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与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半月刊

1673-5641

luntan008@163.com cn137138@163.com

0311-83017456

050051

河北省石家市裕华西路67号

产业与科技论坛/Journal 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焦点透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与法、科技创新、管理世界、比较借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硕博论坛、创业故事。主要读者对象:产业界、科技界、理论学术界、实业界、党政政策研究部门、财贸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林渔牧、科学技术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工业制造、商务营销等各行各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牛利利李健覃荣存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产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理念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的主旋律.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产教深度融合的背景、目标、实施步骤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充分论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周文龙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高职院校体育人才培养主要注重基础教学标准,未考虑人才重构与培养模式改革,导致人才培养效果较差,不符合目前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需要研究高职院校体育人才科学化培养对策.文章分析了体教融合发展概况和体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从训练专业化、体教联合培养、赛事、资源互补、多方合作、双重体制并存、训练体系专业化、资源整合共享、体育竞赛管理机制9 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体育人才培养对策.

    体教融合高职院校体育人才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职业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曾大地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下,职业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聚焦于优化其培养模式以适应时代需求.新质生产力强调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和教育模式的革新.当前,舞蹈专业面临教学、资源和师资等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创新策略:优化课程结构,融入新质生产力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效率;加强教师培训,引进高素质教师;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这些措施旨在推动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这些创新实践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舞蹈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质生产力职业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传统诚信家训涵养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研究

    王耀南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诚信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播优秀传统家训中的诚信教育思想,并根据新时代的具体情况去创新发展,使诚信教育思想时代化.在各种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加诚信价值观的覆盖面,使新时代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诚信价值观的熏陶和引领.重点通过宣传维度、文化维度、目标维度、实践维度和培训体系的"四维一体"教育模式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诚信价值观念的认同与践行,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统诚信家训涵养新时代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诚信文化资源诚信教育思想诚信价值观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黄木邓淑羽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通过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紧密融合,才能有效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思政元素、环境机制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需要坚持二者协同育人的原则,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思政元素的灵活性、环境的完善性,以真正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预期效果,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基于产业应用与多课程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探索

    钟明洋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第四次产业革命和新工科建设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需进行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改,通过确认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开发实践教学方案,充分考虑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多课程融合改革中的实际,为推进新时代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目标的落实,提供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支撑.

    计算机网络课程产业应用课程融合课程改革

    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机电"二元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罗海林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福建"二元制"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人才.本文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二元制"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转变、健全教学运行机制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立足合作企业、兼顾企业学员学情,探索优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为机电"二元制"人才培养开拓思路,培养更贴合新时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二元制"人才培养

    教资国考背景下遵义师范学院体教专业学生师范技能培养研究

    丁勇刘玲吉丽娜吕霞...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遵义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范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为地方师范院校体教专业学生师范技能提高提出对策.

    教师资格证体教专业师范技能

    新时代财政学课程思政要点与实现路径研究

    陈俊龙张思佳刘佳丽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经管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财政专业人才,更好地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时代财政学教学面临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学科交叉教育以及普及社会教育的新要求,需要把握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科深化;加强国情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重视法治教育,注重对公权力行使和监督.对此,应构建财政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机制,从思政认知、思政素养等方面提高教师团队综合素质,优化财政学教学方法,进而实现高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思政课堂的思考

    位宇洋高立伟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思政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但是,当前部分教师的认识不足、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接受程度不同、教学形式单一以及教育资源匮乏等限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思政课的进程.因此,可以从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学科融合以及教学手段更新等方面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思政课的进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想政治课堂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