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滁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学报

许志才

双月刊

1673-1794

czxyxb@126.com

0550-3510742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

滁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期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刘传龙冯艳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进步、跨专业融合趋势增强以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型高校计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不足.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多样化及实践性增强中的应用.提出了通过项目导向、问题导向及混合式学习等策略,结合信息技术,强化多元化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提升教学创新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以期不断推动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培养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创新评价与反馈机制

    凤阳民歌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滁州学院为例

    杨尚翡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育人基地和人才聚集、科技创新的高地,是创造、涵育、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也在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非遗文化是地区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独特性文化表现形式,具备极为明显的本土性、民族性特征,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凤阳民歌"为例,探究地方应用型高校实施"非遗"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激发出非遗文化遗产的活力,在课程教学环节中融入现代思想观念,实现对本土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有效丰富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文化背景.

    高校凤阳民歌非遗课程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董春丽张玲余晓美付云云...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金融学"发挥课程思政资源广泛的建设优势,打造了三点融合、三堂联动及一线贯穿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立了从"知识-能力-应用"到"观察现象-深度分析-升华情感"三层递进的思政育人机制,确立了五维融入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通过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化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课堂内外联动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打造以"中国金融"为核心的"忆、思、虑"三大课程思政教学模块,探索多元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实施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培养新时代金融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思政金融学教学改革

    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策略探索

    汤扬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工作既有利于对民族器乐文化的挖掘,助力民族器乐文化创新传承,也能以民族文化丰富器乐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探索民族器乐教学的有效策略,既是高校承担民族文化传承重要职责,也是高校提升器乐教学实效、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民族文化传承角度,提出高校要树立民族器乐教学理念,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民族器乐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民族器乐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展民族器乐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民族文化传承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大学生

    基于BOPPPS+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

    李鑫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BOPPPS教学模型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视角,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如何实现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展开研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学中要注重在课前思政启化、课中思政融合、课后思政内化三个方面下功夫,为较好达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英语课程思政BOPPPS模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设计

    皖东旅游发展研究智库

    封2页

    作品选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