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文力

双月刊

1001-1579

batterie@126.com batterie@yahoo.cn

0731-85141901

410015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电池/Journal Battery Bi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电池》的英文摘要早已被多家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文摘刊物收录,并被美国Advanced Battery Technology和美日联合出版的ITE Battery Newsletter等多家专业刊物引用、推广和宣传。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2004年又荣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再次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电池》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已发行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报道电池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兼顾国外经验和动态,可供电池界人士及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为商业、商检、外贸、消费者和电池用具设计生产人员所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容量失效分析

    梁宏毅黎华玲甘友毅邵丹...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低温特性,对比制造工艺相同但低温性能差异较大(A组性能较好)的A、B两组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在低温(-35℃)条件下的容量差异.建立"电池-材料"联动分析方法,从内部材料微观特征分析电池低温容量失效的原因.三元正极材料结构是影响电池低温容量的关键因素.与A组相比,B组电池的正极材料颗粒结构松散,经过低温放电后,颗粒表面出现裂纹,导致B组正极材料在低温放电过程中活性Li+损失、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阻抗增加、材料电导率差,继而导致低温容量失效.

    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容量失效

    MAFFRLS算法辨识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

    王迪曹以龙杜君莉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模方法和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状态的准确估计,特别是在动态工况下,因此在线辨识电池模型参数的方法很重要.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MAFFRLS)法,优点是在不同误差范围内可以自适应地更新遗忘因子最优值.选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在动态工况下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将所提出的算法与递推最小二乘(RLS)法和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FFRLS)法进行对比.在动态应力测试(DST)工况下,使用RLS、FFRLS和MAFFRLS算法估计电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10 2 V、0.009 9 V和0.004 6 V,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5 5 V、0.015 0 V和0.006 8 V.MAFFRLS算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更小,准确性更高.

    电池模型等效电路模型自适应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FFRLS)法

    基于单频阻抗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分级预警

    田爱娜潘壮壮吴铁洲姜久春...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在的热失控风险,特别是过充电,可能会引发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事故.以电化学阻抗谱(EIS)为基础,采用单频阻抗X1Hz和X400Hz实现电池内部阻抗的实时检测.在不同充电倍率、环境温度和健康状态下进行验证,特征阻抗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基于X1Hz和X400Hz的单频阻抗,提出一种热失控安全分级预警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的最后一级预警可在热失控前5 min以上发出安全预警.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阻抗谱(EIS)单频阻抗热失控分级预警

    整体化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开发

    张建张晔徐熙林李青春...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充放电电流密度,开发大功率电堆,通过热熔焊、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双极板、电极和液流框焊接为整体,组装成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与传统电堆相比,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欧姆内阻由20.2mΩ降为12.1 mΩ,这主要是由于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采用焊接方式,降低了电极与双极板的接触内阻.在125 mA/cm2电流密度下,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的电压效率为82.8%,比传统电堆电压效率高2.5个百分点;当电流密度为200 mA/cm2时,整体化液流电池电堆的能量效率仍大于75%.当电解液流速超过0.95 m3/h时,电堆能量效率基本不再变化,但放电容量即电解液利用率会进一步提高;当放电截止电压由10.0 V优化为10.5 V时,在2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整体化电堆的电压效率由78.4%提高到80.0%,电解液利用率基本无变化.

    整体化电堆充放电电压效率放电容量液流电池

    关于检测学术不端的公告

    《电池》编辑部
    204页

    液-固相法合成LiMn0.6Fe0.4PO4的性能

    李亨利徐荣益王昭沛李意能...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锰锂(LiMnPO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0.6Fe0.4PO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形成固溶体,样品的常温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在2.0~4.3 V循环,0.1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6.5 mAh/g;以1.0 C倍率循环2 000次,容量保持率超过80%.容量衰减主要源于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颗粒产生裂纹及颗粒粉化.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LiMn0.6Fe0.4PO4)容量衰减掺杂液-固相法固溶体

