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规划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董鉴泓

双月刊

1000-3363

upforum@shtel.net.cn

021-65983507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2室

城市规划学刊/Journal Urban Planning Forum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以刊登城市规划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为主,致力于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侨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及实践——以香山古城为例

    唐劼叶孝奇林林
    21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往侨乡文化遗产保护侧重于物质空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展现出显著成效但长期并不可持续,因此在总结既往3种应对模式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可持续性的侨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模式转型.以广东省中山市香山古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兼顾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构建"人—物—事"三位一体的可持续保护传承框架体系,阐释"现状摸底—问题分析—潜力评估—策略实施"完整的可持续保护传承技术路径,进而提出可持续保护传承策略,包括:文化可持续上,构筑文化核心,重塑大香山文化圈;人居可持续上,设施提升先行,解决民生症结痛点;空间可持续上,尽展古城风貌,实现千年县治再生;产业可持续上,业态提升调整,展示香山文化记忆;社会可持续上,重构社会空间,强化侨乡社会网络.

    侨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框架体系技术路径香山古城

    精细化治理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配置策略——以三亚市中小学用地布局规划为例

    周于杰柳庆元李沛一
    219-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逐步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转型,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始由保障基本生活配置向"以人为本、以需定供、优质均衡"等方面转变,传统简单的指标配建模式已然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以三亚市中小学用地布局为例,通过对人口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梳理,结合精细化的空间量化评估,开展中小学供需错位缺口和原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居住人口与就学空间的适配关联网络,为中小学用地布局优化调整提供支撑.同时,针对老城区更新改造地段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差异化指标引导、弹性化用地管控、多元化土地供给等空间策略,通过合理预留规模、完善图则管控引导,保障了三亚市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可操作性.

    精细化治理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教育设施优化配置中小学选址

    构建街区"凉廊":多源数据支撑下的街区热风险评估与规划优化建议

    刘婷婷温晓诣刘志镜王紫荆...
    228-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加速扩张和气候变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由此引发公共空间热环境不断恶化,致使市民出行和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如何精准识别并优化城市热风险街区,改善城市热适应和减缓能力,提高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利用效率,以及增强街区活力,对于构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遥感植被数据、百度街景数据、基础设施POI数据、体感实测温度等多源大数据构建城市街区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体感舒适度、设施完善度、街区活力度等3个维度进行城市街区热风险评估,并多场景讨论改善街区热风险策略.以国内高温典型城市云南蒙自市为例,评价现状街区并识别出潜在的热风险空间,提出城市街区热环境的优化建议,建立一个持续连接的城市街区"凉廊",为构建更舒适、更有活力的城市街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城市热岛效应凉廊街区热风险街区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下划定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探讨: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为例

    李峰吕晓东管娟
    237-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边贸城镇跨境协作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为例,针对新时期传统边贸城镇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探讨了从传统边贸城镇向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跃迁升级路径.提出了"弹性规划""跨境协作""要素互补"和"制度创新"等规划策略,在空间共建、交通共网、旅游共享、制度共识等方面摸索出一条新路径,为中国与沿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带一路"倡议跨境经济合作区弹性伸缩复合功能用地同城化

    绿色低碳发展导向下超大城市体检评估方法与应用——以上海为例

    吴睎
    24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作为复杂巨系统,超大城市体检评估有助于看清其绿色低碳发展全貌和细节.尝试统一城市体检评估框架,构建对超大城市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多层次绿色低碳发展评估研究框架,形成"目标解读—底数核算—指标评估—问题诊断—策略优化"的评估技术路线.以上海为例,结合历年规划评估和城市体检的实践工作,应用该评估框架,定制评估指标体系,识别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并针对性制定下阶段优化策略.通过实例展示评估框架的应用全过程,以期为其他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绿色低碳发展城市体检评估超大城市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