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空间
城市建筑空间

高拯

月刊

2097-1141

010-68302890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19号

城市建筑空间/Journal Urban Architecture Space
查看更多>>以城市住宅室内设计装潢为主格调,图文并茂地介绍国内外居住环境的案例,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赋能,建好房子——当代"好房子"绿色科技建造体系

    何晓微
    1页

    原生、提升、再生——装配式内装修助力老旧住宅品质提升实践探索

    魏素巍苗青曹彬王晓然...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住宅开发已进入转型期,老旧住宅改造成为当前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抓手.传统的装修建造模式存在工期长、污染重等弊端,无法满足现代需求.结合2LDK文兴东街项目改造案例,遵循"原生、提升、再生"的改造理念,采用装配式内装修技术,实现支撑体(S)和填充体(I)的分离,提升居住品质,为其他老旧住宅改造提供参考.

    装配式内装修老旧住宅改造

    基于"五维"提升的"科技宅"设计、建造、运维实践探索

    孙楠郝学何晓微胡晓欧...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建设"好房子"成为住房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结合"科技宅"项目,从服务美好生活、科技赋能、装配建造、安全健康、绿色运维5个维度提升生活品质,构建绿色、健康、舒适、智能的居住空间,为住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好房子装配式内装修智能家居居住体验

    基于"好房子"理念的收纳精细化设计研究

    吴宁李梦思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人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住建部提出"好房子"概念,旨在通过提升房屋建设标准和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与建筑融合、使用便捷及收纳健康3个方面,结合实践案例,探索基于"好房子"理念的收纳精细化设计.

    好房子收纳精细化设计居住品质

    "好房子"全过程数字化工程管理创新途径研究

    张文俊曹伟员邓浩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工程管理在既有住宅改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搭建数字化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BIM+5G技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数字化管理标准,应用全过程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数字化全屋诊断技术,引入装配式技术,可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绿色装修发展.

    好房子室内装修数字化工程管理

    装配式装修赋能既有住宅全生命周期改造——"好房子"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张文俊邓浩曹伟员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既有住宅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装配式装修技术以高效、环保、质量可控等优点,为既有住宅全生命周期改造提供了新思路.结合装配式装修技术在既有住宅全生命周期改造中的应用,总结功能提升、结构加固、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好房子"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我国住宅建设现代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好房子装配式装修既有住宅全生命周期改造

    直面挑战,勇毅前行——积极探索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周刚
    24-28页

    超大山地城市滨水空间综合评估体系研究——以重庆两江四岸为例

    万梓宇郭磊唐畅甫聂倩云...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是其最具标志性的城市区域,也是城市发展主轴,经历多轮岸线治理提升后,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从国内外滨水空间评估经验入手,提炼总结符合重庆自身特色的评估体系,运用该体系对两江四岸项目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构建滨水空间评估框架与技术路径,加快建设管理模式转型,建立质量评估机制.

    山地城市滨水空间评估体系

    山体公园"韧性景观"系统设计探索——以徐州市子房山山体公园项目为例

    殷韵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绿地的景观韧性是韧性城市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在山体公园中构建"韧性景观"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与社会文化意义.通过对徐州市子房山山体公园"韧性景观"的系统设计研究,从空间、生态链、设施和文化4个方面梳理山体公园"韧性景观"系统策略,进而修复场地空间与山体、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构建具有韧性的"景观骨架",促进子房山山体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韧性景观山体公园生态防灾

    自然教育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公园二标段为例

    张芬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然教育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手段.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与自然联系,以及社会群体活动的公众场所,既是带动城市建设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又是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公园二标段为例,基于场地现状的山、水、林、鸟资源,提出最大限度保护及利用现状资源且融合自然教育的设计手法,对当代中国园林自然教育功能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教育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