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与环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与环境研究
城市与环境研究

季刊

城市与环境研究/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高世楫
    3-5页

    中国绿色经济新亮点

    3页

    中国引领全球绿色低碳投资

    柴麒敏
    5-9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换道超车与未来展望

    王晓明
    9-12页

    绿色消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朱迪
    12-16页

    论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常纪文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是指按照最严格的标准,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制度,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和制度的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追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只有参考国际经验制定最严格制度并实施最严密法治才能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党内法规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法律法规体系.总的来看,不仅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标准、措施严格,而且生态环境保护的程序与责任也严格且严密,在我国全面保护生态环境、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国要立足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衔接和协调,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和责任追究,不断培育全社会生态文明法治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和监督.

    严格制度法治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法律制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巩固
    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是国家依全民意志对关乎全民利益的重要自然资源进行支配和管护的法权,其价值目标、行使主体、客体范围、具体内容等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相关法律制度也须作相应变革.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的法律制度以特定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凸显,国家所有权行使的法律制度随之向生态化、绿色化迈进,制度体系进一步扩展提升,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未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的法律制度应向以全民公益最大化为指向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迈进,要在理念、目标、制度构建、概念使用等方面作出调整,同时也要加强基础性立法,并完善立法体系.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法律制度

    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保护地法治体系的完善

    于文轩冯瀚元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保护地法治体系的完善应以生态整体主义理念和生态空间治理范式为理论基础,在内容上包括静态维度的法律体系和动态维度的治理体系.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应建基于宪法价值秩序和权利义务规范,采取"综合法+单行法"的立法模式.自然保护地法的基本原则体系包括生态优先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整体治理原则、共同治理原则.分区管控和生态保护红线是自然保护地核心法律制度,应明确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实现两项法律制度的有机结合.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应采取政府主导、原住居民主体、企业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跨部门和跨区域协作机制,注重原住居民权利保障,在明确行政执法优先的基础上建立自然保护地行政执法与司法的协作机制,实现自然保护地法治的有效实施.

    生态文明自然保护地法治生态整体主义生态空间治理多元共治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法律适用机制研究

    蔡正华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全球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议题的影响,我国建筑业领域的发展迎来新的变革时刻."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的推动方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力量、绿色建筑发展格局的战略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国际合作的迈进等方面都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通过分析域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绿色建筑法律适用的先进经验,发现这些国家绿色建筑法律的适用机制存在政府宏观的法律政策引导、技术标准规范的创新升级、绿色建筑政策的多元化推广适用等特点,这为全球绿色建筑领域法律的适用提供了一定的启发.但是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法律的适用仍然缺乏有效的执法机制,还存在法律适用技术条件不足、政策实施不具体、监管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此提出完善有效输出执法效能的机制、提升绿色建筑法律适用技术水平、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主体参与的政策落实机制和完善监管机制等措施,以此将我国绿色建筑法律适用机制纳入"双碳"目标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框架中,实现绿色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绿色建筑法律政策实施生态文明

    中国城市资源错配:程度估算与动态演进分析

    戴胜成金华陈军
    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判断与有效认识城市资源错配程度及其动态演进过程是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采用非参数凸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出2004-2019年285个中国城市劳动力、资本及土地错配程度,利用随机核密度估计量化城市资源错配程度分布动态演进特征,运用俱乐部收敛检验揭示城市资源错配程度集聚效应.在观察期内,中国城市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均存在错配现象,其中资本错配程度略低.总体上劳动力和资本错配程度分别呈现下降和上升趋势,而土地错配程度则维持在高位波动.城市资源错配程度分布呈现多峰态,并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性.结论有益于准确把握中国城市资源配置现状,为新阶段推进城市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统一大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启示.

    中国城市资源错配动态演进凸分位数回归俱乐部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