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用纺织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用纺织品
产业用纺织品

陈旭炜

月刊

1004-7093

techtex@dhu.edu.cn

021-62752920

200051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产业用纺织品/Journal Technical Textil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各种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综述;科研、生产技术报告;国内外有关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报导;有关专利、标准和测试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动态、市场信息和新闻简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穿戴织物基射频能量收集整流器的研究进展

    付毅郑聪胡吉永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印刷电路板整流器因硬质厚重的缺点而无法满足柔性可穿戴射频能量收集(RFEH)系统的应用需求,电子纺织品为其提供了新方法.综述了织物基整流器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方法,聚焦其在RFEH方面的应用.总结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包括传输线、阻抗匹配网络、整流电路)及织物材料(电介质与导体).制备方法涵盖刺绣、丝网印刷、喷墨打印、金属化织物等工艺.性能评价不仅关注整流效率,还涉及系统集成与穿戴试验.未来研究应聚焦以织物为基底开发柔性高效整流器,创新材料工艺与结构设计,以满足可穿戴应用场景需求;同时,需探索柔性连接与电子元件技术,提升多频段射频电路处理能力.

    织物基整流器射频能量收集可穿戴柔性舒适性

    黏胶/ES纤维热轧消毒吸附干巾表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蔡海斌刘力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导流性能的消毒吸附干巾表层材料,将黏胶纤维和ES纤维混合,通过热轧非织造加固工艺制备黏胶/ES纤维热轧消毒吸附干巾表层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黏胶纤维和ES纤维混合比例及热轧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导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纤维混合比例与热轧温度均显著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流性能,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黏胶纤维和ES纤维质量比20/80、热轧温度135℃.采用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热轧消毒吸附干巾表层材料,其纵横向断裂强力分别为88.16 N和36.82 N,吸液率为751%,扩散长度为18.1 cm,渗水面浸湿时间为2.25 s,上下层吸水速率分别为26.19%/s和65.61%/s,上下层液态水扩散速度分别为3.96 mm/s和6.54 mm/s,单向传递指数为962,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导流性能.

    黏胶纤维ES纤维热轧工艺消毒吸附干巾力学性能导流性能

    大丝束碳纤维展纱技术研究进展

    高心玥蒋金华陈南梁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几种常见展纱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大丝束碳纤维展纱设备,总结了机械多辊组、气流、超声波、静电等展纱方法及原理,分析了不同展纱工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比了不同展纱设备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从理论上对展纱宽度预测模型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了展纱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模型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对大丝束碳纤维的展纱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大丝束碳纤维展纱技术和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大丝束碳纤维展纱方法展纱宽度预测模型

    高强型可再生HMLS涤纶工业丝的制备及其浸胶帘布开发

    高君吴警徐云江王君毅...
    28-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高强度的可再生高模低收缩(HMLS)涤纶浸胶帘布,以高黏度再生聚酯切片为原料,通过降低熔体温度、提高纺丝速度等优化措施,制备线密度为1100 dtex的高强型物理法可再生涤纶工业丝和高强型化学法可再生涤纶工业丝,再经织造与浸胶工序,制备高强型可再生涤纶浸胶帘布产品,并与高强型原生涤纶浸胶帘布进行物理性能、耐疲劳性能及黏合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高强型物理法可再生涤纶浸胶帘布的强力、尺寸稳定性、耐疲劳性能、黏合性能相较于高强型原生涤纶浸胶帘布的略显不足;高强型化学法可再生涤纶浸胶帘布则表现出与高强型原生涤纶浸胶帘布相近的性能,实现了预期的研发目标.

    高强涤纶浸胶帘布物理法再生化学法再生耐疲劳性能黏合性能

    圆形截面编织物建模与三维仿真

    杨宁蒋高明刘海桑李炳贤...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二维圆形和三维二步法圆形编织工艺与编织运动规律的分析,探讨圆形截面编织结构的共同特点,建立圆形截面编织结构数学模型,模拟编织结构中单根股线中心线的轨迹及空间位置.在Visual Studio 2019平台上利用WebGL技术和三维图形引擎库Three.js,快速有效地呈现三维股线编织结构,大幅提高三维仿真效率.结果显示:基于广义玫瑰线数学模型对圆形截面编织结构进行三维仿真切实可行且效果良好,能较好地反映编织结构股线相互穿插的交织规律和外观特征.研究可为产业用编织绳索的建模与结构可视化奠定基础.

    圆形截面编织物编织物股线模型建模三维仿真

    消防服外层面料酸碱阻隔性能提升研究

    石佩玉肖阳阳孙冰冰吴一兰...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轧法,分别利用含氟整理剂和无氟整理剂对消防服外层面料进行处理,探讨整理剂质量浓度、浸渍时间对织物润湿性和耐酸碱性的影响,并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整理剂质量浓度和浸渍时间的增加,织物的润湿性能整体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优化的无氟整理剂质量浓度为80 g/L、浸渍时间为30 min;优化的含氟整理剂质量浓度为60 g/L,浸渍时间为45 min.在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经无氟整理剂处理后织物的水接触角最高达141.7°,碱接触角为142.5°,具备较好的抗润湿性和耐碱性;经含氟整理剂处理后织物的水接触角最高达155.4°,碱接触角为146.1°,酸、碱标准透过时间分为别8 min和17 min,防酸碱渗透性能明显提升,且效果优于无氟整理剂处理的织物.说明通过降低织物表面能构建超疏水表面,能够减少液态危化品对消防服外层面料的溶蚀、穿孔,提升酸碱阻隔性能.

    消防服危化品酸碱阻隔防护

    Texcare 2024:汇聚行业信息 促进交流互动 激发无限灵感

    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