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伤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伤外科杂志
创伤外科杂志

蒋耀光

双月刊

1009-4237

traum9910@yahoo.com.cn;jts200808@sina.com

023-68706804;68757484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创伤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创伤外科内容的学术性公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创伤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著,创伤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的论著、综述、报道等,创伤诊断与救治经验总结,国内外创伤救治和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方面的综述、简介等,创伤救治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与创伤外科有关的病例报告、专题讲座、学术讨论、消息报道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汽车安全带损伤急救专家共识

    吴俊文韩玉卓赵辉陈科锦...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但随之带来的道路交通意外亦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汽车安全带(以下简称"安全带")自发明以来,明显降低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内人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但其同时也带来安全带损伤相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安全带损伤尚无完善的急救指南及共识,为规范安全带损伤的救治,提高其救治能力,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和《创伤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汽车安全带损伤急救专家共识》.本共识内容包括安全带损伤常见部位、评估手段、各部位损伤处理原则、安全教育等,供全国创伤救治同道参考.

    安全带损伤专家共识汽车急救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意义及发展变化

    黄强米萌蒋协远
    487-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明确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可以对骨折进行归类,有助于对骨折的认识、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同时也有利于不同治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相互比较.本文对经典Neer分型、AO/OTA分型及其他分型的利弊进行详细描述并介绍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移位的判断标准,以期加深对肱骨近端骨折形态的理解,协助指导临床决策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移位

    封面故事

    492页

    机遇还是挑战——分布式海上作战中的卫勤保障

    严文韬江雷张剑秦超...
    493-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海上作战(DMO)是美国海军提出的新型作战概念,其"兵力分散、去中心化"的特征对海上伤员搜救、医疗后送和单舰救治等多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卫勤决策者以强化单舰救治能力为重点,优化海上伤员救治阶梯各级资源配置.本文依据DMO概念特点分析海上卫勤保障受到的影响,介绍美军海上卫勤保障体系做出的针对性调整,并从医疗平台、力量编组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对我军DMO卫勤保障的前景进行展望.

    军事医学分布式海上作战卫勤保障

    爆炸致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行为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王琪王鸿范小琳李亮...
    49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爆炸性事件越来越多,爆炸致创伤性颅脑损伤(bTBI)在现代战争及爆炸事故中常见.近年来,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较多,bTBI的各种基础与临床研究也有较多报道.bTBI后一般存在各种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和精神心理障碍,并可在较长时间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程度,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本文对bTBI流行病学特征与行为学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与分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bTBI神经行为学异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创伤性颅脑损伤爆炸伤行为学测试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

    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辅助骨盆髋臼骨折经皮通道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韩波侯秀秀李运美杨明辉...
    50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8月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医师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5G+骨科远程手术中心,通过控制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机器人共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8~78岁,平均50.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5例,水平地面摔伤3例,重物砸伤2例.其中骨盆骨折19例,髋臼骨折14例.共置入通道螺钉76枚.评价指标包括螺钉置入准确性、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螺钉规划时间和螺钉置入时间以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钉位置评价优69枚(90.8%),良7枚(9.2%),无螺钉穿透皮质骨.螺钉采集图像后至规划完成时间为3~8 min,平均5.3 min;螺钉置入时间2~7 min,平均3.5 min.手术操作中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患者术后1周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血肿、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再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技术通过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连接手术室与远程控制中心,允许外科医师在不同地点精确操控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在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远程医学机器人手术5G

    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通道螺钉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忠尧罗刚杜兴赵维康...
    5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9例.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16~73岁,平均41.6岁;其中道路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4例,砸伤1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B2.2型4例,B3.2型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骨折复位效果及术后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术中共置入20枚螺钉,平均2.2枚;置钉通道规划时间22~30 min,平均25.8 min;螺钉置入时间2~3 min,平均2.6 min;手术时间32~46 min,平均37.2 min.无一例进行导针调整,每枚导针置入透视次数3~7次,平均5.5次.术中出血量5~10 mL,平均8.9mL;本组患者术后均未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根据Matta骨折复位标准评价示骨盆通道螺钉置入位置均为优.结论 3D导航下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骨盆通道螺钉技术螺钉置入的效率及准确性高,手术操作精细且微创,术中射线暴露的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处理骨盆环损伤的治疗中该技术存在潜在优势.

