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地质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城市地质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吕晓俭

季刊

1007-1903

dzxh@bjdkj.gov.cn

010-51560338

100195

北京西四环北路123号

城市地质/Journal Urban Geology
查看更多>>本着科学技术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面向全国城市地质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和锻炼城市地质科技人才,为广大城市地质工作者搭建一个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北京及全国城市地质科学理论及技术方法的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地热温度动态监测的光纤实时传输技术应用研究

    刘清晓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为达到采灌均衡,需要对地热温度开展动态监测.文章基于分布式光纤实时传输技术,对雄安新区地热井进行动态监测,揭示热储层温度及其动态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实时传输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热温度监测的效率和精度,为地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地热井地温梯度可以达到5.33℃·(100 m)-1,具有良好的地热条件.由于非供暖期热恢复特性,储层温度会有一定上升,然后趋于稳定.从光纤监测的储层深度和时间演化方面,储层热量受其他地热群井开采的影响,其温度在供暖期会下降.该光纤实时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动态测温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地热田监测.

    地热能光纤测温非供暖期雄安新区温度演化

    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助力首都韧性城市建设

    张壮志
    28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大部分矿山位于生态涵养区及水源地上游,矿山开采及闭坑后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地表植被、生物多样性、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灾害等内容,需要做到全域和全要素监测.通过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方法采集数据,分析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程,增强山区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防灾减灾等功能,协助构建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支持服务和调节服务能力.监测系统未来不断完善和智能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密云水库上游空间保护规划及中国山水工程——西部篇,助力首都韧性城市建设.

    矿山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系统韧性城市建设

    北京市门头沟区"23·7"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建议

    李晓玮郭英郑晓钰
    29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降水量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高值,其中门头沟平均降水量达538.1 mm,最大降水量达1 053 mm.本次强降雨引发多起地质灾害,对门头沟区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门头沟区"23·7"强降雨共引发地质灾害666处,规模以小型为主.其中崩塌592处,泥石流55处,滑坡10处,地面塌陷9处.崩塌灾害中岩质崩塌和土质崩塌大致相当,破坏类型以滑移式为主.滑坡灾害以土质滑坡为主,破坏类型均属于浅层牵引式滑坡.泥石流灾害以稀性泥石流为主,破坏类型均属于暴雨型泥石流.地面塌陷均由历史采矿引起,主要表现为塌陷坑、地裂缝等变形破裂.根据灾害现状地质环境背景及成因,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工程治理可行性等,提出了"应急处置、群测群防、搬迁避让、工程治理"防治建议.

    "23·7"强降雨地质灾害特征地质灾害防治

    广州市斜坡类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闫丽雯丁琛
    299-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市丘陵山地多,斜坡类地质灾害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文章基于多年实地调查,系统分析了广州市斜坡类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是灾害频发的内在因素,降水是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人工削坡等人类工程活动是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多要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地质灾害孕灾环境,造成了斜坡类地质灾害发育和时空分布差异.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广州市

    武汉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

    张长城陈晓杰李云
    306-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市矿产资源单一,开发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基于武汉市废弃矿山现状,选择武汉市8处典型废弃矿山,通过实地调研及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武汉市废弃矿山的修复方案,推荐武汉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结合不同地区的定位及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3种生态修复模式.对于旅游景观再造模式,选择景观公园和综合利用的修复类型;对于农林渔禽模式,选择生态农业、经济林的修复类型;对于植被复绿模式,选择自然修复和工程绿化技术修复类型.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修复模式武汉市

    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需求分析

    刘珺珺
    312-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质工作是支撑上海超大城市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实施,结合上海城市地质工作特点及存在的困惑,分析了城市地质工作支撑"双评价"和城市体检评估、推进地质环境监测与预警、统筹地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强化智慧地质建设、推动地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需求,并提出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及科技创新,开展精细化、多要素综合调查,推动城市地质工作"数智化"升级等新思考,以期为上海城市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多要素需求分析双评价城市体检评估

    城市热岛效应与浅层地下水关系研究——以许昌市为例

    沈卫立张雪菲李福斌代婕妤...
    318-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研究区Landsat系列影像研究,发现许昌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面积随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热岛效应使城市近地表温度升高.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等技术手段对调查区2023年枯水期浅层地下水水位、水温进行了统测,利用MapGIS软件对浅层地下水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在城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温度高于郊区.结合垂向测温,发现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决定了其受热岛效应的影响程度,浅层地下水温度变化和埋藏深度成反比关系,埋藏越浅时受近地表温度影响程度越大;埋藏深度达到一定深度时,近地表温度的变化对浅层地下水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浅层地下水的运动可以带走近地表地层中的部分热量.因此,通过抬升浅层地下水水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热岛效应浅层地下水许昌市遥感图像

    《城市地质》被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

    324页

    山东郓城县城区地质环境"孤岛"问题初探

    吴博黄文峰汪玉贞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郓城县作为"孤岛"矿区城市,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矿塌陷、地表水质变化、地下水流场变化、空气污染、坑口电厂及煤化工企业综合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矿震的复合作用也有可能威胁到城市建筑物安全.文章分析了郓城县城市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采煤塌陷地的变化、地下水环境影响、空气质量变化等分别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开展郓城县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和建设城市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议.

    孤岛城市地质环境灾害污染监测

    北京西南近郊包气带和渗流场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影响

    周瑞静胡昱欣李小朋
    33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北京西南近郊地表污染物通过包气带后进入地下水中以及其受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利用Hydrus软件建立不同位置包气带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地层条件下初始浓度为30mg·L-1的高硝酸盐氮废水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分析各模拟点位在50、100、200、300、400、500 d时硝酸盐氮浓度随地层深度变化特征,以及各模拟点包气带底部硝酸盐氮浓度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西南近郊4个模拟点包气带对硝酸盐氮拦截率分别为5.93%、10.69%、15.87%、33.83%,表明研究区从西向东包气带对地下水的防护作用由弱变强,结合研究区多年硝酸盐氮超标范围、多点位硝酸盐氮浓度多年监测数据和第四系地下水水位及补给径流条件,可知地下水中硝酸盐氮迁移变化受地下水流场影响较大,根据研究区实际提出了预防该区域硝酸盐氮污染进一步加重的管理建议.

    包气带数值模拟地下水硝酸盐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