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

王雪丽

月刊

1671-0460

ddhg88@sina.com

024-86389066

110043

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40-1号4门

当代化工/Journal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化工报》专家指导,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化工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导国内外石油和化工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二氧化硅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绝缘性能研究

    王毅曲烽瑞孙奇珍李梦阳...
    216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联聚乙烯(XLP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缆导体部分绝缘的主体聚合物,可用于地下配电系统和输电电缆的绝缘.然而,由于连续载荷、热应力、电应力和机械应力的作用,交联聚乙烯的化学成分和形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失效.在XLPE基体中引入纳米二氧化硅以期提高XLPE的绝缘性能.通过在XLPE基体中添加不同量的二氧化硅纳米填料,研究二氧化硅纳米填料对XLPE的局部放电强度和介电击穿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二氧化硅纳米填料的XLPE纳米复合材料与其他复合材料相比,最大局部放电值最低.当二氧化硅纳米填料的分散量为1%(质量分数)时,交联聚乙烯的介电击穿强度显著提高.然而,当纳米填料质量分数提高为3%和5%时,趋势趋于饱和,变化不显著.

    纳米二氧化硅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绝缘性能

    竹皮活性炭对工业废水中高浓度Cr(Ⅵ)的吸附

    张艳娟段正康张锟
    2171-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竹皮废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的高浓度Cr(Ⅵ)离子并探究其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通过BET、SEM、FTIR、Ph及等电点测定对其微观物理形貌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068 cm2·g-1,总孔容达0.55 cm3·g-1、微孔比例达72.7%、平均孔径为1.01 nm,主要含有羟基、羰基等含氧官能团.单因素吸附实验发现,对于质量浓度为150 mg·L-1的Cr(Ⅵ)在活性炭用量1.2 g·L-1、Ph为2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去除率达99.7%,残留质量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推测吸附机理为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质子化、活性炭与铬离子之间静电吸引、Cr(Ⅵ)表面还原、Cr(Ⅲ)的吸附或释放.

    竹皮活性炭工业废水Cr(Ⅵ)离子吸附机理

    曝气芬顿法处理焦化废水络合氰化物研究

    王生军严军钱才让
    217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中的络合氰化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以"芬顿+协同曝气+混凝沉淀"技术进行络合氰化物无害化处理,以清水池出水络合氰化物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该技术优化工艺控制指标为pH=3~3.5,硫酸亚铁与废水质量比0.005︰1,过氧化氢与废水质量比0.01︰1,曝气量为16~18 m3·m-3,处理后废水氰化物质量浓度小于0.02 mg·L-1,能够满足GB 16171—2012的相关要求.

    芬顿协同曝气络合氰化物

    考虑化学反应模型的CH4非预混燃烧过程数值仿真

    念腾飞李竞高李萍来平...
    2181-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化学反应模型选取对甲烷(CH4)燃烧模拟的影响,同时促进天然气能源的高效利用,采用FLUENT软件对甲烷在燃烧器中的燃烧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5种化学反应模型对甲烷燃烧效率、火焰形态、燃烧残余温度及NO排放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PDF输运模型和涡耗散概念模型在甲烷的燃烧模拟中更有优势,甲烷的燃烧效率、燃烧残余温度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组分PDF输运模型下组分间的反应更为充分,气体出口残余温度可达681.972 K;燃烧域内的火焰峰值温度与NO的排放呈现正相关的特点;涡耗散模型下燃烧反应的火焰峰值温度最高(2280 K),但其生成的NO有害气体也最多,同时该反应下的燃烧残余温度较低;湍流动能与燃烧温度也呈现出正相关的特点,燃烧域内湍流动能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甲烷的燃烧效果.

    甲烷FLUENT燃烧仿真化学反应模型燃烧残余温度NOx排放

    氧化石墨烯在含能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温旭王建华张南黄殿军...
    2190-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氧化石墨烯(GO)作为添加剂和形成的含能复合材料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GO在含能材料(EMs)领域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GO作为添加剂能够促进金属粉燃烧、改善固体推进剂力学和燃烧性能、提高EMs总放热量并降低自身感度.GO形成的含能复合材料能够加快EMs热分解、促进燃烧并提高热稳定性,其作为含能催化剂使用,可以增强EMs之间化学反应,提高EMs能量释放,其所形成的含能配位聚合物可以增强EMs激光感度使其更易起爆.对近几年来GO在EMs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GO在EMs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氧化石墨烯含能材料含能催化剂含能配位聚合物

