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双月刊

1005-9458

dagl@vip.163.com

0371-65902301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市金水大道17号

档案管理/Journal Archives Management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档案专业刊物。旨在传播档案学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推动理论研究,提高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BO理论下的档案资政服务机制研究

    归吉官李卓南
    43-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清档案资政服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对提升档案资政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驱动档案资政服务的社会机制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资政服务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运用DBO理论的机制解释模型,基于档案机构和公共决策机构的动机及其互动机会的分析框架,建构了档案资政服务的履职型交往机制,发展型交流机制和价值共创型交融机制三类具体机制.通过对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案例的过程追踪,验证和分析三类档案资政服务机制的运行及特点,以期实现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和健全.

    档案资政服务档案机构公共决策智库价值共创交流机制文化软约束

    档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的检视与调适

    马识途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是为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裁量权的使用而制定的细化标准.我国档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设定的地方经验表明,"情节细化"和"效果格化"为其主要技术构造.然而,既有的档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存在碎片化严重、内容粗糙与冗余并存以及类型单一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满足档案执法实践的需求.需要通过法律一行政法规一规章三个层面的规范供给,强化档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的体系性;通过进一步细化裁量因子,引入效果格化的"公式法",将其他档案行政规则中的裁量权控制内容整合入裁量基准,提升档案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的技术理性;通过将裁量基准类型拓展至档案行政许可、档案开放和档案监督检查,实现对档案行政执法权的全域式控制.

    档案法治行政执法裁量基准监督检查首错免罚法律供给行政许可档案开放

    数字档案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及其调和

    苗运卫王玮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档案个人信息保护均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档案工作实践中,二者之间存在冲突,表现为数字档案共享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知情不足、内容难以遗忘、保护责任缺位等问题.调和冲突需要从档案个人信息类型和档案机构保护职责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原则下,根据数字档案中个人信息承载的利益形态将其分类,并让个人基于不同个人信息类型来行使权利;二是在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理念下,梳理档案机构的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并结合数字档案共享过程进行职责配置.

    数字档案共享个人权益个人信息保护信息权保护职责公共利益调和冲突职责配置

    档案数据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研究现状与优化策略

    顾伟郑文静史梦马东方...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PDCA循环和质量三元论方法,分析当前档案数据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以档案利用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做好项目统筹规划;加强沟通协作,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全方位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质量检测能力;注重项目成文信息的记录、保存、总结改进,以达到全面提高档案数据质量的目标.

    质量控制档案数据数据治理电子档案PDCA循环过程控制

    论档案数智库的构建机理和实现路径——以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提质赋能为例

    陈茜月王强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我国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公共事业向着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也为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档案数智库理论概念、构建机理及在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为数字中国背景下档案事业数智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档案数智库纪检监察档案管理数字化智囊信息平台

    数字人文档案与国家记忆工程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研究

    宋飞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数字人文档案"概念的内涵及意义,剖析数字人文档案与国家记忆工程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数字人文档案与国家记忆工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提出"数字人文档案"的内涵是将数字人文成果以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管理和利用,并分析了数字人文档案与国家记忆工程对记忆资源维护的相互促进关系.

    数字人文档案数字化国家记忆工程学科交叉技术进步信息安全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档案数据化与国家记忆保护和传承

    张新芳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数字人文视角为基础,研究了档案数据化与国家记忆保护和传承的关系.旨在探讨档案数据化在国家记忆工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支持关系.在简要阐述数字人文与档案数据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后,首先对既有档案数据化定义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新的定义;接着讨论了档案数据化的特点、优势及意义.随后从国家记忆工程的定义、重要性、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揭示其内涵和目标.然后通过对档案数据化与国家记忆工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档案数据化对于推进和保护国家记忆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应加强档案数据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水平,继续完善国家记忆工程建设,以推动档案数据化与国家记忆工程更深入地融合.

    数字人文数字人文视角档案数据化国家记忆记忆工程记忆保护记忆传承

    当前我国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逻辑:定位与取向

    葛悦谢诗艺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具有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效益.从学理层面分析档案文化产品的定位与取向,对于我国档案文化产品的理论构建与建设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入文化定义进行探索后可发现,作为"生活方式"的档案文化是档案文化研究的当前趋向,基于此,档案文化产品应当定位为档案文化引导、影响和制约大众,并与大众沟通的"中介",其既能在社会层面凝聚民众精神,又能在个体层面影响思维观念.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取向不是档案信息内容的复写,而应围绕档案文化的"守真"内核传达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规范,进而实现主体的文化再生产.作为互动解谜类档案文创的典型案例,苏州《第七档案室》在实践上生动阐释了档案文化产品的"守真"内核,在验证上述理论猜想的同时亦为档案文化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档案文化产品档案文化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生活方式文化内核文化再生产

    清初西藏地方军事档案研究——以《藏四茹兵册》为考察中心

    侯希文石敏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初西藏地方军事档案是研究西藏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典型代表有《藏四茹兵册》.本文从历史军事档案角度解读《藏四茹兵册》,考察其表征、主旨和制度,探讨其在西藏地方档案发展史上的成就.旨在以清初西藏地方军事档案为凭据,考量清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治理,阐释西藏地方各民族军事制度之间存在多元"互鉴",以证明西藏地方档案是中华多民族历史档案的有机构成部分,进而阐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粉碎西方反华势力和十四世达赖集团企图分裂中国的图谋.

    藏四茹兵册军事档案兵册档案汇编史书互鉴文献价值

    基于文旅融合的孟府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张蕾路云生刘旭光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带来新契机.孟子及其家族扎根邹鲁之地绵延发展两千余年,形成与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满足高品质旅游需求、推进文旅地域融合、提振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地方政府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保护孟府文化遗产、丰富文旅融合产品供给等举措不断深化文旅融合程度,仍需增进与人的联系、紧密与技术的链接、缓解历史与现实的冲突关系以优化孟府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文旅融合文化遗产孟府档案孟庙孟母保护档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