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伤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外科杂志

蒋耀光

双月刊

1009-4237

traum9910@yahoo.com.cn;jts200808@sina.com

023-68706804;68757484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创伤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创伤外科内容的学术性公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创伤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著,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的论著、综述、报道等,创伤诊断与救治经验总结,国内外创伤救治和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方面的综述、简介等,创伤救治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与创伤外科有关的病例报告、专题讲座、学术讨论、消息报道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抗凝治疗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相关问题

    杨明辉唐宁田懋一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髋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跌倒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些患者在髋部骨折前可能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包括服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有大量证据支持髋部骨折患者在入院后尽早进行手术,而抗凝治疗常常会导致手术的延迟.笔者探讨了接受抗凝治疗患者在髋部骨折手术时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术前停药、手术延迟和术中出血等方面.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研究和指南,以及作者自身的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髋部骨折抗凝药老年

    封面故事

    85页

    低温环境下创伤救治决策分析

    王家宾李青刘冬霞姜倩...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环境作为特殊的战场环境,对创伤伤员的伤情进展、评估、处置均与常温环境不同.本文阐述了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创伤性低体温的产生机制、结局影响及分级,同时从暴露于低温环境的冷损伤和对创伤救治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讨论,详尽分析体温管理的处置原则、风险因素识别与监测手段及防治措施等体温管理决策,以期指导一线人员规范救治程序,细化低温环境下快速有效开展评估与处置,提高整体院前战创伤救治水平.

    创伤救治低体温低温环境

    腹部战创伤后非治疗性剖腹探查术的危害及规避对策

    刘珺王春媚刘庭玮柴璐...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非所有腹部战创伤患者需要行紧急手术.主要因为一些外科手术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即非治疗性或阴性探查.另外,这些非治疗性或阴性探查会增加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并延长住院时间.本文旨在总结有关战创伤后非治疗性剖腹探查术的普遍性及其并发症,并讨论规避非治疗性剖腹探查术的对策.

    战伤创伤剖腹探查手术并发症

    征稿启事

    95,125页

    术前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涂超葛宇峰刘刚高峰...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术前认知功能障碍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死率和功能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事后分析的方法,分析前瞻性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 65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 092例,依据术前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得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认知正常组).所有患者进行术后3~4年的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年,记录死亡事件及发生时间,通过统计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Parker行动能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结局.采用组间比较、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生存曲线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并分析认知障碍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71名,其中认知障碍组374例,男性107例,女性267例;年龄65~98岁,平均79.9岁;认知正常组497例,男性151例,女性346例;年龄65~101岁,平均79.4岁.认知障碍组病死率25.7%(96/374)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的18.9%(94/497)(P=0.017).认知正常组平均生存时间(1193.5±15.4)d高于认知障碍组(1138.3±20.2)d.即使校正潜在协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手术方式和住院时长)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术后3~4年死亡风险关联依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 1.386,95%CI 1.039~1.849,P=0.027).功能结局方面,认知障碍组的Parker评分及EQ-5D评分低于认知正常组(P<0.01).结论 术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4年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更差.

    髋部骨折老年认知功能预后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刘弘扬许弘佳罗程于芳...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HH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老年骨科收治的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男性43例,女性41例;年龄68~89岁,平均73.4岁;道路交通伤63例,高处坠落伤4例,机器挤压伤9例,重物压砸伤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HHA组和PFNA组,各42例.HHA组行侧卧位改良Watson-Jones入路,置入水泥型半髋关节假体;PFNA组按照PFNA手术标准流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建立HHA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对两组患者效益值、风险值及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PFNA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当天引流量分别为(78.30±12.14)min、(113.14±15.13)mL、(31.25±8.97)mL,与 HHA 组[(112.39±13.95)min、(285.21±18.19)mL、(98.25±9.03)mL]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HHA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12.32±3.48)d、(16.14±2.16)周、(9.61±2.53)d]与 PFNA 组[(41.26±9.73)d、(17.26±2.38)周、(15.36±2.64)d]比较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和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均显著提升且 HHA 组[(78.97±4.95)分、(82.77±1.52)分]高于 PFNA 组[(64.35±4.12)分、(74.93± 1.28)分,P<0.05];HHA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8.57%(12/42)显著低于 PFNA 组 64.29%(27/42),P<0.05;效益指标中对患者病情影响最大的是骨愈合时间和Harris评分,风险指标影响较大是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栓塞两种并发症;HHA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益值、风险值、总效益-风险值均为72,而PFNA组分别为64、51、57,HHA组以100%的概率高于PFNA组,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较好.结论 对于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相比于PFNA治疗,HHA可显著降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手术中的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PFNA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种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股骨转子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效益风险

