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金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西南大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当代金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西南大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双月刊

2096-4153

ddjryjbjb@163.com

023-67677131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56号2号楼4层

当代金融研究/
查看更多>>本刊定位为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金融类财经月刊,注重学术性、政策性、实务性、权威性,力求反映国内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设有 “理论探索”、 “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金融调控”、“金融创新”、“国际观察”、 “农村金融”、“区域金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ESG实践、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

    刘自敏赵佳玲王健宇崔志伟...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以ESG为代表的绿色投资不仅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企业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2012-2021年1 229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企业ESG实践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ESG实践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提升;(2)在重污染企业及国有企业中,企业ESG实践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不同类型企业具有显著的非对称影响;(3)创新性地将企业ESG实践、全要素生产率及GDP进行联系,发现企业ESG实践对地区GDP有正向贡献,且从国家层面看,企业ESG实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ESG实践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与企业ESG表现: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熊云飚代宇杰王月
    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匹配中国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指数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提升企业ESG表现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加快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强化ESG理念,加大ESG投资,鼓励企业ESG实践;三是鼓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四是强化环境规制对企业ESG的支撑作用,充分释放环境政策的政策效应.

    绿色金融ESG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张梦昊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金融利用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显著推动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异质性检验发现,此促进效应在非重污染企业与盈利能力低的企业中更为突出.因此,金融机构在设计绿色金融机制时,应当关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需求,提供更为灵活和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尤其是针对非重污染企业与盈利能力低的企业;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及行业绿色数据的监测和披露,提升信息透明度,使得金融机构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从而为其提供更精准的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应利用绿色金融积极主动地加入绿色技术创新的行列,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领域创造成效.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约束企业风险承担

    碳交易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谭志雄刘胜男韩经纬
    5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挑战.基于碳交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逻辑,运用中国2010-2019年208个样本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交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现;碳交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碳排放强度高、城市化水平低和煤炭依赖度高的城市缩小效应更为明显.研究将碳交易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统一框架,提出碳交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为实现"双碳战略"与共同富裕两大目标提供证据支持和建议参考.

    碳交易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共同富裕

    住房租赁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晓帆叶池莲谭广权梁广明...
    6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基于我国房地产发展新趋势,以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深入探讨我国住房租赁金融发展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住房租赁金融的加速发展,在传统信贷、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及股权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对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受住房租赁市场低市场化结构、低回报率特性和低迷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房租赁金融发展存在规模小、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金融创新不足和金融服务效能不畅等问题,住房租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有待提升.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激励措施、加快金融创新、优化配套政策,通过建立健全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稳健发展.

    房地产保障性住房REITs政策性金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难点、成因及优化路径

    李培李星黄庆华
    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产业创新协作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区域发展水平、产业创新载体和产业创新主体等视角探讨两大区域产业创新协作的难点和障碍,并从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营商环境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分析成因.最后,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协作六大工程、加强产业发展协同联动、提升产业"四链"融合质效和打造产业创新协作共同体等优化产业创新协作的路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

    支付数据治理:理论依据、有效路径及政策建议

    刘松
    9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支付数据价值的进一步凸显,支付数据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支付数据治理的目的是在数据价值利用与数据安全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其治理方式对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释放数据价值红利、保护个人数据权益、维护国家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数据治理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从数据治理的理论依据出发,深入分析支付领域数据治理的现状、主要问题及相关法律规制,指出支付数据治理受制度、管理、技术和市场四个因素的影响,围绕支付数据治理的原则、方式、责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支付数据治理的有效路径框架.完善支付数据治理体系,一是增强支付数据治理制度供给能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二是提升支付数据质量,做好支付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三是推动支付数据融合与协同治理能力建设;四是强化跨境数据流动管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支付数据治理影响因素有效路径政策建议

    2024年《当代金融研究》选题指南

    《当代金融研究》编辑部
    11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