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文力

双月刊

1001-1579

batterie@126.com batterie@yahoo.cn

0731-85141901

410015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电池/Journal Battery Bi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电池》的英文摘要早已被多家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文摘刊物收录,并被美国Advanced Battery Technology和美日联合出版的ITE Battery Newsletter等多家专业刊物引用、推广和宣传。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2004年又荣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再次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电池》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已发行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报道电池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兼顾国外经验和动态,可供电池界人士及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为商业、商检、外贸、消费者和电池用具设计生产人员所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乙二醇基相变材料用于电池热管理

    岳姗智茂永郑玲玲苏柄键...
    325-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不适宜的温度带来的锂离子电池热灾害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有效的电池热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以聚乙二醇(PEG)和膨胀石墨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研究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电池热管理性能.随着膨胀石墨添加量的增加,相变材料的熔点和热焓均降低,而导热系数增加.当膨胀石墨的质量分数为 10%时,熔点、热焓和导热系数分别为 46.8℃、116.6 J/g和 1.379 W/(m·K).相变材料冷却能很好地控制电池的温度,在 2.0 C放电倍率下,与风速为2.3 m/s的强制空气冷却相比,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 7.15℃、10.98℃.

    相变材料膨胀石墨聚乙二醇(PEG)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熔融共混

    硅负极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吴军邱申胡庆波徐艳辉...
    330-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负极黏结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分别以丁苯橡胶(SBR)、改性SBR、苯乙烯丙烯酸酯(SA)为负极黏结剂,制备锂离子电池,并对电池的性能进行评估.SA黏结剂在内阻、低温放电及循环性能上优于传统的SBR黏结剂.在25℃下,SA黏结剂制备电池的直流内阻为 28.68 mΩ,比 SBR 黏结剂制备的电池下降了 22.08%;-20℃下则下降了26.26%.与SBR黏结剂制备的电池相比,在 2.8~4.2 V充放电,SA黏结剂制备电池以1.0 C(2.3 A)放电,-20℃与25℃容量之比提高 10.78 个百分点;25℃下以 2.2 C快充循环 700 次,容量保持率提高 9.3 个百分点.

    锂离子电池黏结剂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丙烯酸酯(SA)快充循环颗粒团聚

    温度自适应SMO算法估计锂离子电池的SOC

    吕高樊郭宇张嘉蕾杜君莉...
    334-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对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估计,没有考虑温度变化导致的SOC估计准确度降低.提出一种考虑温度的滑模观测(SMO)法进行SOC估计.基于混合脉冲功率测试(HPPC)实验的数据,得到 18650 型LiFePO4 锂离子电池的SOC与温度、参数之间的拟合式,通过台风(Typhoon)系统进行半实物实验分析.温度自适应SMO算法在低温或常温工况下的平均误差较传统SMO算法降低 0.3~0.5 个百分点,直接通过拟合式所快速估计的SOC较温度自适应SMO算法平均误差在 2%左右,常温 25℃工况下误差低于 1%,能够实现较高的估计精准度,为快速估计SOC提供了较好的算法参考.

    荷电状态(SOC)估计滑模观测(SMO)温度影响锂离子电池半实物实验分析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动力电池状态估计

    李锦满李儒欢李浩南李存鑫...
    340-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预测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与健康状态(SOH)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卡尔曼滤波(KF)算法被广泛用于动力电池的状态估计,但非线性误差较大.提出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实现对动力电池状态的准确估计.首先,通过分析动力电池实验数据,建立一阶等效电路模型,模型拟合优度达到 0.992.随后,加入容量衰退机制模拟锂离子电池老化过程,并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以及随机放电循环,模拟动力电池实际工况.不同初始值下,SOC、SOH估计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 0.01,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误差逐渐减小.

    锂离子电池状态估计等效电路模型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三电极软包装电池无析锂快充策略

    卢兵荣陈莉韩丽华路遥...
    34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快充电流可延长锂离子电池的快充循环寿命.为找到可快速准确得到锂离子电池快充电流的方法,基于单层三电极软包装电池,在25℃、35℃和45℃下进行恒电位测试,得到相应温度下的快充电流.结合大容量电池的温升数据,得到大容量电池对应温度和荷电状态(SOC)下的快充电流.循环性能测试发现,与仿真快充电流相比,恒电位测试得到的快充电流在相同的循环电压 2.80~4.25 V和放电倍率 0.50 C条件下,可将电池的循环性能提升 6.93 倍.

    锂离子电池三电极软包装电池恒电位测试快充性能

    CNT/乙炔黑复合导电剂对LiNi0.5Co0.2Mn0.3O2的影响

    曹米红张骞李路成陈军...
    348-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乙炔黑单一导电剂自身团聚的问题,采用含碳纳米管(CNT)的导电浆料进行改性.复合后,直径 80~100 nm的球形乙炔黑颗粒均匀分散在直径 20 nm的CNT表面,比表面积提高至 107.96 m2/g.与乙炔黑导电剂电池相比,CNT/乙炔黑电池的电化学阻抗更小、CV曲线面积更大,氧化峰和还原峰的电位差较小(0.19 V),以 200 mA/g在 2.75~4.20 V循环,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1.8 mAh/g和155.5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7.6%.第200 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41.9 mAh/g,容量保持率为 92.4%.在 5.0 C倍率下,CNT/乙炔黑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 116.9 mAh/g,倍率性能更好.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复合导电剂乙炔黑碳纳米管(CNT)

    酚醛树脂基硬碳负极材料的性能

    李琼王治安朱利民陈慧...
    35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负极有限的理论容量和倍率性能限制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制备硬碳负极材料可提高理论容量.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水热法制备酚醛树脂基硬碳材料.采用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及N2吸-脱附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组装扣式电池,测试电化学性能.硬碳样品具有典型的双电层电容和充放电可逆性,电极以 50 mA/g电流在 0.01~3.00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 311.22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60.07%,循环 50 次的容量保持率为 75.7%,在经过不同电流循环后,基本能恢复到电流变化前的容量,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碳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电化学性能

    《电池快讯》(月刊)已出版422期

    357页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

    何涛张成娟雷卓王正家...
    358-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对比度低、缺陷区域过小且存在反光,传统方法很难进行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改进DeepLabV3 网络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表面凹坑缺陷图像特征,采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凹坑缺陷对比度.对DeepLabV3 网络进行改进,使用ResNet101 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引入位置注意力模块,使得模型更加关注于凹坑缺陷相关特征,提升网络的检测精度.改进后的网络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达到 85.98%,缺陷检测准确率达到 98.33%.

    图像增强深度学习DeepLabV3缺陷检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

    50多年精心打造的品牌 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杂志 欢迎订阅2024年《电池》杂志

    3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