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李庆章

月刊

1005-9369

xuebao@neau.edu.cn

0451-55190553,55190010

150030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农业科技工作者及高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土区免耕条件下减施氮肥对大豆光合特性和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继龙曹冉曹晓强刘倩倩...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黑土区减氮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耕作配合常规施氮为对照处理,设置免耕常规施氮、免耕减氮15%、免耕减氮30%及免耕不施氮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大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速率(α)、叶绿素含量(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均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胞间CO2 浓度(Ci)随施氮量减少呈先降后升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各生育时期免耕减氮15%处理可显著降低大豆Ci 8.03%~11.16%,提高大豆SPAD、LAI、Pn、Tr、Gs分别为3.21%~6.52%、9.60%~35.00%、14.13%~42.20%、12.93%~38.66%、18.62%~40.87%.免耕减氮15%处理大豆叶片光合-光响应实测曲线变化及光合响应参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间,各生育时期大豆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免耕条件下减氮15%处理较对照提高13.29%~25.43%;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与LAI、SPAD呈极显著正相关.

    黑土区减施氮肥大豆光合光合氮效率免耕

    水氮耦合对滴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戚迎龙宁小莉孙贯芳李敏...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水氮施用对玉米光合参数及产出指标的影响规律,寻求适宜水氮耦合量,为西辽河流域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膜下滴灌田间试验设置三种灌溉水平与三种施氮量组合形成9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水氮组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水氮两因素对玉米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程度表现为施氮>灌水.对于Pn,W2N2(中水中氮)显著高于W3N1(高水低氮)、对于Tr,W2N2和W3N1差异不显著,因此灌溉量由中水至高水(1 802~2 315 m3·hm-2)对Pn提升作用无法补偿中氮240 kg·hm-2降至低氮192 kg·hm-2对Pn的削弱作用,但可补偿对Tr的负效应.中高灌溉水平下氮肥192~240 kg·hm-2可有效提升Pn、Tr、百粒重、穗粒重(W2N2显著高于W2N1、W3N2显著高于W3N1),继续施氮无显著作用.玉米产量提升与Pn、Tr增大呈正相关,水分亏缺时中氮240 kg·hm-2至高氮288 kg·hm-2无明显增产作用,中等灌溉水平下氮肥增产效果显著.W3N2(高水中氮)耦合下玉米可获得最佳光合能力及产量水平,但超过W2N2(中水中氮)的耦合量对WUE无增效、降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综合考虑光合参数及产量,推荐中等至较高的灌溉水平1802~2315 m3·hm-2(W2~W3)与中等施氮水平240 kg·hm-2(N2)为最优水氮耦合量.

    水氮耦合光合参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

    抗/感灰霉病砧木嫁接对番茄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江珂龚小雅吴凤芝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选抗/感番茄灰霉病砧木并嫁接,对接种灰霉病菌后番茄叶片内生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探究番茄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结果表明,在未受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胁迫时,抗病砧木嫁接番茄相比感病砧木嫁接番茄显著增加叶片内生细菌α多样性及潜在有益菌属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相对丰度.接种灰葡萄孢菌后,抗病砧木嫁接番茄相比感病砧木嫁接番茄显著增加叶片潜在有益菌属苍白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相对丰度,分属于有益菌属的OTU41和OTU57相对丰度与灰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抗病和感病砧木嫁接番茄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抗病砧木嫁接番茄提高抗病性可能与叶片富集特定有益内生细菌有关.

    不同抗性砧木嫁接番茄叶片内生细菌灰霉病细菌群落结构

    羊源溶血性曼氏杆菌SYS-1株分离鉴定及其毒力与耐药性分析

    刘芳苗苗乌云那日苏乌志勇...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绵羊上呼吸道疾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常见病因为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该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且呈区域性流行,造成当地绵羊养殖业严重经济损失.为探究陕西榆林羊场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和危害,丰富该病防治措施,试验采集羊场有呼吸道病史的病死羊肺组织进行平板划线,对其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药敏性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SYS-1株,含有毒力因子抗白细胞毒素,具有致死性风险.分离菌可发酵甘露醇和山梨醇,无法发酵甘露糖.吲哚试验结果阴性,过氧化氢试验呈阳性.该菌株生长缓慢,可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