    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余浩李贺尹纯林高明...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治疗因创伤致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1岁;道路交通伤37例,高处坠落伤21例,跌倒伤15例,殴打伤11例.根据是否合并TIC分为TIC组(30例)和非TIC组(54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休克指数、入院时首次体温、ISS、入院时首次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CRP、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营养状况(白蛋白)、pH值、剩余碱(BE)、乳酸、INR、D-二聚体、APTT、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出血量行单因素分析,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D-二聚体、失血量、入院时首次体温、CRP、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受伤时间、ISS、pH值、BE、乳酸、APTT、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休克指数(OR=2.355,95%CI 1.318~3.948,P<0.05)、血小板计数(OR=0.987,95%CI 0.970~1.004,P<0.05)、FIB(OR=0.599,95%CI0.180~0.972,P<0.05)与创伤性凝血病显著相关.结论 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FIB是接受手术治疗的脾破裂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脾破裂创伤性凝血病危险因素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

    钝性膀胱损伤16例诊疗及文献复习

    李燃朱毅然江百川高丽宽...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钝性膀胱损伤的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救治的钝性膀胱损伤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8~75岁,平均42.9岁;道路交通伤10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腹膜外型膀胱破裂10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4例,均行膀胱破裂修补术;膀胱挫伤2例,均为非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6例患者中并发膀胱填塞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最终均恢复良好.14例膀胱破裂患者一期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时间7~39 d,平均20.6 d;手术时长81~170 min,平均129.6 min;最终伤口均愈合良好.2例膀胱挫伤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顺利出院.随访1~6个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多方法联合评估是提高钝性膀胱损伤诊断效率的关键.对于膀胱挫伤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对于复杂性膀胱破裂或膀胱破裂并发膀胱填塞患者,及早行膀胱破裂修补术,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但术后应注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钝性膀胱损伤膀胱破裂膀胱破裂修补术膀胱填塞

    臀大肌肌瓣联合筋膜脂肪瓣修复坐骨结节Ⅲ、Ⅳ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唐林肖洪益小平周鑫...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臀大肌肌瓣联合筋膜脂肪瓣修复坐骨结节Ⅲ、Ⅳ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9月陆军九五八医院骨科收治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2~75岁,平均63.7岁;病灶累及单侧者12例、双侧者3例.原发疾病为脊髓损伤截瘫者8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者4例,骨盆骨折长期卧床者3例.根据2016年修订版国际压疮指南分期,Ⅲ期创面5例、Ⅳ期创面10例.入院时创面面积2.0 cm×5.0 cm~8.5 cm×11.0 cm.一期彻底清创将慢性感染病灶转变为无菌新鲜创面,转移臀大肌肌瓣填塞空腔,设计筋膜脂肪瓣覆盖创口,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随访患者压疮复发情况、臀部外观及肌瓣供区继发功能障碍和畸形情况等.结果 13例患者切口 Ⅰ级愈合,2例患者创面因粪便污染经二期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16~24个月随访,平均20.3个月.未见压疮复发,患处皮肤质地良好、外形饱满、轻度色素沉着、无窦道形成,供区无继发功能障碍或畸形.结论 联合臀大肌肌瓣和筋膜脂肪瓣修复坐骨结节Ⅲ~Ⅳ期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较佳,术后未见压疮复发,患处皮肤质地和外形良好,供区无继发功能障碍或畸形.

    压力性损伤臀大肌肌瓣筋膜脂肪瓣坐骨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