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与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半月刊

1673-5641

luntan008@163.com cn137138@163.com

0311-83017456

050051

河北省石家市裕华西路67号

产业与科技论坛/Journal 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焦点透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与法、科技创新、管理世界、比较借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硕博论坛、创业故事。主要读者对象:产业界、科技界、理论学术界、实业界、党政政策研究部门、财贸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林渔牧、科学技术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工业制造、商务营销等各行各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情商教育的价值与应用研究

    戴科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情商培育是高校深化"三全育人"、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传播发展氛围,能为人才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目前,大学生情商素养普遍较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管控能力较差、抗压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部分高校仍存在情商教育资源匮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等现象.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情商培养教育相融合,既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情商素养,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责任担当、道德规范、决策能力、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情商培育

    成长小组介入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以X学校"艺起同行"自我认知成长小组为例

    赵娜刘军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不容忽视.基于对X学校大学生问卷调研的统计分析,了解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发现,X学校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性,追求浪漫随性,不愿受约束;自我认知与评价不足;对未来感到很迷茫,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抗压能力不足;人际交往沟通欠佳.基于此,项目组开展"艺起同行"自我认知成长小组进行心理育人工作实务探索,结果表明,成长小组有助于提升艺术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水平.

    艺术专业心理育人社会工作成长小组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杨伟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阵地,同时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要基于供给侧改革,改进思想政治课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功效,充分展现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课程思政的指引功能,切实展示思想政治课与非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向而行.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课的思考

    杨雅枭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面临新的发展,而"四史"教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基石,辅导员在解决思政教育的实际问题时,结合"四史"教育,不仅能够实现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有机结合,还能够充分提高新时代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质量.通过"四史"教育,使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结合在一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本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举措,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

    "四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思想政治课程

    科技镇长团视角下的科创人才培养实践——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王全全李峻峰陈军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镇长团是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结合点.高校院所将教育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地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南京邮电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科技前沿,高度重视科技镇长团工作,持续推进人才培养链与信息产业链、科技创新链深度融合,奋力担当数字时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为相关科技与产业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科技镇长团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合作

    海丝非遗技艺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的对策研究——以福建泉州为例

    陈琤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丝非遗技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青年大学生工匠精神、民族情怀、创新意识和艺术鉴赏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完善教科研协同机制等路径来打造"海丝"育人共同体,推动海丝非遗技艺融入课程教学、实训实践、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育人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产业、文化、人才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校育人文化育人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

    王进王亮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形成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展现了各个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对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优化和创新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承载体系、交流体系和实践体系,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本文将探讨构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现实意义,对构建这一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以分析,指出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目标和有效策略,仅供参考和借鉴.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文化育人育人体系

    归国留学人员作用发挥路径研究

    周爱前苏宇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一流造船大学目标下,为有效推进归国留学人员工作,本文在"十二五"末至"十三五"末期间对60余名某高校的归国留学人员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和个别深度访谈.根据调查结果中的归国留学人员群体的基本特征、回国原因、作用发挥主要影响因素、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及对策、统战活动的开展及参与情况、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提出作用发挥路径建议:制定政策,汇聚人才;开辟土壤,注重引用;把握需求,提质增效;搭建平台,减压合力;凝心聚力,强化服务;立德树人,航向深蓝.

    高等学校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研究

    高婷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建构提升职业素养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格局.研究依据"三教"改革的要求,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深度学习教学模式,课程实施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设计模式,创设师生协作、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多样化展示的自主学习课堂,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完善课程设计,建设配套的活页式教材,并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职业素养

    精准帮扶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案例剖析——以广东药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例

    刘漫宇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成长环境、家庭经济、自卑心理等因素导致他们在就职过程中容易出现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心理消极等现象,求职进程不顺,易引发该群体"慢就业""懒就业",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文章结合真实工作案例,立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精准就业帮扶提供借鉴和参考.

    精准帮扶就业指导困难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