    绵羊溶血性曼氏杆菌遗传进化树毒力因子

    不同禽胚和接种途径分离GoAstV JL01株的效果研究

    张雪张玺王文月杨小艺...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oAstV)可导致1~15日龄雏鹅痛风甚至死亡.为探究有效分离GoAstV方法,将RT-PCR鉴定为GoAstV阳性的雏鹅肝脏、肾脏研磨液通过尿囊腔、绒毛尿囊膜及卵黄囊途径分别接种至SPF鸡胚、SPF鸭胚及非SPF鹅胚,通过多次传代观察胚体剖检变化、死亡情况、核酸、病毒载量检测等,综合判断GoAstV JL01株在禽胚上的最佳分离方式.结果表明,病料经尿囊腔途径接种非SPF鹅胚及SPF鸭胚,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非SPF鹅胚、SPF鸡胚及SPF鸭胚,卵黄囊途径接种SPF鸭胚均无法使胚体发生显著的剖检变化及规律性死亡,RT-PCR及RT-qPCR检测表明,病毒无法在相应胚体、尿囊液及胚体其他组织中有效增殖,卵黄囊途径接种SPF鸡胚所传的10代胚体均发生发育迟缓、出血等特征性病变,除F1代其余9代均死亡,卵黄囊和胚体中病毒载量为104.5~106.0 copies·μL-1.因此,卵黄囊途径接种8日龄SPF鸡胚为GoAstV JL01株最适分离方式.研究为GoAstV分离提供可借鉴路径.

    鹅星状病毒卵黄囊鸡胚分离

    大头金蝇3龄幼虫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其分离菌株分解纤维素的应用研究

    王一谢桂林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Novaseq,对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3龄幼虫体表与体内细菌进行测序分析.大头金蝇3龄幼虫体表与体内贮存细菌样本中共注释396 OTUs,共注释到13门19纲49目82科137属119种细菌.体内贮存细菌的优势菌属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57.87%),通过纤维素筛选培养基培养,纯化后得到单一菌落,经鉴定为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ichiganensis),制成菌液后进行室内、外模拟秸秆分解试验,室内秸秆平均分解效率为87.31%,室外模拟农田中的秸秆平均分解率为88.52%,进一步对其施用于农业废弃物搭建的人工模拟土壤中,模拟土壤肥力增加,在泥土∶麦麸∶锯末∶豆饼的比例为10∶2∶2∶1和10∶2.5∶2.5∶1时种子发芽指数较高,种子平均发芽指数分别达到80.25%和78.45%.结果表明,大头金蝇3龄幼虫体表携带细菌与体内贮存菌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复杂,为其分解纤维素能力及土壤改良等提供理论依据.

    大头金蝇3龄幼虫体表携带细菌体内贮存菌高通量测序秸秆分解种子发芽指数

    新型Na+/H+逆向转运蛋白UPF0118的Na+结合鉴定

    李红洋华贝杰姜巨全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UPF0118蛋白是一种新型Na+(Li+)/H+逆向转运蛋白,属于AI-2E超家族,目前已被划分至Na+/H+逆向转运蛋白亚家族,但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蛋白可与Na+产生相互作用.为鉴定UPF0118蛋白是否具有Na+结合功能,利用PCR技术扩增upf0118基因编码序列,通过Eco RⅠ和PstⅠ酶切位点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Duet-1,转化至E.coli BL21*(DE3),对诱导后大量表达的蛋白进行Ni2+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对纯化蛋白进行滴定.结果表明,在pH 5.5条件下,Na+滴入导致蛋白溶液产生明显放热现象.在pH 5.5条件下该蛋白具有Na+结合功能,证明该蛋白Na+结合功能为其功能单元与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UPF0118Na+/H+逆向转运蛋白等温滴定量热法蛋白纯化

    填料及助剂对AKD施胶的影响

    唐志伟王素素孔德志张颖...
    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填充到植物纤维中可用于制造黑色地膜,具有降低透光率,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热辐射,发挥保湿作用.填加生物炭导致烷基烯酮二聚体(AKD)施胶效率及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研究提出一种利用湿部助剂阳离子淀粉(C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提高AKD施胶效率的工艺.通过吸附试验阐明生物炭对AKD、CS和CPAM的吸附均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AKD用量为0.6 wt%时施胶效果提高显著,施胶度达到37.77 s,阳离子淀粉最佳用量为1.0 wt%,施胶度提高57.51%,干抗张强度提高35.10%,撕裂度提高32.94%,耐破度提高18.56%.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用量为0.1 wt%,施胶度提高55.65%,干抗张强度提高29.23%,撕裂度提高22.94%,耐破度提高25.98%.在最佳助剂用量下加入填料对AKD施胶效率和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利用阳离子淀粉包覆AKD胶粒,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不对称桥联将AKD胶粒絮凝到纤维上,与常规施胶工艺相比有效降低填料带来的负面影响,材料施胶度提高25.04%,干抗张强度提高12.54%,撕裂度提高10.35%,耐破度提高15.74%.研究可为高负载多孔材料施胶工艺提供改进思路.

    施胶填料包覆絮凝不对称桥联

    MYB转录因子在水稻胁迫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吴秀菊张新颖许敏卜庆云...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利环境条件及病虫害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MYB家族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多种生长发育途径调控,对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总结近年来MYB家族转录因子在水稻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水稻抗逆育种提供参考.

    水稻MYB家族转录因子转录调控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