    高原环境下柴油机性能降低及恢复特性

    黄咏翔贺思宸刘慧姝段纪淼...
    2195-2200,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海拔超过2000 m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更是达到4000 m以上,柴油发动机作为重要的动力来源在工程施工、管道输送、车辆运输等方面担任重要角色.采用GT POWER软件建立了柴油发动机仿真模型,利用柴油机台架实验,验证了平原环境下不同转速时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采用柴油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海拔条件下柴油机功率的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0 m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小8~12 kW,随着海拔的升高,发动机输出功率降幅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海拔3000 m时降幅最大.采用量化分析,分别从调整喷油量、涡轮增压、含氧燃料等方法模拟了不同海拔条件下发动机性能恢复特性,研究了高海拔条件下不同方法的提升效果.

    柴油机高原性能模拟燃料传热

    元素硫在溶硫剂中扩散溶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柯玉彪孙天礼黄仕林刘建仪...
    2201-2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溶硫解堵是高含硫气藏开发中处理硫沉积堵塞的常用方法.建立硫分子晶体形貌,采取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溶硫主剂(二甲基二硫醚DMDS、CS2、二甲亚砜DMSO、环己胺CHA)与硫晶体界面的吸附能,以及S8分子在扩散溶解过程中的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及扩散系数,研究了溶硫主剂的扩散溶硫行为.结果表明:晶体直接生长方法(AE)得到的S8分子晶体形貌接近实际沉积的元素硫颗粒,硫与溶硫主剂的吸附能在-612~-1479 kJ·mol-1,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溶硫主剂分子与硫分子构成的溶硫盒子中,溶硫主剂分子与S8分子产生强烈的范德华力,促进扩散溶硫,其中CS2与S8分子间在距离0.26 nm处相互作用最强,产生物理溶硫;DMDS、DMSO、CHA在距离0.23 nm处产生氢键作用,化学与物理作用协同溶硫.

    S8晶体溶硫主剂分子动力学吸附扩散

    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治技术研究

    张艳梅李江李泽兵刘亚洁...
    2208-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广泛发育易引起诸多腐蚀性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并危及相关工业安全生产,因此备受广大学者关注.通过梳理文献,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治技术进行综述.首先基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简单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腐蚀行为;其次针对其介导腐蚀,简要概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防治方法,总结了各方法的应用特性及发展前景;随后主要从微生物活性抑制和产物消耗这2个角度,重点分析归纳了基于硝酸盐还原作用的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治机理,并综述了相关的实践应用研究情况.最后,针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治技术提出几点思考,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做出展望.

    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治生物抑制硝酸盐还原

    基于TGNET软件对混空轻烃燃气管网模拟及优化

    张书元王景刚柳朋浩亓立冬...
    2214-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L村的管网内气体流动的基础上,对混空轻烃燃气管网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研究,优化存在问题的管段,对保证混空轻烃燃气正常输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TGNET软件,建立混空轻烃燃气管网骨架模型,提出当量长度法和粗糙度法2种方式将局部阻力损失添加到TGNET软件中,进行稳态模拟.考虑计算精度及运行成本,选用当量长度法将局部阻力折算到管网参数中,分析整个管网的压力,并对压损较大的37、39管段采取增大管径和改变管网布置模式2种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管径由DN63增大为DN75时,37、39管段压损降幅均为55%;增大为DN90时,管段的压损降幅分别为80%、81%.改变管网布置模式后,37、39管段压损降幅分别为40%、65%,优化后的管网压损均明显降低.根据L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改变管网布置模式的优化方式.

    管网TGNET软件模拟压损优化

    石油焦的高值化利用

    梁晰童郭丹初人庆武云...
    2220-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焦是炼厂炼油后常见副产品之一,提升石油焦的附加值对炼厂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石油焦作为石墨电极使用时,需要及时关注石油焦的硫含量、颗粒分布、颗粒强度、振实密度和电阻率等关键指标.在生产用作预焙阳极的石油焦时,需要降低原料油中的固体颗粒含量,进而降低石油焦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同时关注石油焦的密度、粉末电阻率和石油焦的颗粒强度等指标.为了实现石油焦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人员也在积极拓宽石油焦的应用场景,将石油焦进行改性,探索其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领域的应用.炼油企业需要积极调整观念,尝试将石油焦作为主要目标产品.针对石墨电极、预焙阳极和负极材料等应用领域,严格控制原料指标,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定制化生产高附加值的石油焦.

    石油焦负极材料石墨电极预焙阳极焦化石油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