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池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池州学院学报
池州学院学报

何根海

双月刊

1674-1102

xbbjb2001@yahoo.com.cn;xbbjb@czu.edu.cn

0566-2748603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

池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池州学院学报》前身《池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月创刊。本刊为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历史与社会学、语言文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尤其欢迎傩文化、九华山佛教文化、皖江文化、生态经济、非金属材料科学等方面具地域性与学术性的特色论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恩格斯城市居住正义思想的三重论域

    张毓真牛俊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高歌猛进,如何消解城市居住正义困境日益成为人们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焦点.恩格斯围绕城市居住正义"何以呈现""何以产生""何以突围"三大核心论域,建构起马克思主义城市居住正义的新范式.其城市居住正义思想不仅包含着他对资本主义城市居住正义困境的深刻揭露,也有他对资本主义城市居住正义困境产生原因的深度剖析,更有他对实现城市居住正义路径的有益探索.面对当前我国城市居住正义的困境,要从恩格斯迈向城市居住正义的远大卓识中汲取力量,进而为新时期我国建设更加宜居的人民城市提供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据.

    恩格斯居住正义城市正义

    网络隐语的表现形态及其治理策略

    王心怡焦晓云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隐语作为网络语言的新变种,是隐语行话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逐渐成为在特定范围内服务于特定对象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一般而言,网络隐语的蔓延生长会对我国整体语言环境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随意干扰和冲击汉语规范、触发灰色网络舆情、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等.因此,需要对网络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原因展开研究,进而总结出适用于新时代网络隐语的治理策略.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语表现形态产生原因治理策略

    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的立法完善——兼评《公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第五十三条

    路健行喻义东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法》第三次修正后,股东出资制度变更为认缴制,虽然扩大了股东的权利,但是增加了以债权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方的风险.是否应通过认缴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来平衡公司、公司利益相关方与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学界为此争论不休.《公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第53条拟以立法的形式为该制度的适用提供直接依据,这可加强对公司债权人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然而,该条文仍存在不能兼顾公司多重利益目标、申请主体范围过窄、举证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立法需要明确加速到期制度的适用条件,即:公司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存在缺乏资金而未能正常经营或未能清偿到期债务;明确适用目的,即:为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或保障债权清偿.而这需要把债权人、其他股东、公司、税务机关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纳入到申请主体范围,并公平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

    认缴制出资加速到期代位权利益相关方

    近代家训对烟毒危害的认知与防治研究

    张文禄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鸦片问题毫无疑问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从家庭与个人的视角透视近代鸦片问题,能更真实的体察鸦片对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危害,能从更深层次揭示鸦片烟毒肆虐的原因,也能找寻出杜绝烟毒的有效方法.《中国家谱资料选编》《中国传统家训集成》《退想斋日记》等大量的家训文献为这一视角的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撑.

    近代家训鸦片问题家庭教育政治体制

    刍议王阳明的家风家教之道

    刘海成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在继承王氏家风的基础上,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经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其独特的家教思想体系.王阳明家教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勤读书,要孝悌",认为读书要以孝悌为根本;二、"学谦恭",特别重视"傲"对良知的障蔽;三、"立志说",强调立志是为学求道的首要工夫,是纯化心灵,克服习气的过程.王阳明家教之道包括反省改过、严慈相济和环境熏陶,目的是帮助子弟们开启良知,实现人生价值.

    王阳明家教孝悌立志良知

    江湖与江西之间:戴表元的诗学归属与救治策略

    赵源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宋元之际的重要诗论家,戴表元的诗学主张对于诗学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诗学转型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江湖与江西两种诗风的调和与救治,戴表元尤其致力于此.过往学界多将戴表元目为江西后学,然而经过考察,综合考量诗风、地域与.师承关系,应当指出戴表元诗学脱胎于江湖诗派.戴表元对江西、江湖两派的弊端均有深切体认,故而提出了相应的救治策略,推动了宋元诗学转型.

    戴表元江湖诗派江西诗派宋元诗学

    论刘大櫆文本世界中的女性

    贡静文方盛良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以来,涉及女性的传状、赠序、碑志等文本大多是理学塑造下的应酬文学,其价值性不高.但在刘大櫆的文本世界中,却能够发现女性独到的参与.他在文学创作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接续与重塑,在批评话语中重新阐释女性立场下的"礼教"与"性情",并借助女性表达他对封建礼教和缙绅大夫的对抗,同时其真实的书写模式也还原了清代女性教育背景下的女性生存状态.

    刘大櫆女性女性观桐城派

    R.S.托马斯诗歌中的反田园书写

    李伟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R.S.托马斯的诗歌展现了威尔士乡村一系列反田园特质,包括几乎绝望的风景、花园里的机器和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暴力法则.这种现实主义的反田园书写反映了托马斯的民族主义情结、反现代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立场.通过探讨田园与反田园的含义,分析托马斯诗歌中的反田园书写及其现实关怀,有助于挖掘他积极的入世态度和道德情怀.

    R.S.托马斯反田园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生态主义

    从方法到存在——论解释学的转向与弥合

    张榆甜庞弘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莱尔马赫和海德格尔是现代解释学两次转向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仍有明显的方法论色彩,强调回溯性地抵达作者意图.而海德格尔则将解释学发展到存在论维度,使理解成为存在的一部分,但也使解释的"存在"与"方法"之间裂开一道斧痕.利科的解释学在反思海氏存在论解释学的基础上,选择通过一种语义学的重构和"反思"走上一条迂回的长途,为弥合方法与存在间的裂隙做出了努力.在这三种解释学发展的逻辑和路径上,各自渗透了一种对"意义"的不同思索,也隐含着20世纪以来关于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

    解释学方法论存在论文学阐释

    国际视野下的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新进展

    陈吉荣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受大脑、身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与人类习得语言的认知负荷方式相一致,因为各类任务元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不同类型的认知负荷.探讨国际视野下的认知负荷及其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新进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深入理解认知负荷的特征、类型、功能、及其影响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从语言习得过程审视认知负荷的合理性,顺应语言习得的认知特点.

    认知负荷语言习得国际视野理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