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原与草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原与草坪
草原与草坪

师尚礼

双月刊

1009-5500

cyycp@gsau.edu.cn;caoyjuanyucaoping@yahoo.com.cn

0931-7631885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草原与草坪/Journal Grassland and Turf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草原和草坪科学与生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管理技术及经验为宗旨。主要刊登草原科学、草坪科学、牧草科学、草原畜牧业、园林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草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综述、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休牧时期对高寒草甸垂穗披碱草种子大小和萌发特性的影响

    马凯凯白梅梅李颖鱼小军...
    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有利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子生长和提高种子萌发特性的休牧时期.[方法]在东祁连山天祝高寒草甸设置土壤解冻临界期—牧草枯黄期(RP1)、土壤解冻后期—牧草枯黄期(RP2)、牧草返青初期—牧草枯黄期(RP3)、牧草返青后期—牧草枯黄期(RP4)和当地传统休牧(优势牧草高5 cm—牧草枯黄期)(RP5)5个休牧时期,研究不同时期休牧对垂穗披碱草种子大小、萌发特性及二者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RP1休牧垂穗披碱草种子面积、周长、长宽比和长度均最大,其中面积、周长和长度较RP5休牧分别增加了15.14%、10.22%和11.97%.RP4休牧千粒重显著高于RP1、RP2和RP5.与RP5相比,提前休牧显著提高了垂穗披碱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芽长和活力指数,RP1、RP2、RP3和RP4休牧种子的发芽率较RP5分别提高了84.86%、121.23%、127.27%和127.27%.相关性分析表明,垂穗披碱草种子千粒重与发芽势、芽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RP1休牧可提高垂穗披碱草种子面积、周长、长宽比和长度,且种子具有较好的萌发特性,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垂穗披碱草.

    高寒草甸休牧垂穗披碱草种子大小萌发特性

    双龙沟废弃矿区修复年限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蔡卓良张富王理德张裕凯...
    185-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天祝藏族自治县双龙沟矿区废弃矿区不同修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与微生物特性.[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双龙沟不同修复年限(2 a、5 a、10 a)和未修复(CK)废弃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修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含水量、机械组成)和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碳、氮、磷及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变化特征.[结果]随着修复年限的延长,表层土壤容重呈减少趋势,并在修复10 a时达到最小,为0.921 g/cm³;土壤含水率随修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并在修复10 a时为对照样地的2.4倍;土壤粒径随修复年限的增加整体向细化的方向发展;3大类微生物数量随修复年限的延长均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细菌占微生物总数量的96.74%,而放线菌和真菌仅占0.29%和0.003%,并且放线菌和真菌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磷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分别在修复2 a和5 a时超过对照样地,最大值分别达到385.562、24.414 mg/kg,而微生物量氮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变化范围为14.295~132.388 mg/kg.[结论]在双龙沟矿区废弃地修复使土壤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加速了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

    双龙沟矿区废弃地修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

    甘肃陇中地区中熟早熟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研究

    刘翠杜文华田新会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生产性能高、适宜于作为秋播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作物的品种.[方法]研究9个中熟早熟青贮玉米品种(华美2号,利合228,利单656,大京九26,京科青贮932,武科青贮107,西蒙青贮707,豫青贮23,蒙青贮1812)在甘肃中部地区的农艺性状和草产量.[结果]豫青贮23的株高、穗位高和叶片数均表现较好,生长发育较快,2020和2021年的鲜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40.95、79.13 t/hm²,达到了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西蒙青贮707虽叶片数量较少、株高低、叶片较短较宽,但穗上叶数量较多、茎秆较粗,2020年鲜草产量较高,为115.4 t/hm²,2021年由于干旱,鲜草产量仅为56.6 t/hm²,两年均达到了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结论]综合分析参试品种的草产量和生育时期,豫青贮23和西蒙青贮707适宜在甘肃中部地区种植,可作为秋播小黑麦的复种作物.

    青贮玉米复种农艺性状鲜草产量

    草地早熟禾派伦霉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及鉴定

    邓小芸姚玉玲杨成德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叶枯病.[方法]对草地早熟禾叶枯病症状进行描述,并利用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早熟禾叶枯病主要危害中上部叶片,常在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逐渐向内扩展,形成较大枯死斑,病斑上形成大量小黑点.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初呈白色,后变成橄榄绿和暗褐色,产生橘黄颗粒状液滴,背面有轮纹;菌丝有隔膜,无色或淡褐色;分生孢子多为长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含油球,大小为4.2μm×1.8μm~7.7μm×4.8μm(平均值5.8μm×3.4μm);分生孢子器呈卵球形、长椭圆形或球形,大小为48.3μm×193.1μm~38.5μm×139.6μm(平均值106.0μm×86.4μm).[结论]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基因序列分析,将病原鉴定为Peyronellaea glomerata,将该病害鉴定为早熟禾派伦霉叶枯病.该研究结果为早熟禾叶枯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早熟禾叶枯病Peyronellaeaglomerata鉴定

