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金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西南大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当代金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西南大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双月刊

2096-4153

ddjryjbjb@163.com

023-67677131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56号2号楼4层

当代金融研究/
查看更多>>本刊定位为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金融类财经月刊,注重学术性、政策性、实务性、权威性,力求反映国内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设有 “理论探索”、 “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金融调控”、“金融创新”、“国际观察”、 “农村金融”、“区域金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谢捷陈柳钦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三个层面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评价体系,并基于对高质量发展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解,建立金融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研究新质生产力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第二,新质生产力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间接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第三,新质生产力对东部地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第四,新质生产力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鉴于此,应坚持培育金融机构对新质生产力的"反哺"意识,围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强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与新质生产力企业合作互助机制;树立全国统一发展的战略思维,基于新的生产力基础,加强和完善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体系;持续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在实现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加强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等领域发挥作用.

    新质生产力金融高质量发展非国有经济门槛效应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黄春雅张科陈铭婧
    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22年3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通过DEA-Malmquist模型测算经营效率变化水平,建立多元面板回归模型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2)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良贷款率和资本结构等因素是促进其经营效率提升的主要力量;(3)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的发展能显著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显著;(4)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降低资金成本、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高.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根据自身经营特点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实现转型升级;监管应重点防范金融科技带来系统性风险,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营造健康环境.

    金融科技商业银行效率异质性DEA-Malmquist

    国家审计服务"双碳"战略的场景、困境与应对——基于碳审计工具视角

    谭志雄郑华蓉何薇韩经纬...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审计是环境审计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政府或企业履行碳排放责任进行鉴证和评价,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提供国家审计保障.探索"双碳"战略下国家审计的功能拓展和碳审计方向的场景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梳理碳审计理论框架和我国碳审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开展碳审计是推进"双碳"战略的内生动力,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归纳资源环境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财政金融审计、民生审计的碳审计应用场景;总结当前国家开展碳审计面临的标准准则不完善、内容重点模糊不清、协同机制不健全、支撑保障能力不够等现实困境.最后,立足"双碳"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提出加强碳审计制度规范、健全碳审计协同机制、廓清碳审计内容边界、强化碳审计支撑保障的对策.

    碳审计国家审计"双碳"战略

    气候变化投资框架在低碳转型金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国家、行业和企业视角

    李研妮覃巧玲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国际化标准不断更新统一,但各国以及各行业和公司在低碳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各主体的低碳转型行动效果进行评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东方汇理银行(Amundi)在2020年共同设计了气候变化投资框架(CCIF),通过CCIF框架对国家、行业和公司的低碳转型行动与《巴黎协定》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惠誉咨询公司(BMI)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针对亚太地区的国家、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应用CCIF设定了三个目标支柱(即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对转型的贡献)来评估资金流动与实现低温室气体(GHG)排放和气候适应力发展的途径保持一致性的程度.对CCIF的三大支柱内涵及其在国家、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行动表现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并为我国在低碳转型金融效果评估方面的实践以及行业转型政策制定给出相应建议.

    气候变化投资框架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低碳转型金融

    量化交易、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波动——基于东方财富股吧贴文的情感分析

    邹新阳王寄帆
    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市场参与者对于高效、科学的投资方法需求日益增长,为量化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了解量化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从量化交易对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波动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和投资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基于量化交易、投资者情绪及市场波动的理论逻辑,运用事件研究法、最优标度回归,分析2023年1月至9月量化交易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量化交易对股票市场具有显著影响;量化交易存在一定程度的"砸盘"效应,投资者对该现象存在不理性行为;不同量化交易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效应差异;把事件个股按照可否进行融资融券区分,得出量化交易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增强量化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和提高投资者综合素质的相关建议,稳定量化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冲击,维护投资者利益.

    量化交易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

    债券市场"通道业务"管理人的法律风险与责任承担

    李敏郑洁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考虑到机构间优势互补、满足特定债券市场准入要求以及开展债券回购交易等,债券市场通道类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态势迅猛.随着《资管新规》等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司法"穿透式审判"力度的加强,通道业务"让渡职责""规避监管"的特征使得管理人面临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法律风险增大.法律关系的确定往往决定上述管理人责任承担的判定,而目前仅以"委托关系"或"信托关系"概括通道业务法律关系的做法均有失偏颇.结合交易实践与司法实践,将管理人的自由裁量权作为核心标准,对通道业务的法律关系认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之对应的是通道业务法律关系之基础——信义关系.因此,在回归信义关系框架下,管理人信义义务的履行情况是管理人民事责任承担的关键;但信义义务的约定转移或减免不得突破其边界,管理人仍应遵循审慎经营原则,尽到合理注意和谨慎管理等义务.

    债券市场通道业务信义义务管理人责任

    "相向而行"还是"背道而驰":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特征事实与因应措施

    邱劼陈开洋
    8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发展现象十分普遍,带来一定的风险挑战.基于2001-2022年上市公司及其参控金融机构样本,系统梳理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发展趋势与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我国持股金融机构的实体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较快,以资本密集型实体行业为主,被持股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与其他类金融机构,集团财务公司更受实体企业青睐.上述实体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金融挤出实体投资和脱实向虚等问题.为此,一是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坚持"实业为本、金融为用"的理念,通过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等方式支持实体主业;二是建立健全实体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全面落实监管部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发展的要求,坚决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以改善协同效率为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发展方向,提高产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多元化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实体企业金融化发展金融机构产融结合

    《当代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当代金融研究》编辑部
    103-104页