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文力

双月刊

1001-1579

batterie@126.com batterie@yahoo.cn

0731-85141901

410015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电池/Journal Battery Bi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电池》的英文摘要早已被多家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文摘刊物收录,并被美国Advanced Battery Technology和美日联合出版的ITE Battery Newsletter等多家专业刊物引用、推广和宣传。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2004年又荣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再次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电池》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已发行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报道电池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兼顾国外经验和动态,可供电池界人士及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为商业、商检、外贸、消费者和电池用具设计生产人员所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物介绍

    141页

    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Ⅱ)[续(Ⅰ)]

    侯润乔袁守怡王永刚
    142-147页

    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与碳足迹管理建设

    王海波潘军青蔡军全宋文龙...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 041万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综合利用企业累计156家,共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 468个,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2023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940 GW·h,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22.5万t,预计2024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量超过26万t.有关行业政策规范和标准,提出了电池生产与材料生产环节的能耗指标,初步构建废旧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和碳足迹管理体系.有研究表明,电池生产碳排放为61~106 kg(CO2)/kW·h,其中:生产和组装环节碳排放为2~47 kg(CO2)/kW·h;上游环节(采矿、精炼等)为59 kg(CO2)/kW·h,占比超过一半.

    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循环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碳足迹管理

    征稿启事

    153,290页

    微过充下三元镍钴铝锂离子电池的老化机理

    王岩松陈顺范国栋张希...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芯的不一致性及电量不均衡,会导致部分锂离子电池单体出现微过充现象,但此情况对于电池容量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在不同最高截止电压(4.2V、4.3 V和4.4 V)下对三元镍钴铝(Li,Ni0.80Co0.15Al0.05O2)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循环老化实验,采用差分电压分析、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方法,探究高截止电压循环对电池老化的影响.随着最高截止电压的升高,电池老化速度加快,以2.5 A电流循环280次后,4.2 V、4.3 V、4.4 V下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30%、88.19%和86.19%.差分电压分析表明,容量衰减加速的原因是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活性Li+损失.EIS测试表明,微过充导致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阻抗略微升高,电荷转移阻抗升高,且程度随截止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锂离子电池镍钴铝(LixNi0.80Co0.15Al0.05O2)微过充高截止电压老化模式活性物质损失电荷转移阻抗

    储能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长期老化预测

    柏帆王路达左红群谢长君...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长期老化预测有助于缩短耐久性测试时间,降低成本,为维护策略提供依据.针对超参数问题,提出一种将优化算法和储备池计算相结合的数据驱动预测方法.基于耐久性测试数据集,以电堆输出电压为老化指标,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回声状态网络(ESN)的储备池尺寸、泄漏率和正则化系数,以构建预测模型.分别利用原始数据的前30%、40%、50%和60%作为训练集训练模型,验证模型在各训练集比例下的长期老化预测性能.训练集比例为30%时,所提方法在静态工况下的长期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008 3,准动态工况下可达到0.035 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回声状态网络(ESN)麻雀搜索算法(SSA)性能退化长期预测

    高温锂离子电池用混盐电解液体系

    何劲作闫啸张丽娟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极电解质相界面(CEI)膜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商用电解液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差,形成的CEI膜不够稳定,易导致电池失效.以热稳定性及成膜性能良好的双三氟磺酰亚胺锂(LiTFSI)和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为锂盐,EC+EMC(体积比3∶7)为溶剂,构建电解液体系,考察制备的LiCoO2/Li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70 ℃下,LiCoO2/Li半电池在0.5 mol/L LiTFSI+O.5 mol/L LiODFB基电解液体系下,以1.0C在2.7~4.2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1.2 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0.8%.这得益于电解液体系生成了均匀、致密且具有良好离子电导率的CEI膜.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高温双三氟磺酰亚胺锂(LiTFSI)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铝箔腐蚀正极电解质相界面(CEI)膜协同效应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的SOFC泄漏故障诊断

    杨瑞志武鑫熊星宇胡亮...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堆通常在700 ℃以上的高温下工作.电堆所用密封剂在高温下易退化失效,导致泄漏故障,引发电堆的热失控和损坏,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堆温度和电压信号的经验小波变换(EWT)诊断方法.通过EWT分解温度和电压信号,得到多分辨率分析(MRA),分析其中故障特征明显的MRA信号,求出时域特征,通过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发生泄漏.通过千瓦级电堆实验平台数据,验证EWT诊断方法可较好地检测电堆泄漏故障,且相较于电压信号,温度信号的诊断更迅速.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诊断方法相比,EWT方法可更快地诊断出泄漏故障.

    系统建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堆泄漏经验小波变换(EWT)

    ZnCo-MOF-74衍生纳米球ZnO/ZnCo2O4的超级电容性能

    吴志辉钱晶余沁芸王亚珍...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金属MOF-74独特的结构性能是构建多孔材料的理想前驱体之一.以ZnCo-MOF-74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衍生物ZnO/ZnCo2O4纳米球,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在6 mol/L KOH溶液的三电极体系中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为1.0 A/g、n(Zn)∶n(Co)=1∶1时制得的ZnO/ZnCo2O4,比电容达1 047.8 F/g,高于其他比例下所得到的混合金属氧化物.ZnO/ZnCo2O4的高比电容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归因于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双金属的协同效应.以n(Zn)∶n(Co)=1∶1合成的纳米球ZnO/ZnCo2O4为正极材料、活性炭为负极材料制备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0.5 A/g下的比电容为74.3 F/g,在比功率536.3 W/kg时,比能量为26.4 W·h/kg;以10.0 A/g电流在0~1.6 V循环2 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为 81.3%.

    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ZnO/ZnCo2O4金属有机框架(MOFs)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

    石墨电极棉线基微流体肼燃料电池

    郝大程王城铭李成勋宋超...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找到性价比高且安全环保的供电设备,搭建以水合肼为燃料、石墨为电极以及棉线为流道材料的无催化剂微流体燃料电池(MFC),并进行性能测试.石墨管阳极、石墨棒阴极组合的MFC电化学性能最佳,电池于燃料浓度为0.075 mol/L、NaOH浓度为1.0mol/L及电极距离为4 mm时,具有11.10 μW/cm2的最大功率密度和121.45 μA/cm2的电流密度.搭建的MFC具有材料简单、成本低且组装方便等特点,无需外部泵维持共层流,作为便携式设备具备集成化和小型化的潜力.

    微流体燃料电池(MFC)棉线基石墨电极水合肼功率密度电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