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北京市历史名园景观感知与评价研究

    米夏原吴作民邹宁于淼...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成区内的历史园林是城市文化和生态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公众游憩绿地.在保护历史园林的同时,深入挖掘其内蕴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合理高效地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可推动历史名园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市 9 个历史名园的社交媒体数据,通过词频统计,分析公众对历史名园的关注情况和历史文化感知情况,并对公园内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及其他景观要素进行进一步细分,构建历史公园景观要素指标体系,运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IPA)法探究游客景观要素感知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公众对历史名园景观的感知现状,并在后续的更新和管理实践中进行适当调整,调动历史名园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社会积极性.

    历史名园景观感知社交媒体数据IPA法网络文本分析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街区更新策略探讨——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张辉胡浩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是武昌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武昌老城区的发展兴衰.随着时代的发展,昙华林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风貌保持、业态发展逐步落后于当今的发展潮流,失去原有的街区活力.文章通过对昙华林历史街区的调研,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分析昙华林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源,从建筑、街巷、空间、业态四个方面提出恢复街区活力的策略,为其他类似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活力街区更新昙华林

    贵州黄岗侗寨活态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研究

    马浩然陈兴宇曾晓漫杨坦...
    13-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侗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立村寨,且对于自身居住环境有很高的自然要素要求与自身保护意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空间理念将侗族的居住、发展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贵州黄岗侗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测量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聚落整体进行原始资料收集,并重点对其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以文化完整性维护、产业驱动发展和精神内涵传承综合的未来发展方式,为黄岗侗寨活态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黄岗侗寨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田野调查

    城市历史景观(HUL)视角下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研究

    汪铎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梳理国际和国内城市历史景观(HUL)概念,确定其概念内涵、实施方法与工具,并通过总结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程及面临的挑战,找到城市历史景观工具与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耦合及其借鉴意义,然后依托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从全域保护、景观管理、公众参与、产业发展四个方面为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策略.

    城市历史景观(HUL)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保护策略

    地域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外立面设计研究——以南京老门东为例

    王林钰林晓东陈淑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反映了一个片区的地域文化,该片区的地域特征通过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布局、平面、外立面等各方面得以体现.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以南京地域文化为依据,通过建筑外立面的组成、色彩、材料等六个方面对其外立面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地域性文化在历史文化街区外立面的体现.分析可知,老门东外立面在设计手法上结合了当地的人文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特征,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外立面设计应采用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以上两点相结合,以体现其地域性特征.相关结论可对历史文化街区外立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街区南京老门东外立面设计

    数字技术介入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刘建元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开始介入传统建筑遗产保护领域,逐步形成了信息采集、数据存储、可视化表达、保护体系建构等基本处理流程.然而,建筑遗产种类繁多,保护要求亦有差异,至今尚未形成有针对性的策略研究与方法论,系统梳理数字技术介入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并探索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策略研究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理论提出、技术发展、逐渐完善三个阶段梳理了数字技术介入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其次,从信息采集、数据存储、可视化表达、保护体系建构四个阶段对应的数字技术研究热点展开了评述;最后,从技术选择的适配性、策略模式的同类性、保护研究的阶段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字技术介入建筑遗产保护的经验认识,并提出未来展望.

    数字技术建筑遗产遗产保护全生命周期

    场景理论视域下长沙超级文和友餐饮空间研究

    李昱伶刘树老
    31-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转变.在同质化越发严重的当下,大量无主题、无文化特色的餐饮企业销声匿迹.基于场景理论视域的城市文化餐饮空间,成为人们消费生活中的主要活动聚集地,在满足饮食需求的同时,通过带有场景主题的空间激发人们的感官情绪,使人们获得精神满足.诞生在长沙海信广场的超级文和友,作为消费升级后的"全新物种",追寻着相较其他餐饮空间更"叛逆"的做法.研究将以此空间为例,对空间内的场景主题运用进行剖析,挖掘其城市建筑与市井文化,探究如何运用场景理论突破传统餐饮界固有模式,为未来场景化餐饮空间的设计与发展趋势提供思路.

    场景理论餐饮企业城市文化消费需求

    小展馆RêveFlower花艺空间设计

    姚泰宇黄梦瑶杨坦黄微...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展馆RêveFlower花艺空间设计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一处工业遗存,该工业遗存现已被改造为文创园区.该店铺的主营业务为商展承办、鲜切花售卖、花艺制作及商品化,同时加入了时尚沙龙的运营理念.开展设计任务前对项目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场地空间特点,对业主的业态需求与审美偏好进行了深入访谈.基于调研成果,结合功能需求与空间美学开展设计任务.项目于 2020 年底竣工并顺利投入使用,为工业遗产的文创空间活化实践提供了参考与案例支持.

    工业遗产室内设计文创空间网红花艺

    校园办公空间声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亓晓琳程征杨婷婷张培峰...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办公空间的声环境质量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逐渐被研究人员重视.校园办公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办公环境,使用者在其中的活动类型多样,声环境影响因素更加复杂.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典型办公空间为例,对影响声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办公空间声环境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施工噪声和室内语言交流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针对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改善校园办公空间声环境的一些应对方法.

    校园办公空间声环境质量道路交通噪声室内语言交流噪声

    通用设计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无障碍设计策略研究

    于嘉慧董宇罗宇枫
    44-4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有无障碍需求的人群数量庞大且处于上升阶段,步行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满足城市居民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文章基于通用设计理念,对城市步行空间无障碍环境设计进行研究,整理得出研究关注点多元化、设计理念转变的发展趋势;分析城市步行空间无障碍环境不足,旨在将通用设计理念融入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中,从服务对象通用化、无障碍设计精细化、出行信息智慧化三个方面为城市步行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通用设计城市步行空间城市无障碍环境无障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