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伤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外科杂志

蒋耀光

双月刊

1009-4237

traum9910@yahoo.com.cn;jts200808@sina.com

023-68706804;68757484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创伤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创伤外科内容的学术性公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创伤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著,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的论著、综述、报道等,创伤诊断与救治经验总结,国内外创伤救治和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方面的综述、简介等,创伤救治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与创伤外科有关的病例报告、专题讲座、学术讨论、消息报道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Wiltse肌间隙与经皮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陈举涂洪波吴春宝
    762-764页

    胸腰段骨折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Wiltse肌间隙入路

    《创伤外科杂志》关于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以及知情同意的要求

    764页

    Schanz钉不同置入方式与骨盆髂嵴外固定架力学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赵德来李洪涛侯飙戴鸿哲...
    76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有限元分析骨盆髂嵴外固定架中两种Schanz钉置钉深度对于骨盆髂嵴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取1名男性成年志愿者,44岁,身高170 cm,体重75 kg.应用螺旋CT薄层连续扫描髂棘至坐骨支,在CT数据基础上,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骨盆数字模型.模拟Schanz钉Shallow和Deep两种不同置入方式,分别建立两组分析方案(同一参数体现).其中Shallow方案为骨盆髂嵴打入Schanz钉为50 mm,满足螺纹全部进入骨质;Deep方案为沿同一方向将髂嵴Schanz钉打入直至臼顶后方相对致密的骨质内(距髋臼顶部10 mm).利用有限元分析对两组模型的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处施加以同样约束载荷,在距骨盆髂嵴外部边界50 mm Schanz钉处给予两组模型同种载荷,计算应力分布与形变.结果 两组模型在同一种载荷下,Shallow方案最大应力发生在骨盆髂嵴松质骨部分,应力峰值为87.151 MPa,Schanz钉最大位移为0.67139 mm,Deep方案最大应力发生在骨盆髂嵴皮质骨部分,应力峰值为59.183 MPa,Schanz钉最大位移为0.41773 mm.Deep方案应力峰值较Shallow方案减少32.1%,Schanz钉最大位移减少37.8%.结论 Shallow和Deep两种置钉方案中,Deep方案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强,位移形变更小,Schanz钉上的应力分布更均匀,稳定性可提高47%.深入置钉的方法能更有效的预防Schanz钉松动、失效,是在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治疗中值得推广的置钉方式.

    骨盆Schanz钉置钉方式有限元分析

    肾阻力指数联合舌下微循环对创伤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姚宣刘静杨小平马倍...
    77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肾阻力指数(RRI)联合舌下微循环对创伤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2023年9月——2024年3月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创伤患者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8~94岁,平均64.8岁;道路交通伤18例,摔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2例.根据伤后72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5例)和非AKI组(20例);利用床旁超声获取叶间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并测量RRI,舌下微循环仪观察并获取舌下区域的微循环图像以测量微循环指标,包括微血管血流指数(MFI)、血流不均一指数(FHI)、灌流血管比例(PPV)、灌流血管密度(PVD)、总血管密度(TVD).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创伤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RRI、MFI、PVD预测AKI的效能.结果 与非AKI组比较,AKI组RRI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5(0.62,0.70)vs.0.74(0.70,0.76),P<0.001];AKI组舌下微循环指标中,除 FHI 升高外[0.04(0,2.22)vs.0.56(0.35,1.07),P<0.05],MFI、PPV、PVD 均较非 AKI 组呈下降趋势[2.98(2.84,3.00)分 vs.2.18(1.4,2.55)分,100(99.2,100)%vs.78.9(40.3,100)%,(14.47±3.76)mm/mm2 vs.(11.00±5.43)mm/mm2,P<0.05];两组患者 TVD 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5.12±3.40)mm/mm2 vs.(14.63±3.54)mm/mm2,P>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休克、RRI、MFI、FHI、PPV、PVD 对 AKI 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RRI、MFI、PVD三者预测AKI的AUC(95%CI)分别为 0.851(0.713~0.939)、0.754(0.550~0.860)、0.781(0.631~0.891),其截断值分别为0.72、2.70、10.80;三者联合预测 AKI 的 AUC(95%CI)为 0.872(0.736,0.953),其灵敏度 88%,特异度 84%.结论 肾脏超声参数RRI和舌下微循环参数MFI、PVD与创伤相关AKI的发生有关,三个指标联合时预测效能最高,可能成为创伤相关AKI的潜在预测指标.