    骨盆骨折骨盆环损伤不稳定骨折机器人辅助3D导航

    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谵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雨刘素云莫景书李海娟...
    51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mTBI)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的107例根据《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标准诊断为mTBI的患者,患者入院后72 h内每24 h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文修正版(CAM-CR)进行谵妄评估,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入院血清钾、血清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入院24 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临床指标.根据患者有无谵妄发生分为谵妄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107例mTBI患者中有4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谵妄,发生率为38.32%(95%CI:22%~47.7%),谵妄组患者年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比例和入院24 h PSQI指数、WBC、CRP数值高于正常组,血清钠、血清钾、血清白蛋白数值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208,95%CI:1.089~1.341)、血清钠(OR=0.758,95%CI:0.624~0.920)、血清白蛋白(OR=0.755,95%CI:0.586~0.971)、入院24 h PSQI指数(OR=2.725,95%CI:1.237~6.002)是mTB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年龄增加及PSQI指数增加与mTB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谵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血清钠浓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与mTB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谵妄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创伤性颅脑损伤谵妄危险因素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董霞孙梓旭郭晓玉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35例,女性10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2岁;道路交通伤156例,机械损伤64例,其他损伤2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AP分为感染组(63例)和未感染组(17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R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VAP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性别(36/27)、年龄(54.4±11.1)岁、BMI(23.7±2.8)kg/m2和未感染组性别(99/78)、年龄(53.0±12.9)岁、BMI(23.1±3.6)kg/m2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二次手术、机械通气时间≥14 d、术后第3天血清PCT、CRP、sTREM-1、pro-AD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次手术、机械通气时间≥14 d、PCT≥0.58 ng/mL、CRP≥66.04 mg/mL、sTREM-1 ≥63.65 pg/mL、pro-ADM≥ 45.19 pg/mL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 VAP的危险因素(OR=2.136、2.281、2.512、2.446、2.279、2.252,95%CI=1.322~3.451、1.176~4.424、1.348~4.681、1.225~4.884、1.372~3.786、1.319~3.845,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PCT≥0.58 ng/mL、CRP≥66.04 mg/mL、sTREM-1 ≥63.65 pg/mL、pro-ADM≥45.19 pg/mL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测术后VAP的最佳截断值.结论 二次手术、机械通气时间≥14 d、PCT≥0.58 ng/mL、CRP≥66.04 mg/mL、sTREM-1≥63.65 pg/mL、pro-ADM≥45.19 pg/mL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VAP的危险因素,术前临床可借助上述危险因素及最佳截断值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术后VAP发生的风险并积极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开胸与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张书豪沈庆伟袁勇任弘旭...
    523-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MAEF)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R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6月于四川宝石花医院胸外科治疗的78例RF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30~65岁,平均50.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0例,高处坠落伤22例,其他6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43例)和开胸组(35例).开胸组行开胸MAEF内固定,胸腔镜组行胸腔镜下MAEF内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7 d疼痛程度;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胸组[(182.1±26.4)mL vs.(218.1±18.0)mL,(54.7±5.8)min vs.(82.3±7.5)min,(2.33±0.41)d vs.(4.29±0.40)d,(1.66±0.24)d vs.(3.35±0.36)d,(7.55±0.71)d vs.(13.50±0.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胸腔镜组VAS低于开胸组[(3.15±0.20)分vs.(3.30±0.23)分],FVC、FEV1、PEF 均大于开胸组[(4.26±0.26)L vs.(4.07±0.24)L,(2.22±0.23)L vs.(2.11±0.20)L,(5.72±0.51)L/s vs.(5.38±0.46)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 vs.94.3%,P>0.05).胸腔镜组肺部感染、肺不张、肋间神经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4.7% vs.22.9%,P<0.05).结论 胸腔镜下MAEF内固定治疗RF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康复,但对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无显著影响.

    肋骨骨折胸腔镜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