    黏结剂对硬碳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滕久康吴宁宁王畅陈晓涛...
    20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碳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容量高和循环性能好等优势,黏结剂种类的选取对硬碳材料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选用油系聚偏氟乙烯(PVDF)黏结剂,以及水系海藻酸钠(SA)、聚丙烯酸钠(PAAN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黏结剂,研究黏结剂种类对硬碳材料性能的影响.相比于油系黏结剂,水系黏结剂更适用于硬碳材料.SEM和极片电阻率结果显示,水系黏结剂的分散效果更好,制备的极片电阻率更低.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水系黏结剂制备的电池电化学性能更优,首次库仑效率(ICE)均高于87%,而油性黏结剂PVDF制备的电池ICE仅有70.5%.SA和PAANa两种水系黏结剂制备的电池以1.0 C在0.01~2.50 V循环100次,可逆容量稳定在320 mAh/g左右,而CMC和PVDF制备的电池分别仅为270 mAh/g、260 mAh/g,且SA和PAANa制备的电池电化学阻抗最低.

    钠离子电池硬碳材料水系黏结剂油系黏结剂电阻率

    涂胶隔膜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刘中奎陈峰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 Ah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考察喷涂和辊涂水系涂胶(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隔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水系喷涂涂胶隔膜电池具有较低的分容内阻和脉冲充放电直流内阻(DCR).以不低于2.00C倍率在2.50~4.25 V充放电,与辊涂涂胶隔膜电池相比,喷涂涂胶隔膜电池的倍率充电恒流充入比高约1%,倍率放电容量比高约0.2%,-20 ℃放电容量与25℃的容量比低3%以上.25 ℃和45 ℃下循环1 000次,两种涂胶隔膜性能差异较小;在25 ℃循环超过1 000次,喷涂涂胶隔膜电池性能稍好,循环2 000次的容量保持率高约1.7%.

    涂胶隔膜喷涂辊涂内阻循环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

    水合盐相变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

    郑玲玲智茂永岳姗潘治衡...
    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很敏感.由于高倍率放电带来的温度变化较大,对电池热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调控电池的最高温度及温度均匀性,制备水合盐相变材料.该相变材料由三水醋酸钠、甘氨酸、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构成的共晶水合盐和膨胀石墨组成.当添加质量分数5.0%的膨胀石墨时,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是45.31 ℃和196.17 J/g,热导率为1.60 W/(m·K),且抗泄漏能力较好.在室温(25℃)下,当放电倍率为2 C时,采用相变冷却,单体电池的最大温差为0.21 ℃,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控制在55℃以内,电池组间的最大温差为2.41℃,分别比空气冷却降低了 89.55%、22.24%和77.46%.与空气冷却相比,相变冷却可提高电池组在高倍率放电时的温度均匀性,并使其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

    水合盐相变材料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热导率

    锂离子电池浆料高效循环制备工艺

    袁天明孙晓辉阮超李景康...
    22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两年,有别于传统搅拌机及双螺杆的锂离子电池高效循环制浆系统出现.为了解适用于高效匀浆系统的工艺流程,采用干法和湿法工艺,制备固含量为62%的磷酸铁锂浆料和52%的石墨浆料.相较于干法,采用湿法工艺能解决胶粉在短时间内溶解和各组分均匀混合的问题.湿法工艺的正极浆料,黏度比干法低10 300 mPa·s,高速剪切后10 s的反弹率比干法高3.6%,细度比干法更小,四探针电阻率比干法低0.041 0Ω·cm,极片黏结力比干法高76.46%.负极浆料,高速剪切后10 s的反弹率比干法高2.2%,触变环的面积比干法低45.5%.SEM分析表明,干法浆料比湿法浆料团聚严重,进一步说明无论是正极还是负极,湿法制浆工艺更适合高效循环制浆系统.

    循环制浆高效循环分散粉体雾化粉液混合湿法工艺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