    创伤相关急性肾损伤肾阻力指数舌下微循环早期预测

    大鼠胰腺损伤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唐政吉华唐娅萍赵怡文...
    77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大鼠胰腺损伤(PT)后血清代谢特征的变化,为PT后的发展机制以及治疗靶点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PT组,各6只.Sham组开腹后轻轻翻动胰腺后关腹,PT组开腹后利用多功能动物撞击仪以400 kPa压力冲击胰腺组织.禁食24 h后取血清及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损伤的情况,ELISA法检测淀粉酶、脂肪酶、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表达,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潜在差异代谢物,MetaboAnalyst 5.0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与Sham组比较,PT组胰腺腺泡细胞变性坏死,细胞间质水肿,间隙增大,坏死区域及间质伴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PT组病理学评分均高于Sham组[水肿(2.33±0.19)分vs.(0.24±0.07)分、出血(2.28±0.16)分vs.(0.16±0.06)分、坏死(2.52±0.09)分 vs.(0.14±0.07)分、炎症浸润(2.31±0.13)分vs.(0.27±0.09)分,P<0.05],PT组淀粉酶、脂肪酶、IL-6和TNF-α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303.70±23.72)pg/mLvs.(204.70±17.67)pg/mL、(1207.00±89.52)pg/mL vs.(568.10±120.60)pg/mL、(63.00±4.63)pg/mL vs.(12.79±1.36)pg/mL、(446.50±27.96)pg/mL vs.(88.39±13.32)pg/mL,P<0.05],PT 组 IL-10、TGF-β 表达水平较 Sham 组明显降低[(22.80±3.37)pg/mL vs.(63.69±0.80)pg/mL、(216.90±28.14)pg/mL vs.(1030.00±80.70)pg/mL,P<0.05];血清中鉴定出359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314个下调;这些差异性代谢物与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酪氨酸代谢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结论 大鼠PT后血清代谢组发生明显变化,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是PT最典型的代谢特征,可能与PT病情发展有关,靶向回调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可能对PT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胰腺损伤代谢组学差异性代谢物氨基酸代谢

    损害控制复苏研究新进展

    贾哲勇阿不都如苏力·热西提秦虎汪永新...
    785-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失血性休克已成为人类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最佳的救治方案,损害控制复苏(DCR)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整合复苏策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创伤出血患者的病理生理基础常被称为死亡钻石(低体温、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低钙血症),DCR通过强调允许性低血压、限制性液体复苏和输血治疗、目标定向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行损害控制手术纠正生理紊乱,挽救创伤患者生命.本综述旨在阐述DCR新的研究进展,加深对该理念的新认识.

    失血性休克损害控制复苏生理紊乱整合复苏

    引导性骨再生膜在骨缺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洪军涛何平杨红胜
    79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导骨再生(GBR)技术是一种利用屏障膜实现骨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法.其良好的屏蔽作用可快速诱导骨形成,有效促进骨再生.在长骨骨缺损修复中,缺损处覆盖材料的选择对修复效果至关重要,而屏障膜则是影响GBR疗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屏障膜使骨缺损处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防止纤维组织生长嵌入骨缺损处造成骨不连续,选择性地使损伤处新生骨组织再生、长入,修复受损伤骨组织,从而达到骨性愈合.本文将从屏障膜的分类及各类膜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发理想的GBR技术治疗骨缺损提供参考.

    骨缺损引导骨再生屏障膜骨折可吸收材料

    腹部约束加压在多发伤患者术后腹腔大量渗血救治中的应用

    朱新新骆建军王黎鹏蒋光伟...
    796-798页

    多发伤腹腔出血腹部外加压DCSDCR

    一网打尽"网球肘",让疼痛说走就走

    李晓梅杨志金徐江王涛...
    799-800,封3页

    网球肘疼痛康复治疗

    本刊对英文缩略语的要求(二)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