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蔡国伟

双月刊

1005-2992

xbbjb@mail.nedu.edu.cn

0432-64806142

132012

吉林省吉林市长春路169号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东北电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电力、电机、动力、热能、信息工程、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电厂化学与机械、电子、数学和企业管理等学科和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部分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欢迎本院师生与校外科技人员、专家学者(特别是校友)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力系统新型信息传输方式综述

    刘俊琦王睿曹军威
    1-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比于以传统的RS485/CAN等总线为传输方式的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对信息传输方式的辐射性,高效性以及功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中首先介绍了常见的信息传输方式,然后从电力电子的本质出发,对信息功率复合调制的原理进行阐述,接下来分析了常见的数字调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信息复合调制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与目前灵活、高效、环保的分布式能源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还能够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实现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电力系统信息传输功率复合调制数字调制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稳定薄弱环节辨识与致稳调控技术研究

    海彬李大双张智远王睿...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系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因此,评估和提升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RES)的配电网稳定性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强度评估指标——集成短路比(Integrated Short Circuit Ratio,ISCR),该指标不仅考虑了RES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考虑了储能设备(Energy Storage Device,ESD)的影响,能更准确地辨识电网薄弱环节.另外,基于ISCR提出了通过双层优化方法调配RES和ESD的位置和容量的配电网稳定性提升方法,以增强系统强度并提高RES和ESD容量.在上层,对RES的位置和容量进行优化,确保节点处的ISCR值最大;在下层,对ESD的位置和容量进行优化,确保ISCR值高于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以保持系统强大.位置优化由节点处的ISCR值确定.容量优化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最后,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在保持系统强度的同时增加RES和ESD容量的有效性.

    集成短路比双层优化系统强度薄弱环节致稳调控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二次屏柜交直流侵入信号检测方法

    尹清青何涛吴馨金照盈...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屏柜接线端子存在因人为操作失误或检测设备故障导致的交直流侵入情况,针对该情况特有的数据样本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主成分分析的侵入信号检测方法.采用高斯核平滑对接线端子电压、电流、频率等数据进行预处理,滤除干扰,再将清洗后的数据经过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扩增,以对交直流侵入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故障检测识别.所提出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5%,实现了对二次屏柜接线端子小样本故障数据的精确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主成分分析二次屏柜端子排交直流侵入检测高斯核平滑

    构网型逆变器同步频率谐振抑制研究

    谢俊李智曾垂辉桂熙...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高电力电子渗透率的未来,构网型逆变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由于不同于传统同步机本身存在的机械转子和阻尼绕组产生的高惯性高阻尼,构网型逆变器可能由于惯性以及阻尼的不足以及耦合引入的负阻尼导致在并网后输出功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同步频率谐振问题,不仅影响波形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暂态不稳定.针对该问题举出四种方法并结合伯德图进行分析,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

    构网型逆变器虚拟同步机同步频率谐振稳定性

    探究无功控制回路对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曾垂辉谢俊李智杨洋...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基于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正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的等效惯性不断降低,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因此,虚拟同步控制应运而生,其通过模拟传统旋转同步发电机的动态特性,能够对电网补偿惯性和等效阻尼.虽然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VSG)的小信号稳定控制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其无功回路对系统的大信号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文中首先对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无功回路对其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三种能够有效改善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方法;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

    构网型逆变器虚拟同步机暂态稳定性无功控制回路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主从博弈优化调度策略

    严干贵陈佰会王佳琪严涵...
    46-5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面对不断增多的利益相关方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物理耦合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调度策略,该策略考虑到多方的需求响应,并采用了多主体博弈的方式进行优化.首先,深入研究了各微网中不同负荷的实际特性和用户的响应行为,并建立了相应的多负荷综合需求响应模型;然后,将系统运营商作为上层领导者,微网负荷聚合商、集中式储能电站和风电场作为下层跟随者,构建了一个多主体主从博弈模型.在上层模型中,其目标是使系统运营商的售能收益最大化,通过优化来确定各微网的售能单价和补偿价格;而在下层模型中,致力于最小化各方的综合成本,通过优化来确定风电场的供能情况、各微网内多设备之间的能源出力情况以及储能电站的充放能策略.为了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最终采用了粒子群算法来求解上层主体模型,并使用Cplex求解器来求解下层从体模型,这两层模型相互影响,最终得到了博弈后的均衡策略.

    主从博弈优化运行综合需求响应综合能源系统

    面向数字孪生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静态安全性风险评估

    刘一江陈厚合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转型环境下,电-气综合能源系统(Electric-Gas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EGIES)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复杂性的增加也使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受到挑战.为了更好地评估其存在的运行风险,文中提出了一种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使用数字孪生相关技术进行监测和仿真,可以有效地评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性风险.文中首先通过计算求得系统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原始数据电压、潮流和气压等运行状态;然后,根据计算出的综合能源系统风险指标数据建立数据库,再将算得的风险指标数据值利用CNN模型进行训练,将CNN模型训练获得的数据值作为新的输入特征值在XGBoost模型中训练;最终根据两个模型结合成的CNN-XGBoost技术得到预测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电-气系统的风险评估预测精度与效率.

    数字孪生综合能源风险评估预测精度

    基于灵活性供需平衡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

    黄南天胡晨晗蔡国伟王鹤霏...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与碳排放双控目标的重要途径,由可再生能源剧烈的发电波动,导致失负荷与弃电双重风险问题凸显,因此对能源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提出基于灵活性量化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模型.首先,分析多能耦合灵活性资源运行特性,进行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模型构建,结合系统设备二氧化碳利用与排放情况,实现系统内部二氧化碳的深度利用;其次,考虑系统源-荷波动情况,进行园区级系统能量和坡度灵活性的量化分析;最后,结合系统灵活性资源的差异化调节特性,考虑不同时间尺度下系统灵活性供需差异,进行多时间尺度的调度,以平抑可再生能源及负荷不确定性带来的灵活性需求.文中以南方某综合能源工业园区为实验背景,采用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调度,实现不同时间尺度下多种能源灵活性平衡,有利于提升综合能源电-气-热系统灵活性和低碳特性.

    灵活性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二氧化碳深度利用

    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分区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马成廉李闯薛冰杨劲松...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伏接入配电网发电比例的不断增加,电压越限和波动问题越来越严重,文中提出一种配电网分区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在配电网分区方面,依据日内潮流计算得到的电压灵敏度指标信息,通过计算各节点电压受光伏有功和无功调节影响的变化量,构建适用于配电网分区的电压变化指标,以该指标满足电压变化阈值要求为判据确定各节点的区域划分;在分区电压协调控制方面,采用区内电压灵敏度控制策略,进行节点间配对并利用光伏有功无功调节能力将分区内部所有越限电压控制至正常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区间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策略,进行区间状态变量等效并基于交替方向乘子算法优化求解各相邻分区之间的光伏动态无功补偿量,以实现对全网电压期望波动的优化抑制.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配电网高比例光伏分区控制电压协调控制

    基于ICEEMDAN-PSO-LSTM的短期风速预测

    于娜武羿丞黄大为孔令国...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与粒子群优化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采用ICEEMDAN算法对日风速数据进行分解并计算相应边际谱,以谱相关性为依据对历史数据进行筛选;运用PSO算法优化LSTM神经网络参数,对输入数据进行ICEEMDAN分解,将所获得的多个模态分量分别用PSO-LSTM进行预测,并通过将各分量预测值叠加的方法得到风速预测结果.使用所提方法对国内某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通过比较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边际谱长短时记忆网络粒子群优化风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