桩缺陷检测需求.因此,设计了基于超声波透射法的大型桥梁基桩内部缺陷检测方法.提取大型桥梁基桩内部缺陷声波变化特征,根据声波透射法,判断基桩存在的沉渣、孔壁坍塌、混凝土离析等缺陷类别.基于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桥梁基桩内部缺陷声介质,将缺陷位置与正常混凝土分界面的声介质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内部缺陷检测的判断指标,从而实现基桩内部缺陷的精准检测.采用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检测精准度更高,能够满足基桩缺陷检测需求,应用价值较大.

    超声波透射法大型桥梁基桩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嵌岩桩承载性能对比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陈港李伟向伟曹淑上...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工程中,岩土体参数取值及基础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存在较大影响.该文依托重庆秀山地区某工程嵌岩桩相关技术资料,通过有限元方法及经验参数法对基桩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相同工程条件下,经基桩有限元方法及经验参数法计算的侧摩阻及端阻占比差值有正有负,基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结果差距大,有限元方法比经验参数法大 20%以上,提出应从地质参数及桩型方面对其进行优化.通过对嵌岩桩承载性能对比分析及优化措施的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嵌岩桩承载性能有限元方法经验参数法

    原位固化技术在超深淤泥浅层处理中的应用

    钟盈李建雷刘兴远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深淤泥地基因其流塑性强、承载力低的特点,对其进行处理往往存在工期长、造价高、易失稳的问题.为完善现有超深淤泥地基处理方法,特别是相关理论计算存在的不足,该文以第十一届江苏园博园城市展园泥潭绿色改造为工程背景,针对性提出超深淤泥地基浅层原位固化处理方案.对原位固化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进行了详细分析,梳理了完整的计算流程,并通过现场载荷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超深淤泥原位固化浅层处理复合地基计算

    钻孔灌注桩斜桩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

    李刚赵娟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钻孔灌注桩斜桩由于孔的轴线与自由落体方向不一致而导致混凝土灌注时容易出现的灌注导管挂牢钢筋笼、混凝土骨料向桩倾斜方向聚集、出料口与导管之间连接等影响混凝土灌注质量和施工的问题,该文结合温州某大型码头钻孔灌注桩斜桩工程,详细分析了由于上述问题容易产生的质量事故原因,全面介绍了清除这些质量事故隐患的措施,阐明了预防质量事故具体的做法及控制节点,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斜桩混凝土灌注柔性料斗接头橄榄球式导管防骨料聚集

    矩阵成分法在四川半扇门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李凯谷新保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石流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它的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价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应用矩阵分析法对四川半扇门沟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八个评价指标能被简化为两个主成分,且通过主成分贡献率可知地形地貌特征是当地产生泥石流危险的主要因素.按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排名,主沟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 7#支沟、6#支沟、4#支沟、9#支沟、8#支沟、5#支沟、2#支沟、1#支沟、3#支沟,危险性最低的为 3#支沟.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锚杆加固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等对主沟、7#支沟和 6#支沟进行加固,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这些结论能为半扇门沟泥石流的预防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矩阵分析法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矩阵成分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半扇门沟泥石流

    花篮螺栓紧固式斜拉杆受力型悬挑脚手架力学模型分析

    于海祥
    73-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篮螺栓紧固式斜拉杆受力型悬挑脚手架是近些年各地常用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的新型悬挑脚手架,其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在结构侧面利用螺栓固定悬挑型钢,斜拉杆通过花篮螺栓收紧后充分参与受力.各地纷纷出台了该类型悬挑脚手架的安全技术标准,但大部分标准中均将悬挑架受力模型简化为:悬挑钢梁承受全挑高荷载,斜拉杆参与受力,钢梁锚固端为铰接.在悬挑结构不设置下部临时支撑的工况下,悬挑型钢未设置前,悬挑型钢处于悬挑受力状态,通过半刚性嵌固端承受悬挑弯矩且弯矩值较大,而目前大部分地方标准中均忽略了这一不利计算工况.该文深入分析了各种工况下悬挑钢梁的力学状态,给出了下部不设置临时支撑状态下按两阶段计算,并将荷载效应叠加的计算方法,深入推导了嵌固端的节点转动刚度和转角计算公式,为精确计算悬挑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提供了依据.

    悬挑脚手架力学模型转动刚度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检测技术研究

    郑寒英刘家拥李安亮潘群...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发展装配式技术已势在必行.然而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连接质量差、结构稳定性不足等质量问题.为保障工程质量,对具有区域特色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进行规范.该文主要研究了重庆市装配式建筑及其检测技术现有检测项目、参数及对应的检测方法,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饱满性、外墙板接缝防水性能进行验证性试验,并提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检测方法.

    装配式建筑检测技术检测体系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