    沙粒粒径分布对高尔夫球在沙坑中球位的影响

    甄桐胡延凯
    20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沙坑沙粒粒径特征对沙坑中高尔夫球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市高尔夫球场常用的3种沙坑沙进行粒径分布分析,确定粒径大小、级配指数、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静止角和沙面硬度;采用模拟高尔夫球坠入沙坑的方法,以不同沙与粒径组分组合为处理,研究沙坑中球坑的大小和深度,推导不同沙粒组成对高尔夫球球位的影响以及可获得较为理想球位的沙坑沙应具备的粒径特征.[结果]选取的3种沙坑沙中,河沙质地较粗、粒径分布连续广泛且均匀、级配好、硬度大、稳定性强.从1 m高度模拟坠球,河沙球坑内径和深度显著小于土沙和山沙(P<0.05),不易产生"荷包蛋"球位.另外,通过对中粗粒径(0.25~20)mm组分和不同单一粒径组分进行1 m高度模拟坠球发现,0.25~2 mm粒径的河沙不容易产生埋嵌的"荷包蛋"球位.[结论]质地较粗、粒径分布广且均匀、级配好、细小沙粒少且粒径最佳在0.25~2 mm范围的沙能更好地形成较为理想的球位;粒径分布窄、级配差、中位粒径<0.5 mm的沙极容易形成"荷包蛋"球位.

    沙坑沙球位粒径分布

    单宁酸对红色和绿色豌豆蚜酶活性的影响

    梁瑶吴宜亭马瑞魏江文...
    21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单宁酸对红色和绿色豌豆蚜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不同浓度单宁酸(1 mg/L、3 mg/L、5 mg/L)分别饲喂两种色型的5 d龄豌豆蚜,处理不同时间后测定豌豆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羧酸酯酶(CarE)及细胞色素P450s酶(CYP450)活性.[结果]豌豆蚜取食不同浓度单宁酸后,体内4种酶的响应程度不同.红色型豌豆蚜CarE与CYP450酶活性均在24 h处理的单宁酸浓度为3 mg/L时达最大值,分别为(0.029±0.002)μmol/(μg·min)和(0.006±0.0009)μmol/(μg·min),和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绿色型豌豆蚜SOD与POD酶活性均在72 h处理的单宁酸浓度为3 mg/L时最高,分别达(0.028±0.004)μg/mg和(1.679±0.172)μg/(mg·min),和单宁酸浓度为5 mg/L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红色和绿色豌豆蚜取食不同浓度单宁酸后,体内SOD、POD、CarE和CYP450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同处理时间,同种酶的活性在红绿色型豌豆蚜内的升高或降低程度不同;同种色型豌豆蚜取食不同浓度单宁酸后,体内不同酶的活性变化不同.

    豌豆蚜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羧酸酯酶

    土生对齿藓在干旱胁迫下的次生代谢物及调控基因

    赵丽萍李明凯乌兰王耀斌...
    224-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土生对齿藓作为沙漠苔藓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研究土生对齿藓在复水和干旱胁迫下代谢物的变化,代谢通路和基因,为深入探究沙漠藓类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长状况一致的土生对齿藓分别进行复水和干旱处理,从1~8天的样品中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测定.[结果]1)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土生对齿藓代谢产物的差异显著.复水处理4天时的土生对齿藓的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达到最大,与对照组差异值达55;干旱6天样本的代谢产物差异值为49.178.复水处理下的上调代谢产物明显高于干旱胁迫的土生对齿藓代谢产物.2)复水处理下的高代谢产物分别是:4-羟基苯乙酸、尿囊酸、甲基-β-D-吡喃半乳糖苷、3-氰丙氨酸、衣康酸、2-氨基酚、乳酸、京都酚等.主要涉及的代谢途经分别是脂肪酸代谢、嘌呤代谢、萜类化合物代谢、非必须氨基酸代谢、酚类代谢和细胞降解代谢.其对应的功能基因有:ga1A,rafA,maLZ,hisB,E2.7.1.138,CERK,E2.4.1.46,GPD1,ACTF,GALM,ahcy,CALM,EEFIB,phnX,CPK,desA,crtZ等.3)干旱胁迫处理后,表达量较高的代谢物是2-单棕榈酸甘油酯、尿囊酸、熊果苷、胆甾烷-3,5,6-三醇、烯丙基丙二酸、泛酸等.主要涉及的代谢途经分别是免疫激酶代谢、色素代谢、胆固醇代谢、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和嘌呤代谢等.功能基因有:FAH,crtZ,SUR2,SCSDL,CYC,COX4,QCR7,UQCRB,galU,galF,UGP2,thiN,TPK1,SMARCC等.[结论]复水和干旱胁迫处理的土生对齿藓均参与了乳糖代谢、萜类物质生物合成以及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等通路关键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其关键酶基因分别是ga1A,hisB,CERK,GPD1,ACTF,CPK.从不同复水和干旱胁迫处理的代谢产物分析,说明土生对齿藓不耐受水淹,但对干旱胁迫有极强的耐受性.

    土生对齿藓代谢组干旱复水胁迫差异代谢物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