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淄博东部城区排涝工程设计

    郑作军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8年以来,淄博市极端降雨天气频发,降雨量及降雨强度明显增大,洪涝风险增加,东部城区洪涝积水问题尤为严重.简要描述了淄博东部城区排涝工程设计方案,采取源头渗蓄、中段快排、末端贯通的思路,在区域现有防洪排涝体系的基础上,以排洪沟建设为重点,通过新建排洪沟、现状渠道清淤、源头调蓄等多种措施,提高区域排水系统的防洪排涝能力,解决淄博东部城区雨季洪涝积水问题,改善区域人居环境.

    防洪排涝排洪沟排水分区汇水面积

    邻近建(构)筑物保护的一种新建驳岸结构设计与分析

    张雨剑
    170-173,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河道新开及疏拓工程建设中,对临河建(筑)物保护有时会严重制约项目进展,针对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建筑物保护需求,创新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减小对周边建筑影响情况下不侵占河道水域的新建驳岸结构,并通过与传统建筑保护方案在桩基受力、变形、建筑物保护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结合工程实际施工和运行情况,验证了该新型驳岸结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建筑保护新型驳岸HSS模型

    中心城区道路新建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及对策

    吴海东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中心城区土建工地内道路新建工程的施工管理难点展开,面对工期紧,施工难度大,重点阐述了在参建单位众多的有限地块内开展施工管理,经过周密的统筹策划,采用动态管理方法,多方组织协调土建单位、管线单位、交警部门、地铁监护单位、周边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施工进度的解决措施,最终顺利完工,给今后此类型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中心城区土建工地道路新建工程统筹策划交通组织动态管理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旧铁路桥梁承载力评估分析

    陈盛全单一舰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线路也在不断升级或改造,越来越多的城市老旧桥梁面临着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而由于部分管养单位资料保管体系不完善,早期修建的部分旧桥缺乏可参考的设计图纸及交竣工资料.在此背景下,以某一实际城市铁路桥梁案例为依托,通过现场检测桥梁表观缺损情况并采用有限元软件桥梁博士对其承载力进行评估分析,论证该老旧铁路桥梁升级或改造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行驶车辆以及过往行人安全通行.

    承载力检算检测评估铁路桥梁计算分析桥梁博士

    桥梁受洪水损伤后的特殊检查

    周亚梅
    182-18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遭洪水破坏的新发水库大桥为实例,通过介绍桥梁受洪水损伤后需特殊检查的项目,包括受洪水影响而产生的病害调查、桥梁结构变位检测及下部结构静载试验等,来评估洪水对桥梁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并针对结果提出建议,以期为类似桥梁受洪水损伤后的检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桥梁洪水损伤检查病害静载试验

    桥梁顶升技术在多跨简支板梁桥改造中的应用

    黄小妙阮韬光陈辉李永青...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多跨简支板梁桥顶升改造项目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有关经验可供其他桥梁顶升项目参考借鉴.

    桥梁改造桥梁顶升监控限位PLC同步顶升系统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开挖方案比选研究

    周晓舟
    190-19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河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合适的方案来降低隧道开挖风险.依托陆翔路—祁连山路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先顶进后抗浮工法和先抗浮后顶进工法进行分析,并基于施工流程、数值模拟结果等进行方案比选,确立了先顶进后抗浮工法的开挖方案.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贯通后一段时间内,顶管结构整体略有沉降,约2.5 mm,管节最大上浮量约30 mm.

    大断面矩形顶管下穿河道抗浮方案设计开挖工法比选

    地铁盾构隧道与预制道床装配一体化技术研究

    周志宇韩刚姚晨晨
    194-197,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地铁盾构隧道装配一体化技术体系,解决盾构隧道与道床结构装配式全预制构件化的最后关键一环,结合预制式轨道板新技术,基于信息化、智能化、预制装配化设计理念,初次提出了一种预制道床构件及安装方法,设计了连接式和承插式两种预制道床构件纵向连接方式,将轻质混凝土应用到预制道床中,研发集成搬运机械伸缩臂、智能识别操作系统、注浆设备系统等功能的施工装备,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地铁盾构隧道全部构件预制装配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少现场工人数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地铁盾构隧道装配一体化预制道床构件纵向连接

    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浅覆土管幕法分析研究

    徐志玲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浅覆土无临时支撑、无土体加固的全断面暗挖施工难题,通过对日本MMST、URT和PCR工法从浅覆土可行性、断面多样性、密封止水性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的束合管幕工法(U-BIT工法).该工法基于超前支护与永久结构合一的设计思路,在管幕顶进完成后,通过张拉环向预应力,使原本纵向顶进的离散型、小断面钢管群束合形成可横向承载的整体受力体系,具有断面多样性、施工高效性、环境友好性和开挖断面利用率高等特点.在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武定路站工程首次成功应用,实现了富水软土地层中心城区浅覆土地下结构低扰动、小变形快速静默施工.

    富水软土中心城区浅覆土暗挖施工管幕工法束合管幕工法

    盾构下穿施工参数控制影响分析

    宋鹏飞李超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交5号线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从秀灵路站出发到达明秀路站的区段中,采用了盾构机穿越正在运营的轨交2号线,其垂直净空最小高度范围在2.05~2.10 m.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实际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推进速度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不同推力下的盾构隧道附加内力变化规律、不同泥水压力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和不同刀盘转速下的盾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结合现场施工反馈的监测数据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通过相似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优化掘进参数,技术方面是可行的,为下穿既有线工程,合理选用盾构机推进速度、顶推力、泥水压力、刀盘转速,保证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提供更多参考.

    盾构相似实验理论分析盾构参数工程风险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