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规划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董鉴泓

双月刊

1000-3363

upforum@shtel.net.cn

021-65983507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2室

城市规划学刊/Journal Urban Planning Forum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以刊登城市规划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为主,致力于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规划应做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深水区的"绣花针"

    王伟
    8-9页

    多尺度联动,促进繁荣、韧性能力及文化影响力提升

    于涛方
    9页

    以创新的一体化规划促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

    张京祥
    10页

    简述"长三角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底线、引领和协同视域

    赵民
    10-11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的基础研究

    孙施文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建设为对象,在综合分析规划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上,解析规划实施监督的三种类型:对下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审批的监督、对各类国土空间使用项目的监督和对国土空间实际使用过程的监督.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和"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提出对本级政府组织编制规划的规划实施监督和本级政府批准规划的规划实施监督的具体监督内容和事项.进一步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过程,由监测—评估—决策等三个阶段组成,并阐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根据决策的要求和需要确定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类型和内容,根据不同类型评估的数据类型即指标确定规划实施监测的内容和数据要求,进而为各类监测手段的布局和监测方式方法的运用提供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实施规划实施监督规划实施监督体系规划实施监测规划实施评估

    数字化规划技术——数据与知识

    钮心毅林诗佳桑田张小可...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据驱动、知识驱动的技术范式为线索,系统梳理数字化规划技术范畴和类型,认识前沿趋势和难点.在区分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规划技术的概念基础上,从城市建模技术、时空大数据规划技术、人工智能规划技术等三类数字化规划技术的演进,归纳出知识驱动、数据驱动两个技术范式,以此认知当前数字化规划技术的用途和难点.从数据与知识出发,讨论数字化规划技术前沿趋势.数字化规划技术是规划过程各阶段中使用数字技术的方法,归为分析、模拟、决策等三种用途.数字驱动、知识驱动技术范式决定了数字化规划技术的用途.数据驱动技术范式能较好地支持规划分析、模拟用途,但知识驱动技术范式的瓶颈使得数字化规划技术还难以较好地支持决策用途.数字化规划技术未来趋势是数据与知识共同驱动,其关键是解决"从数据到知识"的难点,从数据中学习、提取规划学科"白箱知识",运用"白箱知识"驱动规划的分析、模拟、决策.

    数字化规划技术数字技术数据驱动知识驱动技术范式

    虚实融合的线上线下社区生活圈:迭代升级与规划探索

    伍磊牛强阿吉艾比布拉·艾尼瓦尔席钰诗...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服务是信息时代虚实融合的新产物,有望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和服务均等化水平,降低设施配建的难度,并推动以住所为中心的理想生活圈实现.基于线上线下社区生活圈构想和线上线下服务智慧化发展,探索并拓展线上线下社区生活圈内涵;提出其三大功能特征,即跨越时空障碍的均等化服务,超越社区基本保障的高等级服务,支撑远程办公发展的职住融合服务;预测其两大形态演进,一是远程服务带来的弹性生活空间和生活圈边界扩张,二是服务设施布局"大分散、小集聚"导致的社区中心弱化.根据线上线下服务的实现方式与需求频次,提出"线上实时-5min到场-15min到场-30min上门"的"4层8类"的设施配置体系,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设施在空间上的配建指引.以武汉光谷科学岛的"15分钟"服务圈设计指引为例,应用了上述社区生活圈规划方法并提出规划策略.

    虚实融合线上线下社区生活圈设施体系武汉光谷科学岛

    城市模拟游戏视角下决策模型技术路径及其价值导向的思考

    丁美辰沈国强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模拟游戏自诞生以来就是人机互动决策仿真城市发展的绝佳平台,展现的决策模型核心技术路径及价值导向一直与真实的城市规划理念紧密相关,但鲜有系统的探究.从SimCity和Block'Hood两款典型的城市模拟游戏视角出发,剖析两者决策模型技术路径即空间效益最优解与循环经济均衡解的投入产出模型.发现在同样的算法框架下,因价值导向带来的不同目标函数和附加因素会带来显著的算法结构变化和结果差异.进而论述城市决策模型技术路径中工具理性的必然与价值理性的重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规划的当下,思考数据、算法在城市决策中的基石作用,提出主流价值的人工引领、算法程序的监督纠正、多元主体的动态参与等方式,实现更好的城市决策模型人机协同及价值导向.

    城市模拟游戏城市决策模型技术算法价值导向思考应对

    土地发展权益均等化导向的湖北省"影子指标"预评估

    夏菁田莉王晨跃魏伟...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辨析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指向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实现的现实挑战,采用S-CAD公共政策评估法评估土地发展权益均等化导向的"影子指标"政策对于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并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绩效.结论:"双重公平价值+三阶段公平实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策略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发展权益均衡;"影子指标"介入实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土地发展权益均等化在地方具有较高认同度,"影子指标"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共同构成"横向转移支付+纵向转移支付"的区域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有利于中央战略意图的实施与地方发展的自主性;基于S-CAD方法对湖北省有无"影子指标"介入两种政策情景评估,结果显示,有"影子指标"介入的政策方案在政策效应和效率上更易达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目标.

    土地发展权影子指标政策预评估湖北省

    中国城市TOD的地方化政策与实践:政策工具的视角

    董微林雄斌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交优先不断向公交都市、交通强国转型的背景下,为应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建设用地紧缺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公交导向开发(TOD)成为地方政府引领高质量城镇化的重点路径.多数地方政府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出台了大量地方根植性的TOD政策并付诸实践.立足多层级规划和多部门协调的特征,理解TOD的政策工具与实践机制,有利提升TOD成效.以35个城市135份TOD政策为基础,借助Nvivo文本分析及案例研究方法,聚焦规划统筹、土地发展权转移、开发设计与指标控制、投融资模式等4个重要方面,剖析TOD的政策工具与实践特征,有助于理解TOD的本土化实施路径.研究表明:中国TOD政策工具以环境型居多,占比68.09%,供给型次之,占比27.99%,需求型最少,占比3.92%;从TOD开发环节来看,逐步呈现政府主导、市场化的运作特点,建立了较成熟的顶层设计与统筹机制,在融资结构、土地发展权转移、指标控制与调整等方面形成创新.未来地方政府TOD实践应结合自身优势,推进多元融资、高效统筹、密度管理等优化路径,提升TOD综合效益.

    公交导向开发(TOD)政策工具规划统筹开发与利用投融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