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双月刊

城市设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期主题:城市设计教育

    3页

    守正与创新——保护更新时代背景下的清华城市设计教学探索与思考

    钟舸边兰春黄鹤
    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属性以及历时性特征,决定了城市总是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城市设计的本质就是展示这一演变过程,揭示这一演变规律,描绘这一演变路径和图景,因此,城市设计本身就具有与历史城市保护的"一体两面"属性,以及与城市更新的学理内核一致性.城市更新是城市的固有规律和必然过程,中国城市的更新本质是不断追求的现代化和城市现代性彰显,并在这一过程中留存历史记忆,实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正是基于对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长期深刻认识,以及从1999年开始的城市设计教学探索和积累,清华大学教学团队继承了清华大学城市设计与历史城市保护高度融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传统,依托北京城在名城保护和首都建设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从既有建成空间的形态秩序梳理和空间整合视角,运用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系统培养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空间进行抽象、呈现、认识、建构能力,建立贯穿"建筑—建筑群—场地—城市"的跨尺度一体化思考,并培养学生聚焦关键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的连续性设计思维方式.

    城市更新城市设计清华大学设计课教学教学方法研究

    城市设计本科专业设计课程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孙彤宇许凯梅梦月
    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向往对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政治、经济、文化素养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尽管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由来已久,然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要求的城市精细化设计专门化人才还是相当不足.同济大学于2020年获教育部批准,在国内成立首个城市设计本科专业,立足我国城市建设的具体国情和重大社会需求,重点在凸显人民城市的理念上建立一套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设计课程的体系设计上,针对城市设计专业工作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流程特点,建构了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在具体课程的教案设计上,建构了从空间到类型、从要素到系统的设计课程体系;在具体教案和教学过程中建构了理论学习、形态设计训练、相互协同等具体教学方法.该体系为国内高校城市设计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路式的实验,也为更好地建设城市设计专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设计空间原理教学设计循序渐进

    国家战略背景与行业需求引领下的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思考

    冷红栾佳艺袁青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对于城乡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设计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教学环节.面向新时代国家战略和行业转型的需求,为引领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在未来成为承担新时代城乡建设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文提出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包括聚焦发展阶段需求、重视价值观传导、注重研究能力提升,并进一步提出多元目标情境的设计选题、过程主导的教学方法、新技术方法赋能以及课程思政融入等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和建议.

    城市设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教学改革

    "空间+"的集成——东南大学本科高年级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孙世界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转型的背景下,本科高年级城市设计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多元能力的重要环节,面临多重的挑战.在简要梳理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四年级城市设计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基于"空间+"的教学理念,试图建构一个能够应对多元需求的城市设计课程体系.从教学效果看,基本达成了综合能力、价值观养成和个人发展的目标设置.本文对东南大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作了总结,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和借鉴的教学体系.

    城市设计"空间+"教学改革转型

    存量时代的城市设计研究性课程

    卢峰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时代背景下,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更新需求,我国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和实践对象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在课程结构与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居住建筑设计、场地设计、高层建筑设计等与城市形态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等课程深度整合,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涵盖中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性课程群,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

    存量时代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研究性课程城市设计导则

    历史环境再生中类型学设计方法与数据支持的教学探索

    汪丽君苑思楠王志刚张龙...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城市研究与设计而言,作为底层逻辑的类型学方法与新兴的数据支持工具结合,将转变传统纯形态学的方法范式,推进更加理性的城市科学决策.本文归纳了历史环境保护的历程和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历史环境再生观念,结合天津大学建筑系3个城市设计课题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延续型再生、活力型再生、记忆型再生3种策略激活历史环境的模式与意义.

    历史环境再生类型学数据支持

    研究型规划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基于"城水耦合"视角

    王世福曾祥诚张晓阳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传统城乡规划设计教学实践中研究与设计脱节问题,强化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形成有效合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结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新区水环境系统与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以"城水耦合"视角开展研究型规划设计教学实践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两期城市总体规划、四期毕业设计的本科教学工作,并培养了多位博硕士研究生.

    城乡规划城水耦合专业教育

    与谁同坐:亭+——城市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李昊吴珊珊田歌川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基础是城市设计专业的专业启蒙和导引课程,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法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传统知识型"大学新生,如何建立适宜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专业教学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设计的概念原点出发,围绕基础教育关于空间启蒙和表达基础训练的两个核心内容,构建"望、闻、问、切"四个维度的空间设计方法论,在此基础上以"在校园"为题,形成大学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并结合设计基础Ⅱ"与谁同坐:亭+"课题介绍教学方案制订和教学实践的过程.

    在场城市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

    困知勉行——城市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

    倪锋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规划行业整体萎缩,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更需要冷静地反思.本文对行业发展的若干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简要回顾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对城市规划客观上资本主导和主观上理性主导的发展逻辑进行了描述,探讨了现代、后现代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对行业发展到现阶段的规划范式、分工碎片、规则异化、学术与实践分离等现象进行了评议,概述了国内城市规划行业行政管理管辖权的变更和学科发展的过程,提出学科发展可能会进入衰变的阶段,未来学科发展仍旧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延展支撑的建筑决定论为主,本来虚拟空间的发展好像还存在机会,但ChatGPT的出现,昭示大部分城市规划技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前景已摆在眼前.最后,希望热爱行业的人能够重拾批判的武器,为行业发展注入前进的活力.

    城市规划资本理性异化建筑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