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左健民

双月刊

2095-7394

tctxb@jstu.edu.cn

0519-86953580

213001

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法律设施的传统借镜和理念更新

    靳匡宇李新珠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成,我国法律设施持续优化,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法律设施和法律精神的脱节、法律设施庸俗化和工具化、传统法律文化阙如、机构在臃肿和精简之间摇摆等实践困境.将时代精神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结合起来,确保法律设施的良性运行,是必须正视的时代课题.在对中华法律文化传统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提出法律设施应该具有功能配置上的协同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功能拓展上的开放性、价值理念上的一致性等制度优化方向.

    法律设施传统法律文化协同人民性

    融资性贸易合同的性质及效力认定

    杨晓航骆小春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资性贸易合同是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合同,其性质及效力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现有法律规定不够明确,法院的裁判意见难以统一.正确识别融资性贸易合同的性质,准确适用法律认定合同效力,对于指引商事实践和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人民法院在探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过程中,应遵循商事外观主义,尊重商事自治,有条件地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进行审查,并进行充分论证说理,进而对融资性贸易合同的性质和效力作出公正合理的认定.此举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市场自由、维护市场秩序,为相应的商事实践提供规则指引,维护司法权威.

    融资性贸易名实不符合同性质合同效力穿透式审查

    酌定不起诉与非刑罚处罚的刑事教义学一体化解释

    王子涵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学界一般认为,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措施本应由法院判决决定,但刑事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却将这一权力赋予了检察机关在酌定不起诉程序中适用.这似乎违背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关于宣判有罪的规定,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冲突,完全可以经过刑事法教义学的一体化解释方法将冲突化解.将两者放在功利主义视野下可以发现,非刑罚处罚是目的刑论的产物,而酌定不起诉程序则源于诉讼经济原则,二者同属功利主义法学,具备刑事法哲学的一致性,满足在程序正义的前提下产生实体正义结果的刑事法原理.相关反对意见对刑事法的基本概念理解有误,认为割裂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联系,难以发挥刑事一体化的真正功能,不应当被采纳.

    酌定不起诉非刑罚处罚教义学刑事一体化

    艺术管理教学策略的嬗变与发展(1983—2023)

    董峰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艺术管理教育历经"专业方向教学——目录专业新建——新文科转向"的阶段性发展,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也形成了从"艺文+经管"教学内容简单组合到"知识+实务"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再到"学用融合+文教协同"教学结构深度融合的嬗变轨迹,走出了一条"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双向会通""文教协同与产学对接双轮驱动"人才培养的新文科之路.艺术管理教学跨学科知识、实践技术与行业经验的交叉幅度与融合深度以及在行业实践的应用程度、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是这个专业教学框架也是其教育体系成熟与否的关键.因此,对其专业教学策略的梳理与分析,有助于推进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也有助于思考"新目录"下艺术管理本科专业与学位点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而其教学模式的形成逻辑对审视"新目录"下艺术人才培养在"平衡学科机制与行业机制的关系"上具有启发借鉴的意义.

    艺术管理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活动结合教学结构融合

    课余时间管理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顾天竹陈哲李海星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效用理论区分主动课外拓展和被动课后补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异,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幸福感指标,针对"双减"背景下我国初中阶段学生群体课余时间管理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的三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研究发现:课外拓展和课后补习分别对学生幸福感具有正负相反方向的显著作用,但两者的替代关系并不显著;同学课余时间安排对学生自我时间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实证结果也通过了沮丧感、抑郁感、不悦感、无聊感和悲伤感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幸福感异质性分析.从学习方式的性质和作用来看,主动性的课外拓展比被动性的课后补习更有利于初中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从时间管理角度识别两种学习方式对初中生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既有助于理解课余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又可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实证结果也通过了沮丧感、抑郁感、不悦感、无聊感和悲伤感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幸福感异质性分析.从学习方式的性质和作用来看,主动性的课外拓展比被动性的课后补习更有利于初中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从时间管理角度识别两种学习方式对初中生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既有助于理解课余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又可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初中生幸福感时间管理课外学习课后辅导

    高校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价值、问题与路径

    吕莉敏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教育理念落实、实践知识生成、实践能力形成的关键.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中小学教师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不够,高校和中小学的合作实践不够深入;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不明,难以体现校外教师指导的深度和广度;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缺失,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提出构建"螺旋进阶式"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标准、完善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优化措施.

    高校师范生校外实践教学

    科技自立自强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宋丽娜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自立自强思想是我国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基础,蕴含着坚定中国特色"自主"意志、发挥举国体制"自强"战略和实现民族复兴"自信"目标的时代内涵,将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报国志向、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历史主动的价值张力,融入路径包括教学思维的"理念引导"、教学目标的"需求输入"和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以此来传承科技精神、激发青年学生使命担当,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本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思想课程思政教学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投稿指南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后插1页

    余洋数字插画设计作品

    余洋
    封2页

    作品选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